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慶:裁員不看績效,只按比例一刀切!企業實現難

李國慶:裁員不看績效,只按比例一刀切!企業實現難

每年三四月份,招聘市場都會迎來“金三銀四”的旺季。今年特殊原因略有延遲,近期也在逐漸升溫。

只是今年企業對人才類型的需求比例較之往年有很大的不同,銷售崗位一將難求,而行政類崗位卻冷冷清清,需求量不高。

XD公司上週末發佈招聘“辦公室主任”一職的信息後,人資的郵箱都快爆了,短短兩天收到了105份簡歷,該崗位被查看次數高達193次。

這與一個月前發佈的“銷售顧問”崗位形成鮮明反差。銷售崗位發佈了一個多月,總共也才收到了30多份簡歷,人資為此還付費做了推廣,加大曝光量。

這種反差,除了行政類崗位“低門檻”、“供過於求”的原因之外,還有更讓人心生畏忌的因素……

李國慶:裁員不看績效,只按比例一刀切!企業實現難

陳女士是第一位來XD公司面試的辦公室主任,她在上一家公司已經任職21年了。今年年初,公司因經營困難,開始裁員。很不幸,她是第二批被裁掉的。

第一批裁員的名單主要包括入司不滿一年的新人。第二批裁員名單則針對行政類、服務類崗位,因為這些崗位不能給公司直接創造效益。

最終她所在的公司,只留下一名財務和一名總助,其他行政類人員全部裁掉。

在面試官對她表示不太合適之後,她感嘆地說了這段話:

“我本以為我會在上家公司工作到退休,沒想到即便是待了21年的公司,最終也沒讓我逃過裁員的命運。我找了2個多月的工作,期間深刻地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一家公司遭遇危機,行政類文員一定是最快失業的。雖然我也知道這個崗位保障性很弱,但是除了這個崗位,我不知道我還能做些什麼。”

李國慶:裁員不看績效,只按比例一刀切!企業實現難

她的話中帶著無奈,雖然21年的工作經驗很長,但她只掌握了常規的行政工作執行能力,XD公司最終沒有錄取她。

不僅僅是陳女士,其餘的17位應聘者也表示出行政崗位的無奈。有40多歲的行政總監降級面試辦公室主任的,也有原月薪8K,現在只要5K就同意入職的。

在一波波面試過後,XD公司的面試官小李開始為自己的職業而擔憂,他決定在業餘時間開始學習設計,多一種技能也是多一種保障。

沒有核心能力的崗位,永遠都是最快被淘汰的崗位!

李國慶:裁員不看績效,只按比例一刀切!企業實現難

近日,李國慶談到疫期的企業裁員稱:企業要慎用裁員,因為招聘員工的時間成本、新員工的融入成本都比較高。他建議如果要裁員就按部門同比例裁員。

李國慶說,我們用家文化打造這個企業的時候,那你這個企業遇到了風險,怎麼就拋棄他們了呢?這個時候怎麼不體現共度難關了呢?資本家的股東不能減少紅利嗎?高管不能夠減薪停薪嗎?

公司有很多部門,重要程度也有很大差異。銷售部門(賺錢部門)往往有著很強的話語權,而行政保障部門很多都是背鍋的對象,即便是有道理,也未必有用。

如果按照部門的重要程度來裁員,會打亂已有的內部生態環境。企業內部就像一部機器,即便帶動經營的是類似發動機的銷售部門,但少了轉軸和聯接齒輪,公司這部機器也很高效運作起來。

所以,裁員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只是緩解一時疼痛的麻醉劑。

李國慶:裁員不看績效,只按比例一刀切!企業實現難

雖然網絡上對李國慶的此般言論支持聲一片,但大多都是員工。作為企業,在面對各自的現實問題時,很難“拎的清”、“聽得進”,尤其是中小企業。

一些中小企業遇到資金危機時根本就不敢裁掉銷售人員,反倒還希望增加銷售人員,因為銷售人員可以給公司帶來收入增長的希望。

而小企業的支撐性崗位在業務量下降時也很難發揮作用,即便在本職崗位上拼盡全力,也作用不大。

所以,一些企業在裁員之前還會做一個舉動,就是讓支撐性崗位的員工去做銷售,也就是所謂的“全員營銷”。如果全員營銷失敗,裁員就會隨之而來。

沒有上規模的企業,很難做到李國慶的按比例一刀切!

李國慶:裁員不看績效,只按比例一刀切!企業實現難

作為員工,特別是行政保障部門的員工,若不想在幾年甚至十幾年以後,與低底薪高創造力的新人搶飯碗,是時候要開始考慮自己核心能力了。

以下幾個對避免職業困境的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根據個人性格特點以及長板優勢,爭取公司內部崗位的輪崗機會

這樣做既能保持對工作的新鮮感及熱情,也有利於深入瞭解公司的各項工作,拓寬視野,培養多方面的技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李國慶:裁員不看績效,只按比例一刀切!企業實現難

2、提升專業技能的含金量

一些保障性崗位有專業技能證書,比如人力資源可以考國家人力資源師,財務可以考註冊會計師等,將自身的專業技能提升到本專業的頂尖水平,這樣即便被淘汰了,也不會為了新的工作而擔憂。

3、培養斜槓能力

行政保障部門的員工要充分利用在工作之餘的時間,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做一些新的嘗試。比如可以培養攝影、寫作、銷售、演講等方面的興趣,也可以將這些興趣發展成第二職業,給自己多一些職業的出口。

李國慶:裁員不看績效,只按比例一刀切!企業實現難

最後,送給正在失業或即將失業的人們一句話:

大多數人的一生都會面對一兩次失業的窘境,有的人已經遇見了,有的人很快就會遇見。不要因為失業的痛苦而否定了自己,看輕了自己,畢竟人生的道路還很長,還有很多荊棘要去踩踏。既然早晚都要面對,何不積極挑戰!

加油!送給正在失業中迷茫的你們。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本人並註明出處。

可馨職隅,職場故事精。知故而不世故,知事而不多事。更多文章,請關注 @可馨職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