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供應鏈+區塊鏈”雙鏈合璧方案探析

中國的 B2B 平臺業務與 B2C 同步啟動,但一直難以像B2C那樣強大,其原因在於:企業用戶對中心化的平臺有戒心,有實力的企業都想構建平臺。“供應鏈+區塊鏈”雙鏈合璧的 B2B 平臺設計方案,可以實現“供應鏈”和“區塊鏈”兩者的優勢互補,又可規避各自的弱點,能夠有效兼顧“去中心化”與“高效運營”,從而達到取信於企業用戶的目的。

一、業務背景

本文中的供應鏈,特指 B2B 供應鏈,其中包括 B2B 供應鏈協同和 B2B 電商平臺業務。中國的 B2B 平臺業務,幾乎與 B2C 同步啟動(阿里巴巴最早的業務模式就是 B2B),但是一直不溫不火。業界也一直對這一領域寄予厚望,尤其是最近幾年,幾乎年年被業界稱作是B2B 電商的“元年”,或者是“春天”。但是這個“春天”的氣溫,卻一直沒有上升,變成火熱的夏天。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眾所周知,B2B 具有業務鏈條長、業務決策機制複雜、業務角色多樣化、業務信息敏感、傳統營銷體系與平臺存在博弈關係等特點,因此業務導入成本非常高。圖1的鋼鐵供應鏈示意圖,比較典型地反映出 B2B 業務的這些特點。

B2B“供應鏈+區塊鏈”雙鏈合璧方案探析

二、B2B 業務現狀

我們不妨稍微深入分析一下 B2B 平臺的現狀。B2B 平臺可以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第二方平臺,即企業獨立的電商或供應鏈管理平臺。稍微具有一定規模、佔據較大市場份額、業務輻射能力強的企業,大多希望打造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商務平臺。然後供應商、客戶、中間服務商、物流商等業務夥伴,圍繞著自己轉。結果就導致了行業平臺層出不窮,整個行業呈現多核系統並存的局面,企業之間多頭信息交互,供應鏈的整體運營效率底下。有實力的企業,都想以自我為中心,如圖2。

B2B“供應鏈+區塊鏈”雙鏈合璧方案探析

第二類是第三方平臺。垂直領域的B2B 第三方平臺,其創業主體大多是身處該行業的企業。與 2C 平臺的創業主體對比一下,後者的創業團隊往往是幾個人白手起家,他們能夠脫穎而出的前提條件,就是需要融資成功。而能夠融資成功的團隊鳳毛麟角。就算融資成功,最終能夠成氣候的也是百裡挑一。兩個小概率相乘,導致能夠崛起的 2C 平臺屈指可數。B2B 平臺的創業者則完全不同,都是一批有資金實力的企業。啟動資金不是問題,無需對外融資。仍然以鋼鐵行業為例,經過 20 年的“折騰”,這個行業的電商平臺數量已經蔚為壯觀。稍微有點名氣的電商平臺,據說多達 300 多家。加上不知名的,可能在 1000 家以上。如此眾多的行業平臺,難免稀釋了用戶數與業務量, 導致每家平臺都“吃不飽”,自然難以“引爆”業務。

三、“供應鏈+區塊鏈”方案的可行性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B2B 平臺難以引爆的核心原因應該是:想當老大或者想擁有中心化平臺的企業太多。這裡面又隱含兩個因素:

第一,平臺一旦引爆,其價值的想象空間太大了,淘寶、京東的成功讓人無比羨慕。B2B 作為一個尚未引爆的領域,自然讓有想法的企業魂牽夢縈。

倘若讓同行搶佔先機成就了平臺夢想,一家獨大,其它企業失去的不僅僅是平臺本身的價值,還有企業自身的業務或將受制於平臺。

對於第二個因素,可作進一步解釋。目前知名的 B2C 平臺,如天貓、京東等,儘管是中心化的,但是平臺上商家雲集,數量龐大。彼此在一個規則之下公平競爭,價格透明,卻又近乎“去中心化”。B2B 平臺與之類似,不同的是:B2B 平臺上面的商家數量跟天貓相比至少差兩個數量級。如果細分到某個單品,則商家更少。那麼企業用戶有足夠的理由懷疑:平臺運營方可能會操控某種商品的價格。這也是 B2B 平臺難以取信於企業用戶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那麼接下來,“去中心化”就成了打破 B2B 業務僵局的一個很自然的思路:既然大家都想當老大,又都不太信任老大,那就乾脆把老大取消掉,大家就沒得爭了,信任問題也隨之解決了。B2B 業務更加強調市場公平原則,企業對“去中心化”的要求比個人更加強烈。

“去中心化”是區塊鏈的拿手好戲。本文則給出了“供應鏈+區塊鏈”雙鏈合璧的 B2B 平臺設計思想。供應鏈與區塊鏈兩者結合,既能優勢互補,又可有效規避各自的弱點。下文將進行具體分析。

四、B2B 與比特幣的業務差異

B2B 業務的交易節點(就是有供應鏈業務行為的企業)數量,遠低於 B2C(個人消費者);B2B 業務的交易頻度,也要大大低於個人。這兩點決定了 B2B 的交易次數或訂單量大大低於 B2C 業務。這裡不妨拿比特幣系統(本質上屬於 C2C 業務)與 B2B 業務的交易量做一個對照(各項指標按照極限值估算),如表1。

B2B“供應鏈+區塊鏈”雙鏈合璧方案探析

由表1可以看出,B2B 業務的交易筆次跟比特幣相比,相差 6 個量級。如此大的差異, 決定了“供應鏈+區塊鏈”的系統方案,只能批判性借鑑比特幣系統(區塊鏈 1.0)的部分設計思想,而不能全盤吸收、機械模仿。

五、區塊鏈對B2B 業務的借鑑意義

區塊鏈的許多優良特性,剛好可以用於解決 B2B 業務自身存在的問題(如表2)。其中的公共賬本技術,可以大幅度減少業務信息總的冗餘量。比特幣用戶查看自己的賬本,只是公共賬本的一個“視圖”。

傳統 B2B 業務的系統管理,如採銷合同,在供應商的 ERP 裡,是作為銷售合同入賬的;在採購商的 ERP 裡,是作為採購合同入賬的。但如果“站在”公共賬本的角度看,一筆採銷合同,就是一個硬幣的兩個方面,就是“一筆賬”。如圖3。

B2B“供應鏈+區塊鏈”雙鏈合璧方案探析

如果把企業的供應鏈業務(進、銷、存)全部放到一個公共賬本上管理,則會大幅度降低信息的交互量,並且可以就此免掉彼此間的對賬業務——因為大家是一本帳了,自然無需對賬。如圖4。

B2B“供應鏈+區塊鏈”雙鏈合璧方案探析

六、從信息化發展史推演SCC方案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構建這個公共賬本?“理想”的方案自然是構建一箇中心平臺,大家都在上面操作業務,如圖5。

B2B“供應鏈+區塊鏈”雙鏈合璧方案探析

但是根據前文分析,中心化平臺存在兩個問題:由誰來控制?如何取信於企業用戶?

B2B“供應鏈+區塊鏈”雙鏈合璧方案探析

回顧一下企業信息化的發展史(如圖6所示),從單機版的部門級應用開始,到集成各個部門的應用(ERP,局域網時代),再到跟供應商、客戶、物流商等外部合作伙伴的有限協同系統(SCM,互聯網時代),前兩個應用都是企業內部可以絕對掌控的,不存在任何信任問題。SCM的信任,也是可以爭取的。因此,這些系統採用中心化的結構不存在問題。

但是,發展到供應鏈之間的大規模協同,則存在大量跨企業的業務操作,信任問題就不是一家企業能夠掌控的事了,必須由全體成員單位形成一個公認的共識機制。根據前文的探討,就可以考慮採用“供應鏈+區塊鏈”雙鏈合璧方案來應對,為了敘述方便,接下來將這個方案簡稱為 SCC(Supply Chain Cluster,供應鏈集群)。

七、SCC對區塊鏈弊端的規避

根據前文分析,B2B 的交易筆次跟比特幣相比相差 6 個數量級,因此 SCC 可以有效規避比特幣系統的一些弊端,如表2。

B2B“供應鏈+區塊鏈”雙鏈合璧方案探析

現對部分業務策略進行詳細分析。

1.SCC 的記賬策略

比特幣系統為了減少數據同步次數,採用對交易數據批量打包,然後再記賬的策略。但是 B2B 業務的交易沒有這麼頻繁,SCC 完全可以單筆即時記賬(即完成一筆交易,就即時記錄入賬)。如圖7。

B2B“供應鏈+區塊鏈”雙鏈合璧方案探析

2.SCC 的交易確認流程

比特幣交易確認的核心流程是“挖礦”,這其實是個投機取巧的設計。首先,“挖礦”是一個純 IT 的套路,無需支付,無需發貨,無需客服,無需跟現實世界發生任何糾纏,自然無需跟任何人或事兒有流程上的牽扯,因此編程很容易實現,程序結構也很“精緻”。另外,“挖礦”把鑄幣權、發行權、記賬權、交易佣金等等,全混在一起(現實中的金融業務可沒有這麼省事),並且靠“挖礦”來推動業務向前走。SCC 處理的則是活生生的現實世界的 B2B 業務,其本身就有實實在在的商流、物流、資金流在推動業務,完全無需採用“挖礦”這種備受世人詬病的策略來推動業務,也無需全網確認等環節。圖8顯示了兩個系統交易流程的差別。

B2B“供應鏈+區塊鏈”雙鏈合璧方案探析

八、SCC對區塊鏈技術的取捨

根據以上分析,SCC跟比特幣相比,業務特點差異較大。比特幣的很多招數,B2B業務沒必要生搬硬套。供應鏈業務無需通過挖礦驅動,因為企業之間本身就有訂單驅動。記賬方式,也是相差很大的。B2B 的交易沒有那麼頻繁,用戶數也相差好幾個數量級,那麼完全可以來一筆記一筆,就是說可以即時記賬。SCC主要借鑑了區塊鏈的加密算法、哈希算法、數字簽名、點對點、公共賬本、智能合約等技術或者思想。SCC 對區塊鏈技術取捨情況, 可概括為表3。

B2B“供應鏈+區塊鏈”雙鏈合璧方案探析

B2B“供應鏈+區塊鏈”雙鏈合璧方案探析

九、SCC系統架構

早在 2009 年,李賢就設計過一個點對點分佈式結構的供應鏈聯協同平臺,跟現在聯盟鏈的思想非常接近——採用了一種對等網絡,並且邀請供應鏈聯盟體的成員單位來一起構建。就是在各個成員單位的ERP的基礎之上,再架構一個標準的協作層——這個其實類似於智能合約,以便大家的訂單可以在供應鏈上自動流轉。彼此之間自動交換數據,各取所需,這個其實相當於公共賬本。不過該系統沒有用到加密和鏈式數據結構等技術。

近些年來,業界在基於區塊鏈技術基礎上的供應鏈應用探索較多。SCC 方案則聚焦供應鏈的公共賬本,就是要應用最新的區塊鏈技術,來重構供應鏈聯盟體協同平臺。

在介紹 SCC 的系統架構之前,我們先看看比特幣的系統架構。比特幣系統,其實就是提供了一個協議,全球用戶統一採用這個協議,來共同操作公共賬本。其結構可以概括為:

C 公共賬本;C,C 表示個人客戶端。

然後,我們再溫習一下郵件系統的架構。郵件系統是互聯網應用中最獨特的一個存在,它的架構其實就是去中心化的:全球統一郵件協議,然後眾多郵件服務商均採用這個協議,向自己的客戶提供郵件服務。郵件服務商之間採用統一協議進行通信,其結構可以概括為:

C S1 S2 C,其中C 表示個人客戶端,S 表示郵件服務商。其詳細的結構圖如圖9。

B2B“供應鏈+區塊鏈”雙鏈合璧方案探析

SCC 的結構,結合了比特幣系統與郵件系統的結構,可以概括為:

C S1 公共賬本;S2 C,其中C 表示企業員工客戶端;S 表示企業服務器應用。詳細的 SCC 系統結構示意圖如圖10。

B2B“供應鏈+區塊鏈”雙鏈合璧方案探析

為了方便推廣,SCC 提供三種服務器應用,供不同狀況的企業選用:

(1)簡易公共節點:包含 SCC 協議,只提供跟 B2B 業務密切相關的功能;

(2)SaaS 版 ERP 節點:包含 SCC 協議,並提供包括 B2B 業務功能在內的標準的ERP應用;

(3)ERP 協議節點:包含 SCC 協議,並提供 ERP 數據接口,與企業現有的 ERP 系統對接。

十、SCC方案優勢分析

按照以上思路設計的雙鏈合璧方案,其效益不僅僅是簡單的業務效率的提升,而是具有更深層次的優勢。首先,企業用戶不再抗拒了,因為去中心化了,大家對等了。並且在每個成員單位看來,它自己就是一箇中心,每個合作伙伴都圍繞著它轉,為它提供相關業務的數據和流程服務。更關鍵的是,它可以實現業務賬、實物賬、財務賬的三賬合一。對內無需盤賬——因為合約流、資金流、物流三流即時動態平衡。對外無需對賬——因為這是共同賬本了,因此對整個供應鏈聯盟體的綜合效益非常巨大。

並且,雙鏈合璧方案也確實精準擊中了企業用戶的一些核心痛點。比如:B2B 業務,有個“一女多嫁”的問題——也就是說,一批動產物資,同時賣給多家客戶,或者多次質押。雙鏈合璧,可以杜絕這種情況。用加密算法、哈希算法、數字簽名等策略,對貨物的流向進行全程跟蹤,防止其被多次“銷售”。這個跟比特幣系統防止“雙花”的策略類似。

B2B“供應鏈+區塊鏈”雙鏈合璧方案探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