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沈阳的成语故事:一锤定音

【沈阳城故事】

沈阳故宫北边正中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狭长胡同,名叫

铜行胡同

沈阳的“铜行”历史久远,皇宫建成之后就有了指令,把制作铜器的作坊都设置在古城中心,铁器作坊设置在古城周围,以取“铜心”“铁胆”之意。


发生在沈阳的成语故事:一锤定音


铜行的买卖一直很兴隆。专门卖铜货的铺子,制作铜器的作坊鳞次栉比,店铺里的讨价还价声,作坊里金属器具发出的“叮叮当当”的响声连成一片。铜行,向来以做工精细,品种繁多而扬名省内外。这里做生铜的有香炉、蜡台、铜锁、门把手、幔帐钩、小铜环等等,熟铜的有紫铜火锅、铜盆、铜勺、铜壶,更有唱戏用的大锣、小锣、铙钹。


发生在沈阳的成语故事:一锤定音


沈阳铜行,有一个外号叫”一锤定音“的褚师傅,他制作的大锣小锣和铙钹都在音正脆亮而闻名全国。褚师傅的响器行销东三省,关内的北京、天津很多戏班都专门来人找褚师傅订做响器。这“一锤定音”是褚师傅家祖传的手艺,锣的制作过程中,定音是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只要是褚师傅最后这一锤砸下去,锣的音色就又脆又好听。

所以这手艺呀,从不外传。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旧社会的学徒行,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很多学徒,可能学了一辈子也学不到最高深的手艺。褚师傅呢,定音这一锤呀,从来不在行上做,而是到不远的“大舞台剧场”去砸,在这块儿啊,有一个他们的操作间,凭空地支起一个角架,上面搭一个阁楼,每次褚师傅都在这里头一锤定音。每次呢,他爬上去之后呢,就让徒弟把梯子撤掉,就怕有人偷偷爬上去偷着学。这阁楼啊,也高,周围的布帘子也厚也严实,所以从来也没人能把“一锤定音”这手艺给学了去。


发生在沈阳的成语故事:一锤定音


这褚师傅啊,有一个小徒弟,姓赵。身强体壮、聪明能干。他呀,就一直想学这个“一锤定音”的手艺,因为也学徒不少年了,要是岁数大了,手艺没学成,回到老家还得种地为生,小赵不甘心。于是就在跟师傅一起去大舞台阁楼的时候,

他呀,就偷偷顺着柱子往上爬,想看看师傅到底是怎么砸的这最后一下。

几次三番的,这阁楼他也爬顺手了,终于有一天,褚师傅啊,手里需要定音的锣比较多,就在阁楼上多干了一会儿,哎,就被这个小徒弟小赵就给看见了。这看见了可不要紧,小赵一下子太兴奋了,然后在大柱子上手就没抓住,一下就从阁楼的大柱子上摔了下来。这下可把褚师傅可吓坏了。“坏了,有人偷艺!”褚师傅赶紧从楼上下来,然后看到了小赵,脖子破了,脚也摔“错环儿”了,腿也跑不了了。就知道这孩子已经看着怎么砸这锣了。他呀,就没吱声,就带着小赵往回走。他这没事儿了,可把小赵吓坏了,心想这回师傅高低得把我赶回家了,完了,再也不能在铜行干了。哪成想,师傅不但没怪他,反倒跟他说:“你呀,摔了,不要紧,就在自己屋里歇几天吧”。一下把小赵给整蒙了,心想这师傅到底是要干嘛呀?


发生在沈阳的成语故事:一锤定音


他哪知道啊,褚师傅啊,其实早就思想斗争过啦。这孩子啊,聪明是肯定的啦,再说,已经把艺都偷了,你再赶他回乡下,那不更是手艺外传了嘛。哎,褚师傅晚上就跟媳妇商量:“哎,你看,这小赵来店里这么多年了,你看这孩子,怎么样啊?”他那意思,想看看媳妇到底对这孩子印象如何。媳妇说这孩子好啊,又聪明又本份,我啊,有时候都想收他当干儿子啦。褚师傅一听,得,挺好,这俩好嘎一好得了。就跟媳妇商量,说这家里这丫头十七啦,还没说婆家呢,要不然,咱把这闺女就给了小赵,你看好不好?媳妇欣然同意了。哎,这回褚师傅啊,心里算是有底了。转天儿就跟小赵把这事儿就说了,小赵当然乐意啦,师妹跟我结婚?那赶情好啊。但有一条,你以后就必须在这店里做工了,不许到别处去,手艺也不许再传别人。


发生在沈阳的成语故事:一锤定音

哎,这一出就叫:“褚师傅定音只一锤,防徒弟偷艺如防贼;‘绝招’丢了怎么办?顺手招婿,锣做媒!”


发生在沈阳的成语故事:一锤定音

就在这旮,读懂沈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