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應該用工齡工資嗎?激勵老員工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思考:同樣是服務員,老員工服務時間長、工齡工資高,這合理嗎?

同一家餐飲企業,新來的服務員月薪3000元,而來了2年以上的老服務員月薪4000。由於這項工作本身技術含量不高,關鍵靠態度與責任,老服務員未必比新服務員更優秀、更受認可。只要有同行業願意開出哪怕高100塊錢的工資,員工很容易離職。這時候,工齡工資不僅沒能幫助企業留住員工,反而增加了企業成本,也無法激勵員工做的更好。

中小企業應該用工齡工資嗎?激勵老員工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從設計來看,工齡工資是為了表達對老員工的工作認可,某種程度上鼓勵員工持續為公司服務,這是其積極的一面。但是,這種認可是公司付出更多的代價,而且不能帶來更大的價值。

以下圖為例,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工齡工資的成本與價值

某製造型企業,擁有500多名員工,工齡工資的佔比達到5.85%,這無疑是該企業難於承受的重要負擔。

中小企業應該用工齡工資嗎?激勵老員工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公司為員工每年付出高達200萬元工齡工資,到底有多大的價值?

1、認可員工過去的表現和貢獻。(似乎並不成立,因為人人有份,按年均加)

2、為員工加薪。(幅度小,力度低,基本上不能獨立成為加薪元素)

3、鼓勵員工持續為公司服務。(已經成為員工應得收入,按年自然累加,有表現無關)

4、留住人才,增加其離職成本。(看重工齡工資而為此留下的人,大多是貪圖安逸、能力平庸的人)

5、是對員工工作能力逐年增加的認可。(企業購買的是員工的能力還是價值)

中小企業應該用工齡工資嗎?激勵老員工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總結:

1、取消工齡工資並非是要減少老員工的收入、不給老員工增加收入,而是選用更有效的方法,讓老員工獲得更高的收入、創造更高的價值。

2、工齡工資助長了一些老員工的安逸、惰性,讓他們失去了剛來公司的激情和活力。

3、工齡工資是一種簡單粗糙的薪酬設計,是老闆與管理層的一種懶政行為,看起來簡單而公平,事實上卻是對資源的低效分配、對人才的漠視和浪費。

4、工齡工資不僅無法達到留人、勵人的效果,反而推高了企業的人力成本,更不能有效調動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5、積極採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取代工齡工資。

中小企業應該用工齡工資嗎?激勵老員工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當下中小企業用什麼樣的薪酬方式才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不增加企業的成本?

這裡給大家介紹一種強大的薪酬績效機制:

KSF全績效模式——讓員工收入越高,企業效益越高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實現利益趨同、思維統一。

一方面讓員工有安全感和收入保障,薪酬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幫助老闆留住優秀人才,低成本高回報。

一句話:讓員工加薪,讓企業增利!

中小企業應該用工齡工資嗎?激勵老員工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中小企業應該用工齡工資嗎?激勵老員工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中小企業應該用工齡工資嗎?激勵老員工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KSF設計的六個步驟:

第一步:崗位價值分析

崗位有哪些工作是最重要的,直接為企業帶來效益的?

第二步:提取指標(中層管理人員6-8個)

有哪些可量化的數據是企業所需要的,急需改善的?比如營業額、毛利率、員工流失率等。

第三步:指標與薪酬融合(設置好權重與激勵方式)

每一個指標,都配置對應的績效工資。需要注意,不高把所有的指標平均分配工資,要挑重點。

第四步:分析歷史數據

過去一年裡,營業額是多少?每月營業額?平均營業額,利潤額?那些數據是有問題,哪些數據需要提高?

第五步:選定平衡點

企業和員工最能接受的平衡點,要以歷史數據作為參考。

第六步:測算、套算

依據歷史數據,選取好平衡點,講選取好的指標,各分配不同比例的工資額。

設計案例:某企業生產經理的KSF薪酬績效設計表

中小企業應該用工齡工資嗎?激勵老員工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

對員工來說,

  • 我做的每一項有產值的事情都可以得到相應的薪資回報
  • 做的越多,得到的越多,那我自然願意去幹
  • 薪資是由數據說話,這樣也就避免了有關係的人拿的更多的不公平現象

對企業來說,

  • 員工有了工作動力之後,對企業的利潤貢獻也會更大
  • 避免了養“閒人”的情況
  • 員工在別的地方拿到更高薪資的可能性降低,企業人才流失率也會減少

瞭解詳細操作,可以點擊以下鏈接購買《全優績效》一書,贈送配套學習視頻,及專業老師一對一績效輔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