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诛杀董卓的千古功臣,后人只知有王允、吕布,却偏偏忽略了他

纵观汉末乱世,董卓可谓是始作俑者。正是由于董卓的残暴贪婪、弄权狡诈,才掀起了各地割据集团中的你争我夺,从而拉开了群雄逐鹿的三国乱章。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董卓无疑是一位祸国殃民的恶贼。

同为诛杀董卓的千古功臣,后人只知有王允、吕布,却偏偏忽略了他

面对董卓这位窃国大贼,许多豪杰都举起了讨伐的大旗。而最终,董卓死于三人之手。除了众人所知的吕布和王允外,还有一人参与了此次计划,并且是此次计划的最早谋划者和发起者。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后人往往忽略了此人。

同为诛杀董卓的千古功臣,后人只知有王允、吕布,却偏偏忽略了他

那么,这位参与诛杀董卓却被后人所忽略的汉末志士,究竟是何人呢?且听本文细细道来:

根据《三国志·董卓传》所载:“三年四月,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卓将吕布共谋诛卓。”此段记载中的三年,是汉献帝初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92年。

除此之外,在《三国志·吕布传》中也有着如下记载:“时允与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是以告布使为内应。”

同为诛杀董卓的千古功臣,后人只知有王允、吕布,却偏偏忽略了他

由此,根据上述两处记载可知,这位策划诛杀董卓却经常被后人所忽略的的汉末志士,便是时任尚书仆射的士孙瑞。

根据《三辅决录注》的记载:“瑞字君荣,扶风人,世为学门。瑞少传家业,博达无所不通,仕历显位。”因此,士孙瑞此人,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出自书香门第、本身博学多识的俊杰。

同为诛杀董卓的千古功臣,后人只知有王允、吕布,却偏偏忽略了他

也正是在此环境成长下的士孙瑞,养成了一番浩然正气。因此,在面对董卓弄权专政是,士孙瑞挺身而出,与王允一起谋划了诛杀董卓的详尽策略。最终,邪不压正,士孙瑞和王允利用吕布与董卓之间的嫌隙,而成功地借由吕布之手诛杀掉了窃国大盗董卓,史称“(吕布)手刃刺卓。”

诛杀董卓后,士孙瑞因功被升迁为大司农,成为国家的三老之一。当时的许多汉朝重臣(如杨修之父杨彪、周瑜之父周忠)都十分敬重士孙瑞,每当出现三公之位空缺的时候,总会优先让给士孙瑞,史称“太尉周忠、皇甫嵩,司徒淳于嘉、赵温,司空杨彪、张喜等为公,皆辞拜让瑞。”

同为诛杀董卓的千古功臣,后人只知有王允、吕布,却偏偏忽略了他

由此可见,士孙瑞不仅有着一流的学识,更是有着一流的人格魅力。然而,遗憾的是,在跟随汉献帝东逃期间,士孙瑞不幸死于李傕、郭汜的乱军之中。至此,这位诛杀董卓的重要功臣,还是死在了董卓打造的西凉兵团下。

同为诛杀董卓的千古功臣,后人只知有王允、吕布,却偏偏忽略了他

​汉献帝迁都许昌后,为了表彰士孙瑞的诛杀董卓之功,特意下诏追封他的儿子士孙萌为澹津亭侯。

综上,当我们在探讨诛杀董卓的功臣时,不仅仅要记住王允和吕布的名字,还应该记住士孙瑞的名字。历史不容忘却,志士理当被牢记。

以上是本人原创内容,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