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防疫物資是中國製造的一次大考

2020年第31篇

前幾天網上又爆出芬蘭政府官員稱從中國廣州運來的醫用口罩和呼吸器面罩未達到醫療環境使用標準。對此有關部門稱是芬蘭通過中間商自行商業採購,並以非醫用口罩名義向中國海關申報出口。類似這種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荷蘭、比利時等國都曾爆出。

剛開始,我和大多數網民一樣,認為這是某些媒體、國家的惡意抹黑。事件發生多了,我的想法逐漸改變,“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是否我們出口的防疫物資,真的存在不合格現象。從目前有關部門加強出口防疫物資的檢查可以看出,可能真的存在這種魚目混珠的現象。

由於全國人民的上下一心,國內形勢穩定,防疫物資供應充足。而國外防疫形勢十分惡劣,防疫物資需求缺口很大,很多富裕國家都在不計成本的搶購。這成為我們為全世界服務的一次好的機會,生產的防疫物資不愁賣,同時也給生產商帶了豐厚的利潤。

可是馬克思曾經說過“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百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著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

豐厚的利潤必然會引起不法廠商的貪婪,為了攫取更多利益,他們會不擇手段。而國外購買防疫物資十分急迫,購買前的產品檢驗程序會縮減甚至免除,到貨後驗貨力度也會有所減小。現在是賣方市場,很多廠商要求先付全款再發貨。這就使不良廠商有有機可乘,通過謊言和欺騙出口不合格產品,獲取高額利潤。加之某些國家為轉移國內矛盾,一直在找機會惡意詆譭我國,這種事情更是授人以柄。雖然這是個人行為,而且數量不大,可對我國產品聲譽卻會造成巨大負面影響。

近幾年中國製造正在轉型升級,通過不斷提高品控、質量,逐漸擺脫了“價廉質次”口碑。疫情期間如果我們不嚴控出口防疫物資質量,很可能讓我們的努力付之東流。所以說出口防疫物資是中國製造的一次大考。如何順利通過這次大考,我認為要通過加強通關檢查和加大處罰力度來打擊不法廠商兩個措施來解決。通過加大海關對出口物資的檢查,讓那些想通過夾帶、隱瞞等方式出口的不合格防疫物資無法通關,斬斷物的源頭。加大不法廠商違法成本,給予定格處罰,納入信用體系,將他們永遠踢出這個行業,讓他們承受不能承受的處罰,才能斬斷人的惡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在國際社會維護中國製造的名聲,才能真正通過這次大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