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審法規草案、16區分會場直播!今天的常委會會議這樣開

二審法規草案、16區分會場直播!今天的常委會會議這樣開

為貫徹落實中央、市委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有關要求,及時通過加強立法保障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經濟企穩回升、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今天(9日)召開的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再次審議《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蔣卓慶主持會議。

二審法規草案、16區分會場直播!今天的常委會會議這樣開

會議聽取了關於《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並對條例草案修改稿進行了審議。據介紹,條例草案一審後的修改,全面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黨中央、國務院文件要求,積極對標最高標準,吸收採納國際先進經驗,充分體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自貿區和臨港新片區改革創新舉措等具有上海特色的內容;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聚焦當前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營商環境主要問題和關鍵環節,著力增強立法的可規範性、操作性和實效性。條例草案在立法目的、優化營商環境原則和要求、創新容錯、全生命週期服務、公共資源交易活動、政府守信等方面進行了具體修改。

審議中,顧偉強委員表示,要加大對“兩院”開展法治化營商環境司法保障工作的支持和監督,營造更加規範嚴格和公平正義的法治化市場,將司法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的功能作用發揮到位。李鳴委員建議,可建立條例法律適用性工作的年度評估機制,及時對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作出適時適度的修正,不斷提升其權威性和可操作性。

蘇明委員提出,要抓緊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把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綜合金融服務等條款落實落細。

二審法規草案、16區分會場直播!今天的常委會會議這樣開

據悉,為加強市區兩級人大工作聯動,此次常委會全體會議試點開通視頻直播,在十六個區設分會場,由區人大常委會組織收看。

二審法規草案、16區分會場直播!今天的常委會會議這樣開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列席會議。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徐澤洲、沙海林、蔡威、高小玫、肖貴玉、莫負春出席會議。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劉曉雲,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本才,市監察委負責人等列席會議。

上海加快推進優化營商環境立法,

這裡是審議現場!

二審法規草案、16區分會場直播!今天的常委會會議這樣開

最舒心的營商環境就是“不要我覺得,而是你覺得”。面對當前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任務,更加需要全力優化營商環境,提振市場信心,激發企業活力。今天(9日)下午,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修改稿),相比一審稿,此次提交的草案作了不少修改。

“有求必應、無事不擾”被寫入此次條款中。

如何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在草案徵求意見中,不少企業提到,希望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政府能夠傾聽企業真正的需求,而不是各種不必要的登門檢查和索要。

政府的“無事不擾”,讓企業省去了很多應付各種人情世故的麻煩,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創新研發和市場開拓中去,企業經營得好,創造更多稅收,由此形成了政府與市場間的良性互動。

不少委員提出,本市正大力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提倡政府服務企業的“店小二”精神,提出“有求必應、無事不擾”,這都應該在這次立法中有所體現。

在二審稿的版本中,條例草案第三條規定在原則和要求部分作了修改,明確優化營商環境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以市場主體獲得感為評價標準,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以“一網通辦”為抓手,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踐行“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服務理念,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高水平、最佳實踐,打造貿易投資便利、行政效率高效、政府服務規範、法治體系完善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

對企業來說,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尤為重要。圍繞破解市場主體可能遇到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這次立法作了相關規定,比如平等對待各類市場主體,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在市場準入方面的平等待遇;平等使用自然資源等各類生產要素和公共服務;注重扶持中小企業、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並強化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條例草案提出,保障中小投資者的知情權、表決權、收益權和監督權,持股行權、糾紛調解、支持訴訟。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種軟實力,但需要‘硬舉措’來保障落實。”應雪雲委員認為,此次立法十分注重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的要求,強調要以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導向,來推進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建議條例出臺以後,緊緊扭住“放管服”改革這個牛鼻子,注重改革的綜合施策、精準施策,注重多方協同發力,切實打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精準有效的政策環境,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和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

政府守信也不可或缺

要做到有事必應,無事不擾,政府守信不可或缺。這次立法促使政府事業單位守約踐諾,治理拖欠企業賬款問題。違反合同約定,拖欠貨物、工程、服務賬款,或在約定付款方式之外變相延長付款期限,也是“政府誠信”所不能容忍的。草案修改稿提出,本市探索建立拖欠賬款行為約束懲戒機制,預算管理、績效考核、審計監督預防和糾正行政機關、事業單位拖欠市場主體賬款。

有的委員和企業提出,實踐中存在著政府變更或者撤回生效行政許可、採取應急徵用措施等情況,建議條例對此予以規範。此次草案對此作了相應修改,因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政府依法變更或者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採取應急徵用等措施的,應當依法對市場主體予以補償。

同樣,為進一步激勵改革創新,解決改革創新者的後顧之憂,此次立法對創新容錯制度作了細化規定。按照草案修改稿,“各區、各部門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在法治框架內積極探索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對探索中出現失誤或者偏差,但有關單位和個人依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決策、實施,且勤勉盡責、未牟取私利的,不作負面評價,依法予以免責或者減輕責任”。

攝影:展翔

稿件來源:上海人大全媒體平臺、上觀新聞

二審法規草案、16區分會場直播!今天的常委會會議這樣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