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锐电被上交所终止上市

ST锐电被上交所终止上市

ST锐电4月30日晚间公告,3月16日至4月13日,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1元),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将于5月13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继*ST保千成为今年首家退市股后,ST锐电在A股的旅程也即将迎来终点。

从2011年以90元的高价发行到如今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跌破1元而被面值退市,这家风电行业曾经的龙头公司,终于迎来了在A股最后的风光时间。

业内人士指出,ST锐电是A股市场第8家因股价连续低于面值而被强制终止上市的公司。

ST锐电成立于2006年,主要从事风力发电设备的生产、销售。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2008、2009 年连续两年保持中国风电设备市场占有率第一。在此背景下,2011年1月公司以高额发行价90元登陆A股,“自主研发”、“行业龙头”、“风投追捧”等光环让其备受投资者追捧,市值超过900亿,募资94.6亿元。

然而自2011年2月起,风电行业整体进入政策调整期,此时公司仍盲目扩张,在海上风电和海外市场上大笔投入,导致公司出现大量风机闲置、高应付账款、现金流紧张、产品质量问题等一系列风险,公司业绩出现断崖式下滑。2013年开始,风电行业回暖,监管层连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但是公司营业收入下滑、持续亏损的趋势并未得到改变。

自上市以来,公司合计亏损额达百亿元。公司停牌前市值仅为39.2亿元,约为高峰时的95.64%。

ST锐电在公司规范运作和治理等方面也是问题重重。2015年,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表明公司在时任董事长韩俊良授意下通过伪造单据等方式虚构营业收入24.32亿元,虚增2011年度利润2.78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37.58%,公司被证监会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及罚款6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同时时任董事长韩俊良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其他责任人也被采取10年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自成立便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上市10年间,公司已有5任董事长,分别由重工起重、西藏新盟、萍乡富海等股东委派。

上市以来只进行过两次现金分红,2011年,现金分红10亿元,2012年分红7亿元,相对于公司从资本市场募资额而言仅仅是九牛一毛。

由于行业政策、经营不善等原因,公司上市后业绩一路下滑,出现财务造假、重大债务重组等事项,两度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通过出售资产等非经常性损益进行保壳,除上市第一年盈利外,公司扣非后净利润长期为负。在此背景下,公司2012、2013连续亏损于2014年实施*ST,2015年撤销退市风险警示。2015、2016连续亏损于2017年实施*ST,2018年因盈利能力较弱,主营业务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被继续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ST锐电采取了一系列“自救”措施,试图通过套路化的运作达到“保壳”的目的。例如:公司多次通过确认非经常性收益避免暂停上市,但业务层面没有实质性改善。

ST锐电也为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炒差”敲响了警钟。

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9年以来,ST概念指数比上证综指分别多跌了14和29个百分点。

目前沪深两市约有14只股票价格徘徊在1元左右(低于1.1元)。越来越多1元股的出现,反映了A股估值回归背景下,长期以来被资本市场追捧的“壳”价值的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注册制的稳步推进,市场供给越来越充分,价格机制将得以进一步发挥,未来股票价格越来越能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壳”不再稀有,那些经营困难、治理不规范的公司股价低于面值的现象也将不再罕见,因面值而退市的公司也会有所增多。对于投资者而言,炒ST、炒差的风险会越来越大。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刘慎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