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点滴:有礼在先

夫子之学,浩如汪洋,万世师表。那么夫子的学习要诀是什么呢,当时孔门弟子就已经有人对此非常好奇。

论语点滴:有礼在先

(图片来自网络)

子禽曾经请教子贡,为什么夫子毎经一国,都能迅速地了解当地的信息和治理情况,他好奇问道,“求之与,抑与之与”。子禽的问题,大家都感兴趣,夫子掌握这些信息是求教得来的,还是他人主动提供的。子贡是夫子爱徒,也是超级粉丝,他观察夫子言行,细细品味,把老师求学之道上升到了“德”的高度,“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这五个字很有画面感,温和、善良、恭敬、自律、谦让,彬彬有礼的样子呼之欲出。

学习的本质是交流,必须为交流创造一个宽容自然融洽的环境,虚怀若谷才能海纳百川。有礼在先,求之有道,学之有成。夫子眼中,礼不仅仅是学习的敲门砖,更是人生社会运行必须构建、遵守的法则。孔鲤是独子,曾蒙夫子过庭之训,“学礼乎”“不学礼,无以立”,这是他从父亲那儿得到的最重要的指导,并严加执行,学诗学礼。

纵观《论语》,夫子和学生的交往,大都是有礼在先,不疾不徐,不愠不怒,循循善诱,如静水深流,春雨润物,无孔不入。当然夫子眼里也不容沙子,看到宰予白天睡大觉,便有“朽木之叹”,批评毫不客气,夫子本人亦是“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孔门弟子尊师重道、敬业乐群,教学相长、如切如磋,点点滴滴建立起完备品格和高度自信。礼是重要形式,但不是形式主义,克己复礼为仁。教学之仁,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也是孔门兴旺之道。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学礼守道,乐在其中。学习如此,其余亦然。世界很大,应该走出去看看。如果恃强而霸、以利为重,自我为中心,变脸如翻书,不知礼为何物,绝难长久,国亦如此。礼即为理,有礼走遍天下,这是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也是我们走向世界的自信之道。

论语点滴:有礼在先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