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故事:兄弟情深

家風故事:兄弟情深

哥嫂來到了天安門

兄弟情,是中國未計劃生育的多子女家庭時期特有的一種感情。尤其是在面對貧困生活與艱難生存環境時,兄弟就是互相支撐的力量,可以為父母分憂解難,共同走向未來!

我的原生家庭可謂“家大口闊”,兄弟姐妹很齊全。然而,我們是真正的“寒門”,假如不相依為命,就很難活下來,更談不上“翻身”了。我哥哥對我最大的幫助,是全力以赴鼓勵、支持我上學讀書,我能夠成為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除了個人發憤圖強,就是因為有兄弟情、親情作為後盾。

如今,哥哥轉眼就七十歲了。為了慶祝他的生日,侄子侄女們左勸右勸請他出門看看,到北京來散散心。他總怕花錢,過苦日子習慣了。真的來北京了,他開心極了,當然還是不斷地對我憶苦思甜。我只好勸慰他,不要總生活在過去,要為夢想成真而感到幸福,爭取健康長壽。

我的父母已然過世。現在長兄當父,寄寓著我的故土情、家族情。人生,就是各種感情的昇華,才有“人之為人”的意義。吃喝拉撒睡不難,難的是做人、為人。哥哥來京檢閱弟弟的生活,不負他當年下決心扶持弟弟的“決策”。與那些自私自利、反目成仇的兄弟相比,我們的兄弟情堪稱家風範本。

我們“趙家”,就是這麼溫暖!

附錄:

難忘兄嫂情

我常想,假如沒有哥哥、嫂嫂的支持與扶助,沒有他們關鍵時刻的無私奉獻,那我的人生道路完全會改變方向。我慶幸,我有一個好兄長,一個好嫂子,在那些艱難的日子裡,是他們給了我發奮向上的力量。

像許多農民的兒子一樣,我生長在物質和精神雙重貧困的環境中,不用說開發生命潛能,就是吃飯穿衣也成問題,因為中國的普通老百姓在貧窮中摸索了太長的歲月。一些智力發達的孩子迫於生計,不得不放棄求學的機會,從此被埋沒了。

我家兄弟姐妹多,在加上早年父親受傷幾乎成了雙目失明的人、母親經常疾病纏身,生活尤其難過。在我十四、五歲時,哥哥便帶我外出謀生了,因為他是一個手工業者,幹篾匠活。跟隨他,我學會了長途跋涉,曉行夜宿、走村串戶,也見識了不少事情。也許是我的天性適合流浪,我很喜歡異鄉的星月和那秋風中搖曳的蘆葦,腦子裡時常生出遠遊的幻想。哥哥教訓我說:“有志不在年高”,男子漢應該敢想敢幹,從小就要有志氣。他說他只因為缺少5角錢,就沒能升上初中,成為終身的遺憾;他要我出外見見世面後再立志讀書,爭取成為一個有用之才。不久,高考制度恢復了,哥哥說:“你的機會來了,千萬要努力啊!”我不再幹活了,專心致志地坐在教室裡聽課,因為哥哥願意把節省下來的錢和糧供我讀書。

1979年,我16週歲時終於考進了武漢大學中文系,成為家鄉第一個大學生。大學四年,除了公費,其他經濟來源一直是哥嫂提供,連我穿的衣服都是哥嫂給做的,或是穿哥哥的半舊衣服。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親情作為後盾,我才能走出鄉村,開闢人生的新天地。此後,我繼續深造,追求新的目標。然而,我始終忘不了那一年哥哥送我到火車站的情形,忘不了他給我買的帆布箱子,忘不了嫂嫂給我做的那一雙鞋墊。我清楚地記得,當火車開動的那一刻,我禁不住淚如雨下,視野一片模糊。哥嫂的形象連同故鄉的雲煙,永久地留在我的心上和記憶深處。

(原載於1992年8月15日《武漢晚報》週末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