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營銷C端化, 走好B2B"單品"化路線

做to B市場的人可能都會遇到一個問題,每當需要介紹自家產品的時候,發現總是一句兩句說不清楚。

往復雜了說,總有一種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的感覺,說的人不先深呼吸一下,都怕中間一口氣喘不上來。。。而聽的人瞬間接收到的信息爆炸,大概率還是要懵逼的。儘管你覺得自己已經把前因後果方方面面各種場景假設說得很有條理很有邏輯很清晰了,但對方的知識背景和理解力真不一定跟得上。

往簡單了說呢?往往又過於概括和抽象。聽起來每個字都聽得懂,但還是不知道你是幹嘛的。比如阿里巴巴馬雲經常說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大家都聽得懂,也能理解。假設你沒接觸過阿里巴巴,你能從這句話解讀出他們到底在做什麼嗎?

有這種情況,看來並不是“這一屆用戶不行

B端營銷C端化, 走好B2B

正確姿勢必然是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第一個要問的是:公司是否對自己能提供的核心價值核心場景理解或判斷不到位,無法做到用簡煉的語言準確表達出來。

第二個要問的是:公司是否在發展過程中因客戶需求或市場變化衍生出了過多產品/服務線導致業務失去重點。

第三個要問的是:公司所提供的服務或產品是否過於超前,市場教育嚴重不足。

假設以上三點都不存在問題,這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產品/服務。那麼,從營銷策略出發,有沒有可能基於自身產品/服務,提供一個像C端一樣簡單的“單品”,讓B端用戶從接收信息到購買決策過程中向C端用戶無限靠近

這裡所說的無限靠近C端的B端“單品”標準是:

1、目標人群是使用者,希望通過相對大範圍的使用者推動決策者。因為使用者是第一線,對實際產品/服務的痛點與價值有切身體會,有更強的內在動力推動業務。一旦成功,相當於企業內部提前安插的我方“間諜”。

2、這個“單品”能提供給使用者完整獨立的價值,以遠低於公司級完整產品的成本甚至免費出現,使用者能夠從使用過程中感受到完整產品的關鍵核心價值。

3、“單品”的目標唯一,學習成本低價值主張明確,操作簡單

4、“單品”面向企業級用戶的個人工作需求,將企業級決策拉成輕量個人決策,成本低,鏈條短,轉化快。

5、能通過C端營銷方式影響購買。比如分享推薦。

這樣做的價值是什麼?

我們先看看面向B端用戶和C端用戶營銷策略上的差別:

1、面向人群規模

B2B用戶規模和B2C相比往往不在一個量級,C端動輒百萬千萬用戶量,面向對象不一定是決策者,面向所有相關人群都可以,最終都可能實現轉化。

而B端取決於具體市場需求,企業級用戶從總量上就不可能跟個人用戶相比。企業需求的差異性及分散性也決定了地毯式轟炸對B端來說基本是失效的。

2、用戶專業背景或知識的要求

B端用戶需要對即將購買的產品或服務具備專業知識或技術方面的瞭解和認知,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或者是服務類,存在一定學習成本。企業間的差異往往比較大。

C端用戶不需要太多專業的學習就能體驗到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幾乎沒有太多教育成本,個體間差異也不太大。

3、決策者和使用者的身份錯位

B端用戶決策者和使用者往往不是同一個人,而且一個決策流程往往包括很多人,B2B營銷往往瞄準的是一個或多個決策者。儘管使用產品或服務的是使用者,但往往得不到太多重視。

而C端用戶這兩者大多時候是統一的。

4、一個走腦,一個走心。

B端購買考慮產品或服務的時候相當於在理性評估一個長期合作伙伴,是否為企業提升價值,投入產出比,可靠程度都是重要的考量標準。涉及決策人多,評估週期很長。

C端用戶容易受廣告或口碑影響,一旦獲得情感認同,就可能衝動購買。當然,購買金額量級也跟B端相差很大。

5、轉化摩擦。

因為B端用戶前期需要進行調查研究的事項多,評估標準多,涉及決策人多,從知曉到購買整個轉化過程很長,變數很大,也會存在很多場外因素的影響。(比如人脈,天經地義,無可厚非)。

C端從知曉到購買轉化很快摩擦很少。比如前一秒看到一個視頻,下一秒就可以跳轉上到電商平臺同款,很快就可能下單,變數少。

那麼價值顯見,B2B“單品”價值在於使B端企業級購買決策流程及對應產品/服務的營銷策略C端化,通過使用者倒逼決策者,帶動企業終極產品/服務的銷售。

獲取更多外貿資訊,請微信搜索關注“外貿快車”公眾號(waimaok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