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自考一次上央美研究生,一切皆有可能

跨专业自考一次上央美研究生,一切皆有可能


本文是由考上央美人文学院的Kallen学姐分享。

今年三月底,我收到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的拟录取通知。这意味着,我第一次自学报考央美就获得了成功。

据说,央美的考核是最严厉的——湿兄之前提到了,首关是十月份的初审论文,次关是年底五门科目的笔试,终关是来年三月份的复试研究主题报告,每关都可以淘汰数人,唯有持之以恒是通过考核的通行证。

于是,在央美美术学专业的报考名单中,决心二战的大有人在,花上三五年的也不稀奇。即便是湿兄这样一个大公号,关于央美的推送内容也挺少的。北京的地理优势无需重复,央美的神秘幕布却值得一破。

从考研备考的角度出发,我有以下几点重要提示——

首先是如何寻找经验贴。

你没看错,我这篇经验贴的第一点经验就是如何寻找其他经验贴。能找到同专业的前辈进行询问最好(湿兄公号提供了这方面服务),如果找不到,至少有三个可靠途径:一是豆瓣,二是百度贴吧,三是美术类公众号。找到搜索窗口,输入关键词即可。真题重现、参考书目、时间安排、注意事项等一应俱全,已经够用。

真题的重要性路人皆知,花钱买真题也是值得的,哪怕市面上的版本几乎都不完整。人文学院的出题思路清奇,往往不按套路出牌,具体变化可以参看豆瓣经验贴。


参考书除了必买中青社的中、外美术史和王宏建的美术概论以外,还应购买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新编》、《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新编》。如果时间不够,购买一本《中外美术简史》即可,美术概论可以搭配李醒尘的《西方美术史》。

时间充分的情况下,应把巫鸿、高居翰和贡布里希的系列文集列入书单,可看每人一至二本书,至少要看一到两篇关于三人著作的论文,不至于在考场看到考题时下笔无言。

此外,时常关注艺术圈的热点事件也是增强备考信心的药水。

如果以上要求让你面露难色,可以直接在淘宝上购买培训机构或私人整理好的复习资料,尤其是一种彩图对比记忆的资料,前提是你要眼睛雪亮。

这就过渡到了第二点:经验之备考方式的选择。

专业课的备考方式无非两种:一是自学,二是报班。

拥有什么样等量级的资源,就有什么样的备考条件。

基础一般、有财力且适应机构日程安排又想一次性考上的同学,可以直接选择报班。报班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网上报班,二是实地报班。无论哪种,只要你脑袋没问题,按部就班,结果不会太差。

而自认为能力极强或运气极佳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学。自学的同学又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在家备考,二是在外备考。前者适合家里白天没人或能保证充足学习时间的同学,后者适合家里琐事太多或不利于自主学习的同学。

我能在家自学跨专业考上央美,运气的成分更多一点:一开始花费太多时间去消化他人的经验,家里杂事耽搁太多,时间安排极不合理。六月份在外企实习一月,七月初正式备考,美术史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实,大题分析不够细致。

不是说自学就一定考不上,我的意思是在信息资源不对等的情况下,自学的几个月会过得苦不堪言。特别是在央美近年来让人大跌眼镜的出题套路下,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比不上一个团队的力量。

应试就该用应试的方式,不是拼什么实力。

规律总是,题再难,对报班的同学的分数没有太大影响。

结论是——自学的风险太大,重来一次,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报班。花钱不花钱,你能想得通透就行。

例如外省的同学前前后后要往北京跑三趟,一是初审通过后的现场确认(目前还不接受网上确认),二是现场确认通过后到考场考试,三是分数过线后到校复试。具体花了多少钱我就不说了,大家都要有一个心理准备。

最后一点经验给进入复试的同学。

湿兄之前已经给出了部分建议,现在由我补充——

进入复试无悬念的高分同学可以提前联系导师,因为你被录取的几率极大,得到老师肯定答复的几率也大,即便没有得到回复也能拿下印象分,为复试比赛加分。

分数一般或者刚过央美往年录取线的同学,也可以尝试联系导师。或许有的人建议分数低不宜过早联系导师,理由是联不联系不改变结局,但实情是——别人分数高要联系,你分数低更应该联系。

一是不要害怕导师的拒绝,拒绝又不减分,也不影响你之后的录取情况。

二是导师也是人,学术水平再高也是人,他没办法规避一切人事关系,很可能在你们都进入复试的情况下,对部分人有特殊情感,或出于学术水平的欣赏,或出于其他。

三是邮件联系或直接与导师见面,通过交谈可以更多地展现你的学科背景、基础知识、人格修养,以防复试表现不佳而被一脚踹出局。

皇天不负有心人,希望各位好运!

声明:文章原创,转载须征得作者许可,未经许可将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