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相差無幾,為何就是沒有別人賺的多?

今天,為大家講解的是企業如何轉移自身成本,實現雙贏。也就是基於第三方的盈利模式優化。


營收相差無幾,為何就是沒有別人賺的多?



基於第三方的盈利模式優化,即向第三方轉嫁成本,或從第三方獲取收益,也即互聯網上宣揚的:“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買單”。

這裡的成本,不同於交易過程中產生的交易成本,而是實實在在的企業內部成本——包括企業內部隨產量增加而同比例增加的可變成本,以及不隨產量變化而同比例變化的固定成本。

1

向第三方轉嫁成本,並不是以鄰為壑,嫁禍他人,正如“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你的成本,很有可能是別人的收入;你的費用,很有可能是別人的財富。

案例:一家民營快遞企業,每年要用到數以億計的牛皮紙快遞文件袋,縱然是大批量採購,單個文件袋的成本也接近0.2元,雖然該項成本是由下面的加盟網點承擔的,但經年累月下來,耗費可想而知。

戴老師擔任該企業的首席策略官時,提出將這一成本向第三方轉嫁,因為快遞文件袋的使用者主要是職業白領和商務人士,這些人正好也是許多產品極力想“打入”而不得其門的黃金客戶群體,具體做法是:將文件袋留空給相關企業提供廣告載體,相關企業承擔製版、印刷和材料費用,此外還要按文件袋的使用數量支付廣告費。


營收相差無幾,為何就是沒有別人賺的多?



2

從第三方獲取收益,讓直接的顧客少花錢或不花錢,這便是時下流行的“免費模式”。企業通過免費方式吸引到足夠的客源後,將其導流給第三方,從中賺取收益。

案例:一家物業公司,最近這幾年人工成本上升得很厲害,可向業主收取的物業費,收費標準卻很難上調,經營越來越困難。怎麼辦?

考慮到物業實際上控制了“小區居民”這一客戶接觸界面,公司決定開闢第三方收入來源,引入廣告位展示、DM(直郵廣告)雜誌分發、銀行聯名社區一卡通、旅遊代辦、保險代辦、金融理財代辦、家政服務代辦、日常用品團購代辦等增值服務。此外,還利用物業員工的碎片化時間送桶裝水、牛奶和快遞,獲取最後一公里的配送收入,順帶消除了外來人員在小區亂竄帶來的安全隱患。


營收相差無幾,為何就是沒有別人賺的多?



依靠第三方收入來源,公司即使不漲物業費,照樣活的很滋潤。

3

那麼,第三方到底花錢“買”走的是什麼呢?客戶界面!

如今的商業發展,已經開始轉向“經營客戶”,而經營客戶首先要有客戶界面,包括客戶的感知界面、接觸界面和體驗界面。

因此,聚集大量客戶、擁有“客戶接觸界面”這一寶貴資源的企業,即可為第三方機構提供接觸和發展潛在客戶的機會,並從中收取廣告費、中介費、入場費、保證金、成交佣金等,以及分享客戶的信息和數據,這便是“第三方收益”的真正內涵。


譬如免費的淘寶,每天數以億計的註冊用戶瀏覽,極高的“收視率”,等於充當了“中央電視臺購物頻道”的角色。

當然,並非所有的“免費模式”都是“狗來買單”,有些“免費模式”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三方盈利”,而是通過“剋扣收益”、“批零差價”或“交叉銷售”等隱秘手法從客戶身上掙錢,羊毛仍然出在羊身上。


營收相差無幾,為何就是沒有別人賺的多?



譬如免費的淘寶,所綁定的支付寶,就“無聲侵佔”了客戶預存資金的利息;所延伸出來的運費險,賺取的其實是保險的“批零差價”。

4

需要說明的是,基於第三方的盈利模式優化,僅僅只是優化而已,是在價值交易形態和盈利模式框架已經確定的前提下所進行的優化,條件具備可以優化,沒有條件不能胡來,如果一開始就將“羊毛出在豬身上”作為盈利模式設計的起點,只會一葉障目,誤入歧途。


營收相差無幾,為何就是沒有別人賺的多?



如圖所示,企業的收入來源,有三種可能:直接顧客買單,直接顧客加第三方買單,第三方買單;

成本承擔方式則有四種:企業自己承擔成本,企業和第三方分擔成本,第三方承擔成本以及零可變成本(軟件、網絡媒體等產品的複製成本近乎為零)。

盈利模式優化,就是從最基本的PM1(直接顧客買單,企業自己承擔成本)出發,窮盡一切可能,思考和探索開闢第三方收入來源的可能性,思考和探索向第三方轉嫁成本的可能性,最後再看能爭取到怎樣的一個最好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