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教授:父母的一個舉動,會讓孩子遇到困難不在輕言放棄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贏在起跑點,因此會安排早期教育。

而大多數人會認為閱讀或聽有聲書是讓孩子大腦發展的最佳方法,這是正確的嗎?麻省理工學院及哈佛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就反駁了這個論點。

麻省理工教授:父母的一個舉動,會讓孩子遇到困難不在輕言放棄

為了研究兒童的大腦發育,麻省理工學院使用核磁共振儀器持續地觀察30多名4~6歲孩子,當兒童在閱讀童話故事的時候。

研究員記錄每個孩子與爸媽的互動情況,而研究結果發現孩子與父母的交流次數越多,腦中管理語言的區域就更加活躍。

這個研究顯示,比起告訴他們大量的單字或是讓他們單方面吸收詞彙,父母與孩子的交流對兒童的語言及大腦發展更為有效

麻省理工教授:父母的一個舉動,會讓孩子遇到困難不在輕言放棄

核磁共振成像可以看出孩子與父母交流時大腦的反應,而親子間對話的數量又深深地影響了日後語言能力測驗的結果,包括詞彙、文法的使用。

父母的一個舉動,會讓孩子遇到困難不在輕言放棄

為什麼有的孩子做事情,遇到困難就想放棄?

美國腦科學會將其稱為兒童在韌性方面表現出的差異,不具有韌性的孩子,遇到困難會輕言放棄。科學家們還發現,韌性不是天生的,它和孩子成長經歷中父母所選擇的養育方式,有很大關係。

麻省理工教授:父母的一個舉動,會讓孩子遇到困難不在輕言放棄

學齡前,尤其是三四歲的孩子,正處於情緒腦掌管的時期,遇到困難想放棄是常態。

但這恰恰也是性格塑造的黃金時期,只要父母把握好機會,積極的支持幫孩子一次次堅持下來,這個過程就是韌性的累積。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文章中說:父母和孩子談話可以影響孩子大腦的生物成長,這非常神奇!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是,孩子是社交型學習者。他們從與他們有關係並讓他們感到安全的人身上學習。

麻省理工教授:父母的一個舉動,會讓孩子遇到困難不在輕言放棄

父母和孩子交談,儘管用詞簡單,但會話中除了語言內容,還有非語言方面的信息。如肢體語言,成人反應能力,以及社交方面的信息。這有助於發展孩子的語言技能、社交技能和口頭推理能力。

研究人員指出,交談不僅促進親子關係,也促進了孩子的社交能力。交談具有一種強大驅動力,讓人類多方面能力同時發展。

所以,當我們想通過給孩子讀更多書,或灌輸更多想法來彌補“3000萬字的差距”時,不如更多地與孩子交流,因為後者對孩子大腦發育影響更大。

麻省理工教授:父母的一個舉動,會讓孩子遇到困難不在輕言放棄

交談可以培養孩子的共情力

我們都知道,孩子處理情緒的能力是有限的,因為他們大腦中負責理性那部分還沒有發育成熟。當孩子有情緒了,即使是蠻不講理,我們大人也要負起更多處理雙方情緒的責任。

這種處理在心理學上叫共情。就是識別出他人的情緒,再換回思考理解對方情緒,同時也明白對方和我們之間的界限,做出溫暖而理性的反應。

麻省理工教授:父母的一個舉動,會讓孩子遇到困難不在輕言放棄

聆聽、尊重與孩子的對話,遠遠超過那些昂貴教育機構和補習班的效果。

從小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不僅能夠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讓孩子成為一個善良正直的人,還能提升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讓孩子對人際關係有更好的把握。

在很多時候、很多細節,只有父母自己做好了榜樣,孩子才能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學會共情,讓善良更體貼。

麻省理工教授:父母的一個舉動,會讓孩子遇到困難不在輕言放棄

讓孩子愛上表達就是學會溝通的第一步,只有讓孩子愛上了表達才會更輕鬆、更喜歡跟家長溝通,如果孩子連表達都不會甚至不想,那跟家長之間就會有很大的隔閡。

這樣家長跟孩子的感情也會逐漸變淡,所以這套《愛上表達繪本》,就是根據3―6歲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和規律設計,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生活情境再現式圖畫,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

麻省理工教授:父母的一個舉動,會讓孩子遇到困難不在輕言放棄

只需要58元,就可以擁有可以引導孩子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孩子一步一步說話,書中的圖畫都是選取幼兒熟悉的生活情境。

一幅幅圖畫連起來就是生活情境的再現,方便幼兒對生活的體驗、對世界的認知。

每個分冊都是一個關於寶寶成長會遇到的一次語言表達的體驗,精心設計的簡單對話文字。

麻省理工教授:父母的一個舉動,會讓孩子遇到困難不在輕言放棄

鼓勵父母和幼兒的進一步對話,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實現親子閱讀。

點擊下面卡片,即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