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四面楚歌,国家一锤定音,4年来首次,房价能重回15年?

楼市四面楚歌,国家一锤定音,4年来首次,房价能重回15年?

在过去十几年里,房价为何只涨不跌?相信这个问题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对于外行人来说,房价走向由供需来决定,房价上涨就意味着房源供给量不足,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据不完全统计,仅商品房销售面积就高达百亿,至于房子总量到底多少,也许网上流传一句话能说明一些东西,那就是我国房子够30亿人居住,抛开夸大的成分,数据对半还是有可能的。从这2点来看,就足以推翻供需关系的理论。而在内行人来看,土地财政、城市财务数据恐怕才是最关键问题,因为2019年我国就有16个城市卖地超过千亿。

楼市四面楚歌,国家一锤定音,4年来首次,房价能重回15年?

有人说过去楼市曲线就宛如直线,各维度数据直线上涨,但从今年的动向来看,市场却是跌涨起伏。由于外界因素影响,2-3月份全国线下售楼处被迫关闭,线上发力不佳,几乎所有人一致认为接下来开发商降价促销,借此缓解现金流的压力。但4月份给出的数据来看,市场却十分火爆,例如部分开发商288套房源7分钟被卖完,对此不少开发商表示将收回部分优惠,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深圳楼市。而在另一边不少二三线城市却正苦恼如何去库存,在工薪阶级失去几个月收入下,自身杠杆率早已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楼市四面楚歌,国家一锤定音,4年来首次,房价能重回15年?

但从整体来看,我国楼市正处于火热状态,原因很简单,有着一线城市为领头羊,同时不少中介借题发挥,建议购房者尽早入市。对此我个人看法这恐怕是一个营销套路,抓住了部分人买涨不买跌的购房心态,还是那句话,买房需谨慎。在这楼市“四面楚歌”的背景下,一件令人更令人担忧的事情发生了,据21世纪经济报告、新京报多家媒体披露,有的地区存在经营贷流入楼市的现象。而在这关键时刻,不少地区开始了自我审查,例如浙江银保监局对银行开出2张罚单,证实了这一现象。

楼市四面楚歌,国家一锤定音,4年来首次,房价能重回15年?

事实上很多人这种操作不太明白,我举个例子:如果你名下有企业资质且有全款房子,你可以将房子抵押出去,贷款的钱再去买房。而在当下央行降息的基调下,释放大量现金流流入各行各业,不排除个别企业存在违规行为。这一点和前年的棚改货币化政策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炒房不可怕,关键在于你的资金哪里来,如果是自有资金,倒也无妨,如果是补助类资金,我只能这完全不可取。针对这一点,接下来不少地区恐怕会加强审查力度,在多地政策“一日游”的背景下,政策底线绝不能触碰。

楼市四面楚歌,国家一锤定音,4年来首次,房价能重回15年?

针对这一点,最近国家再次一锤定音,其力度和规模是4年来首次,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令人瞩目的深圳楼市,住建部联合5部门召开通气会,坚持房住不炒,保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一致性、连续性;二是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信贷工作座谈会,明确表示禁止以房产作为风险抵押,通过个人消费等突破信贷政策的限制;三是银保监会下发保单质押贷款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银行对贷款人资金用途进行审核,不得用于房地产投机。

楼市四面楚歌,国家一锤定音,4年来首次,房价能重回15年?

从以上3点来看,我们可以很清楚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一次房价上涨的因素有可能来自外部因素,假如加大审查力度,市场会回到原来轨道吗?或者说房价能重回15年吗?去年就有13个城市房价回到一年前,再加上今年的现状,理论来看这并非不可能,关键在于政策底线和周期。如果硬要说哪些城市有机会,那无疑就是人口始终为流失的三四线城市,短期人口缺失,长期经济薄弱,卖地虽财报数据良好,但请问最后谁来接盘呢?一个城市房价是否合理,一方面取决于城市经济,另一方面取决于个人收入水平,在房价均价破万的城市下,月收入却在3000左右,与其说买房,还不如说是遥遥无期的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