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大的理想是什么?

偉大的時代


李白的理想既有出世的洒脱,放荡不羁,又有入世的治国,齐家,平天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气磅礴的展现了李白那种出将入相,位极人臣的理想抱负,但是更多的则是浪漫主义情怀,放浪形骸,天马行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所以李白最大的理想在不觉中已经实现,那就是成为千古传颂的伟大诗人。今日偶过鲁班舍前,见有一斧,乃上前一试,险伤一指,大骇,后,遂不敢肆意弄斧



于海荣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有两大梦想。

一是做最牛的诗人;

二是成为无敌的将军。

文武双全,出将入相,才是李白心目中完美的自己。第一个梦想实现了,第二个梦想一直在路上。

一个人某方面太优秀了,就会掩盖他其它的光芒。李白不仅是诗人,还是一名剑客,他的师父是当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剑圣裴旻。这裴旻官至左金吾大将军,据说他善射,一天之内射杀猛虎31只。另外,他还有一绝活,将宝剑高抛入云后,能用剑鞘接住。唐文宗时,将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称为三绝。名师出高徒,可以推断,李白的剑术也不会差。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李白自称是飞将军李广之后,他喜欢研读兵法,讨论纵横之术,希望有一天能够建功立业,叱咤疆场。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61岁高龄时,听闻李光弼东镇临淮,立马前往请缨杀敌,渴望在垂暮之年,为国家危亡尽力。


微山秋水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生于中亚碎业城(今吉尔吉斯斯坦之托克马克,唐时属安西都护府),五岁时随父移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二十五岁出蜀,漫游十余年,希冀通过交游和干谒的途径,登上卿相高位,这在他的诗作中表现得十分充分。

他早年受儒、道两家不同程度熏染,人生观中积极入世与消极出世两种倾向都很明显,而“达则兼济天下”是其主导方面。他有远大抱负,“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文》),佐明主、安社稷、济苍生是他最大的愿望和理想。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天宝元年(742)应玄宗皇帝诏赴长安,供奉翰林。他异常兴奋,踌躇满志,以为功名立就,而其时他已四十二岁了。不到两年,便被“赐金放还”。

安史乱起,隐于庐山。后受邀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亦有“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豪言。李璘事败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中途遇赦,遂往来于浔阳、宣城等地。

李白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他粪土王侯,傲视权贵,同情人民,关心政局。至于纵酒狂歌、放浪形骸不过是他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时的舒泄愤懑和自我慰解而已。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太白“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其歌曰:

“大鹏飞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

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

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李白把大鹏鸟看作是自己精神的化身,本来可以翱翔九霄的,此时已飞不动了。但又不愿放弃,仍然扇动残翅,哪怕只剩一口气,也要奋力激扬万世。可怜又被大树挂住了左翼,谁能理解他的理想和遭遇呢?

读之令人黯然落泪,汪然出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