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银行强制转换LPR居然还有这种“内情”?

离强制执行LPR只剩下四天时间了,看到很多文章都在唱衰LPR,认为长久来看这就是一个巨坑!

特别是国家正在搞内循环这个政策的背景下。

内循环背景下,不看好LPR的不仅有自媒体人,也有很多学术界的教授等。

他们说法是,银行既然强制转换LPR,那么以以往的经验来看,银行会亏么?

银行肯定是站在它自己有利的方面考虑问题啊,那么强制转换LPR铁定是老百姓亏,银行赚钱啊!

要说银行赚钱这个事情吧,我就想起来,前两天看的银行的“期中考试成绩单”,银行这几年在股市上一直被低估,被“爸爸”让其各种让利,

于是估值是一低再低,但是看了前几天的“成绩单”,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扭扭捏捏的赚了1万亿...

所以很多大佬说的银行“阴谋论”,我也不敢完全反对,我想说的是银行在挣钱也是要看“爸爸”的脸色行事的,大家自己有个数就行。

咱也不是教授,也不是大v,咱就站在国家和历史角度上来分析,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咱们先看看内循环。

我们知道,内循环政策是咱们国家受到中美经济摩擦和疫情影响下做出的应对政策。

**内循环的目的是:

1、内需升级扩大,促进国内消费能力。

2、产业链升级

内需升级扩大,消费升级就必须让人民有钱去消费。**

中国人自古以来了有一个传统的美德,那就是“爱存钱”。特别是老一辈,钱都是存起来,我就是不花,你能拿我怎么样?

想一想如果大家都把钱存起来,没有交易买卖,如何活跃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呢?

那么如何让人们去花钱呢?如何让人心甘情愿的把钱包里的钱掏出来呢?

这就要问一问了,中国人还最重视的东西是什么?

那就是:“安居乐业,传宗接代”。

“安居”,意味着都要有房子住吧?

起码要有个房子,才能成家立业吧,才能够传宗接代吧!

于是国内的政策这很多年都是往房地产上倾向,政府卖地,开发商卖房子,房价在很多原因下突飞猛进。

好吧,孩子要成家立业了,房价这么高,孩子买不起,老人一股脑把存了多年的积蓄都给孩子买了房子。

国家卖地有钱了,拿去国外搞投资,在国内搞建设,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是突飞猛进。

但是这里有很大的风险,看看多年前的日本大家就清楚了,这里不再细说。

这两年国家一直强调“房住不炒”的政策。房价过高的风险是一方面,而现在“内循环”的大趋势下,“房住不炒”更是要坚持的国策了。

扩大内需,消费升级,就要要求咱们人民有钱啊,房价如果还涨,大家的钱都去还贷款了,都付了房子的首付了,哪有钱去搞消费升级呢?

“产业链升级”,我们知道中美摩擦中让中国最无奈的就是美国扼住了关键的科技技术,就芯片一项就死死的按住了国内的大部分高科技企业。

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我们都知道科研是最耗费钱的,而由于外部环境(疫情和中美关系),目前让国内的人民消费上来了,国家才能有钱。

所以从上面这个角度分析,LPR短期内5到10年下降的概率很大。

只有让人民从房子上的压力减轻了,人民手里有钱了,消费才能上去,国家也能更好的发展。

**从历史上来看:经济增速放缓必将引导LPR下行**

我们知道贷款基准利率已经被LPR所取代,LPR就是新的基准利率。

而基准利率是利率之母,当社会的整体投资回报率高的时候,那么我们的基准利率也是高的;

而当我们的社会整体投资回报率低的时候,我们的基准利率也是低的。

而社会的整体投资回报率高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当然是经济增速快的时候,经济增速快就意味着社会投资回报率高,做什么都容易赚钱,而经济增速低的时候,赚钱就难多了,这个时候的社会整体投资回报率也就低了

而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速正在放缓

下图是我们国家和美国的GDP增速的走势图,整体而言,我们国家的GDP增速在2007年以后是下滑的趋势的,从百分之十几下滑到6%,这个趋势 还在进行


原来银行强制转换LPR居然还有这种“内情”?


再看一下过去十几年基准利率的调整


原来银行强制转换LPR居然还有这种“内情”?


可以发现自从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开始放缓之后,国家就开始每年降低基准利率。

那么未来几十年经济增长会加速么?

我觉得不会,或者说是很难,除非科技上有了重大突破。例如:人工智能完全代替了人工,可能会迎来经济的一轮大爆发吧。

所以短期内转为LPR,肯定是会享受到利息降低的实惠的,长期来看大概率还是如此。

并且房贷最多也就是三十年,一般考虑这个问题的,房贷也就剩下20多年、十几年了吧。

所以对于房贷来说基本上不用太在意这个问题,转换LPR大概率是可以享受到LPR政策的降息实惠的!

以上观点只是我的一点简单的看法,不喜勿喷啊!欢迎大家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