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架起化解信訪難題“連心橋”

紅網時刻4月26日訊(通訊員 唐銀芳 蔣點兵)4月23日,永州市東安縣石期市鎮竹洲村村民唐仁杰把一面寫有“一心為民,廉潔公道”的錦旗送到石期市鎮紀委,表達他的感激之情。

石期市鎮竹洲村是2017年由原白竹村、沙竹村和煙竹村合併而成,村情複雜。2011年開始,唐仁杰老人因反映原白竹村幹部侵佔貪汙該村7組糧食直補和生態公益林資金的問題多次上訪。

經查,時任村會計虛設賬戶報取糧食直補補貼,用於抵扣相關村民的公路集資款和代繳的農村合作醫療款,由於清賬不及時,導致實際的抵扣金額大於村民的應繳金額,損害了村民利益。2017年時任村會計唐波清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案件雖了,但是唐仁杰老人對此並不滿意,認為處理結果太輕,多次到省市相關部門繼續反映問題。然而,2019年12月,唐仁杰老人主動來到石期市鎮紀委寫下息訪承諾書,表示不再就已結案的事情繼續上訪。

自2019年3月開始,東安縣紀委監委開始在全縣推行信訪處理“五零工作法”,即“問題線索零遺漏、辦理環節零延誤、處理結果零差錯、線索處置零暫存、實名來訪零未回”,著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把隱患消滅在萌芽,把問題解決在一線,架起化解信訪難題的“連心橋”,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沒有焐不熱的心,只有沒盡到的職。自活動開展以來,全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做到信訪工作重心下移、關口前移,認真梳理一批“三多”(多年、多次、多頭)舉報件,由各級主要領導牽頭包案。同時,大力開展領導幹部“接訪”“全員下訪”等活動,深入基層、走進群眾,面對面聽訴求,手拉手解心結。

今年以來,東安縣紀委監委共開展3輪鎮村大走訪,深入342個村(居委會),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與往年同期相比,各類重複舉報件下降32%,越級信訪件下降24.6%,初信初訪辦結滿意率達100%。

“過年的時候我就想給鎮紀委送一面錦旗,但是受疫情的影響沒有實現,現在疫情形勢大好,我一定要把錦旗送給你們……”,唐仁杰老人高興地說道。

下一步,東安縣紀委監委將進一步聚焦信訪矛盾化解,採取“教育轉化一批,合理解決一批,快結快辦一批,領導包案一批,重點督辦一批”,將群眾利益擺在首位,做到案結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