记载乡愁的老柳树和犁铧钟

老柳树

在村子东头有一棵硕大的老柳树,长得一房多高,粗粗的树干一人搂抱不过来。茂密的树枝长得圆韵韵的,几个分枝干竞相四处伸延,中间形成锅底状,大一点的孩子常常爬上去,骑在树干上学广播喇叭大声嚷嚷着播送童话。老柳树有一头浓密优柔蓬松的发型,比城市里经过人工修饰的风景树更妩媚动人,它的个子比森林里的柳树略矮些,体态强健匀称。根部面不见一个须根裸露,地面平坦光滑坚韧,粗糙的树皮被顽童们爬得锃亮乌黑。春天来了,老柳树因为身处温暖的地带,总是第一个吐绿放芽,惹得孩子们折下它的柳枝做口哨吹,夏天到了,老柳树圆圆大大的荫凉不仅仅是孩子们玩“嘎拉叉”(猪、羊腿部一块小骨头)的场地,打弹球(自己用粘土做的,状如现今的跳棋球),踢毽子、跳格子、捉迷藏的场地,也是村里人常常聚齐的地方,到生产队地里出工干活先要到大柳树下聚齐,社员会议要在大柳树下召开,老人们哄孩子要来大柳树下玩耍才有乐子。

秋天里半黄半绿的柳树叶和枯枝随风飘落,而大多都是静悄悄地落在老柳树自己的脚下,厚厚的、黄绿相间的柳叶或矗立、或仰卧、或起坐,这群洒脱、无畏、自信的叶体将柳树脚底的大地,绘成了涂满了底色的画纸,村童们或坐或躺在柳叶间,浑然天成一幅乡野图画!冬天里,老柳树矫健的身躯和浓密的秀发在北风中越发显得清高、俊秀!

放学后在老柳树下玩得昏天黑地的孩童们,小脚奶奶们“回家了,吃饭了”的呼唤声由远及近,将恋恋不舍的孩群拽散……,村庄上空喧嚣声嘎然而至。

记载乡愁的老柳树和犁铧钟

记载乡愁的老柳树和犁铧钟

铁犁铧钟

村里的学校从五十年代开始,在老师们的办公室门前,就有一个用生产队废弃铁犁铧做的钟,铁犁铧尖朝上,中间有一个圆孔,几道钢丝绳穿过圆孔将铁犁铧牢牢地倒悬在木桩上,钟的下面放着一个铁棒,它是村里学校的挂钟。上课的钟声响起,是铛铛、铛铛连敲两下后间歇,下课的钟声是,铛、铛、铛敲一下后间歇,去操场集合的钟声是,铛铛铛中间不间歇。记得那时呀,最爱听到铛、铛、铛的下课钟声,撂下课本大声欢呼雀跃着跑出教室,最流行的游戏是,“相面猜小偷”,小纸条写好后揉成团,空中一撒,抢到纸条后由相面猜谁是小偷,然后由衙役打小偷的手……,最不愿意听到的钟声是铛铛、铛铛的上课钟声,往往在玩得出神入化时,钟声响起,极不情愿地拖着脚步慢腾腾地走进教室,为此好多次受到老师警告。铁犁铧的钟声洪亮而悠长,在村庄上空响了若干年。铁犁铧挂钟的躯壳历经一代人的沧桑,锈迹斑斑却声音如初,被铁棍敲打的面部始终洁净光亮。铁犁铧挂钟一直伴着村里五零和六零年代出生的人,走完小学和初中的路途。

记载乡愁的老柳树和犁铧钟

记载乡愁的老柳树和犁铧钟

铁犁铧挂钟后来被电铃取代了。完成使命的铁犁铧挂钟被堆放在墙旮旯,尘土覆盖了它半身躯体,但它仍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那样,不懈地守护着自己的过往。伴着铁犁铧挂钟声上学的那代人的后代子孙们,已不识铁犁铧为何物了。铁犁铧挂钟啊,你丰满的音频里储藏着一个村庄的变迁,记载着一个农耕时代!

勿忘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