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农产品走进北京社区 消费扶贫再次启动

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4月20日,迎着北京春季常见的大风,来自北京周边贫困县域的特色农产品,走进了昌平区天通东苑第三社区。据组织本次助农行动的京津冀农产品行业联盟介绍,首批在社区售卖的农产品绝大多数都来自于河北、内蒙古等贫困地区,本次爱心助农将持续一周左右的时间,也将在未来尝试陆续进入北京更多社区。

贫困县农产品走进北京社区 消费扶贫再次启动

贫困县农产品走进北京社区。受访者供图

承德的黄瓜、赤峰的西红柿以及来自涞源的五谷杂粮都摆在小桌上,时不时有进出社区的居民驻足留意桌前的介绍横幅,“消费扶贫?看着不错,这些菜都是打哪儿来?”

贫困县农产品走进北京社区 消费扶贫再次启动

来自内蒙古赤峰的西红柿。受访者供图

“这都是来自咱们北京周边贫困县的特色农产品。”京津冀农产品行业联盟秘书长尹作丰介绍,考虑到全国疫情还未完全结束,北京周边区域贫困县的农产品又面临运输、待销的压力,因此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联盟组织了包括中和农信、首农庄园、合适必等公司在内的成员企业参与,天通东苑第三社区居委会给予场地支持,这才促成了这次助农爱心行动。

“虽然作为农产品输入地,北京市场的消费能力正在恢复,蔬菜供应也很充足,不过这段时间,对于蔬菜大量上市的输出地贫困县来说却是煎熬。”尹作丰说,本次联盟选择的农产品,都是与贫困县合作社直接对接的,在减产流通环节的同时,也希望通过消费扶贫进社区的活动,集各方力量,既帮助农民销售,又为居民提供一些日常果蔬的购买便利。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世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