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司法賦能城市治理現代化

司法的智能化建設能夠更好地激發法治對於城市治理現代化的引領和規範作用,且司法的智慧化正賦能城市治理的現代化。

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然要抓好司法建設現代化、智慧化。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引領城市經濟健康發展、促進城市文化繁榮、政治清明的重要保障。司法審判通過行為評判和案例發佈來指引城市治理的優化和法治的完善,法治既是城市現代化的本質內涵,也攸關民眾最根本利益。就此而言,智慧司法是城市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之一。2020年3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杭州視察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時指出:“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由此可見,司法的智能化建設能夠更好地激發法治對於城市治理現代化的引領和規範作用,且司法的智慧化正賦能城市治理的現代化。

智慧司法是城市治理現代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數字法治、智慧司法”能夠提高全面依法治國戰略的能力和水平,司法的智慧化亦是城市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涵:一方面,發展智慧司法可以滿足市民對方便、周到與及時服務的多元化需求,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提供硬件支撐,從而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發展應當站位全局,不但要把智慧司法納入到城市治理的統籌和規劃範疇,還要總結經驗、凝聚共識,為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中的司法現代化和信息化水平提供智力和智庫支持。

城市生活的現代化、智慧化造福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的糾紛。隨著司法的智慧化建設,如今糾紛當事人可以通過相關法院的微信小程序或AI法官助理,明晰自己的權利義務情況,還可以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中國庭審公開網、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以及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等平臺,搜尋與自身類似的民事糾紛案件的審判要點和結果。通過技術手段為當事人提供足夠多的信息,可以促使一部分當事人選擇調解或協商的方式解決糾紛,能夠有效減少不必要的訴訟,節約司法資源。同時,搞好法治宣傳教育,增強人民法治觀念,使人民群眾“信法”“遇事找法”,提高城市治理法治化水平,這也是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核心要義。

近期突發的新冠疫情,一方面已經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另一方面境外情況依舊嚴峻,使國內外經濟貿易活動受到嚴重影響,不可避免地帶來新的訴訟案件,司法系統面臨新的挑戰和壓力,同時也推動了新技術與司法建設深度融合、促進智慧司法相關制度進一步完善,為司法的智慧化帶來新的機遇。面對案多人少的訴訟環境,應充分發揮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的優勢,為需要進入訴訟程序的當事人提供更及時的響應。在立案之後,智慧法院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電子存證等新技術實現案件的繁簡分流,完成系統科學的法官人員配置,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更進一步,在法律規則適用階段,我國“法信”平臺作為先進的數字化網絡平臺,已具備深度融合法律知識服務與案例大數據服務的特徵,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引擎為法官提供準確、全面的“類案檢索”及“同案智推”等功能。智慧法院也已經具備可以為法官判案提供“同案同判”參考的人工智能系統。當然,智慧司法賦能城市治理現代化的能量遠不止如此。我們應當理順智慧法院與城市治理之間的辯證關係,分析和探討新技術在智慧司法中的應用路徑與維度,從中歸納和凝練出符合城市治理水平現代化的法治和司法理念,在尊重司法本身的原理和規則的前提下,結合信息技術發展的客觀規律,提出智慧司法制度設置與程序優化的對策和建議,助力推進城市治理的現代化和法治化。

如何探討智慧司法賦能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新路徑。首先,要塑造城市治理現代化中的智慧司法理念:城市生活的智能化迅猛發展產生了很多革命性結果,這使得既有的司法解紛解決機制遭遇了明顯障礙。因此,智慧城市的有效治理急需確立適應時代發展的法治理念。其次,要探索提高城市治理的法治化、智能化水平所需要的新型法律體系,促進司法智能化發展,推進法律制度及司法服務轉型升級。在此基礎上,實現智慧基礎設施建設、智慧政務建設、智慧經濟建設及智慧法治建設,這四個方面的融合與互動從而有機地推動城市治理的現代化。再次,要實現城市治理現代化中的智慧司法過程的改造與價值重塑,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的期待亦是城市治理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標。毋庸置疑,信息技術、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司法服務改革和建設當中,因此應進一步拓寬現代技術應用於城市治理現代化中智慧司法的路徑與維度。最後,城市治理現代化中智慧司法建設需要配套的規則與立法,找到重塑智慧司法的價值和規則的正確路徑,從而解決城市現代化建設中的法治理論及實踐問題。即通過智慧司法改造和創新的規則、程序,影響城市治理的現代化和法治化,從而實現城市治理現代化與智慧司法建設的協調和統一。

毋庸諱言,在互聯網人工智能的新時代背景下,智慧司法以及其助力下的智慧城市建設乃大勢所趨,與此同時需要我們輔以更新司法和城市治理理論和理念,智慧司法與城市治理兩者間也將面臨新的契合點。當然,智慧司法也還存在諸多需要突破的應力點,同時在助推城市治理現代化過程中還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加強:

一是以信息化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深入分析,全面權衡,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從眼前的危機、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更善用信息化手段捕捉城市太勢、暢通交流路徑、協助科學決策,拓展智慧司法服務能力,創新體制機制。同時,要加強智慧司法所能發揮的功能的深度與廣度,有效服務現代化的司法管理及城市治理。

二是要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動智慧司法建設提速擴面,積極破解智慧司法建設中的難點、堵點。探索加強智慧司法建設的有效途徑,提高城市的治理能力,使城市在面對突發危機和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時能夠維護正常的司法秩序。

三是加大力度培養兼備現代技術與法律知識的複合型人才,不斷深化人才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為城市的法治基礎建設提供理論支撐,推動新型法律科學培養模式和複合型菁英培養機制的探索與創新。簡言之,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抓住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產業發展帶來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佈局線上審判、區塊鏈存證、電子送達等戰略性司法服務。

此次抗擊新冠疫情,既是反思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的敦促,更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實打實的考驗,城市可以看作一個國家的縮影,在這次考驗中,有力的城市防控措施使我們取得了當前的可喜成績,同時也暴露出我們在治理中仍存在的不少問題。應當看到線上司法服務在應對這次重大突發事件中,對維護和穩定社會秩序起到的顯著作用。此次疫情期間,各地法院立足現有的信息化手段,依託在線訴訟平臺,在防控疫情的同時充分保障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正義。最高人民法院近期發佈的數據顯示,2月3日至3月20日期間,全國法院累計網上調解20萬餘次,線上立案近55萬件,網絡開庭11萬餘次,網上證據交換13萬餘次,電子送達167萬餘次。正是智慧法院的各項前瞻性建設和舉措,才得以在抗防疫情中法院的線上審判依然有條不紊,並且在此次考驗中得到有效加強和進一步規範,有力地堅守著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堅守著城市治理現代化中的法治防線。

(作者單位:北方工業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