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軍功制度不同,宋江魯智深林沖生在隋唐,誰能被封為上柱國?

我們看《水滸傳》,就會發現梁山好漢很會花花轎子人抬人。“林將軍”、“花將軍”、“董將軍”,這些名號在吳用宋江口中頻頻出現,林沖花榮董平也都居之不疑。當然,這也會令熟悉宋史的人哂笑:北宋無將,南宋無相,宋徽宗宣和年間有將軍嗎?

這種哂笑是有道理的,可笑的是宋江吳用真會抬轎子吹喇叭,值得一哂的是梁山好漢生不逢時。他們生在偃武修文強幹弱枝的宋朝,就是建立再多的功勳,也難以封侯拜將。連岳飛韓世忠那樣的蓋世名將,一輩子也沒當過名號將軍。

如果岳飛韓世忠生在盛唐,受封上柱國、國公,得到數以千萬計的金銀布帛賞賜,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在宋朝,那是做夢都不敢想的。

這時候我們就禁不住要問了:如果梁山好漢生在隋唐交替之際,為大唐肇基立下汗馬功勞,會不會像李靖秦瓊那樣受封國公、上柱國?答案可能讓很多人難以接受:及時雨宋江這個卑微小吏,也是可以受封國公、上柱國的。

唐宋軍功制度不同,宋江魯智深林沖生在隋唐,誰能被封為上柱國?

在宋朝當一個將軍有多難?

想在北宋當將軍,那得有一個條件,就是必須姓趙:“諸衛上將軍、大將軍、將軍,併為環衛官,無定員,皆命宗室為之。(《宋史·職官志》,下同)”像林沖花榮董平那樣的好漢,在當時頂多能被稱呼為“林教頭”、“花知寨”、“董都監”。

北宋雖然有左右金吾衛、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屯衛、左右領軍衛、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的上將軍、大將軍、將軍、中郎將、郎將等七十個將軍職位,但是不姓趙就當不上。

無論林沖花榮董平在南征北戰中立功多少,都當不上名號將軍——宋江盧俊義吳用關勝徵方臘倖存,最後也沒有一個被封為將軍。

直到北宋即將崩盤,才有外姓人開始兼任有名無實的將軍之職:“靖康元年,詔以武安軍節度使錢景臻等為左金吾衛上將軍,保信軍節度使劉敷等為右金吾衛上將軍。其禁兵分隸殿前及侍衛兩司,所稱十二衛將軍,皆空官無實,中興多不除授。”

唐宋軍功制度不同,宋江魯智深林沖生在隋唐,誰能被封為上柱國?

這些左右金吾衛上將軍,手下一個禁衛軍也沒有,因為那些兵都在高俅那樣的“殿帥”手裡。所謂“殿前及侍衛兩司”,指的是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侍衛親軍步軍,每一司有三個管事兒的,分別叫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侯。

將軍都是空頭將軍,真正管軍的都不叫將軍,這就是奇葩的北宋制度。

如果如果梁山好漢早生幾百年或晚生幾十年,是可以混個將軍當的。宋孝宗趙眘繼位,皇位回到趙匡胤一脈,情況就有了好轉:“隆興中……節度使則領左、右金吾衛上將軍,承宣使則領左、右衛上將軍,在內則兼帶,在外則不帶;正任為上將軍,遙郡為大將軍。”

這就是說,像吳用那樣的武勝軍承宣使,到了宋孝宗隆興年間,必然會兼任左右衛大將軍。

唐宋軍功制度不同,宋江魯智深林沖生在隋唐,誰能被封為上柱國?

唐朝與宋朝軍功制度有何不同?

唐朝與宋朝軍功制度有何不同?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因為宋朝就沒有一套嚴格的軍功制度——在宋朝皇帝看來,仗是能不打就不打,武人不立功才是社稷之福。

不打戰倒是省錢了,不用給武人封爵,也不用給武人食邑,但是卻不得不給西夏遼金歲幣,最後連半壁江山都送出去了,金人還是不依不饒,曾經一度把宋高宗趙構攆到了海上。

盛唐富宋,宋之所以富而不強,就是宋朝的制度鼓勵所有人皓首窮經,而禁止研習兵法(宋朝多次以詔書形式重申“天文兵法,私習有刑,著在律文,用妨奸偽”),所以對武人的功勳,基本是視而不見的:“收取燕雲十六州,不如東華門外唱出者(指金榜題名)。”

與宋朝截然不同,在唐朝是你有多能打,就有多大官爵,公侯伯子男乃至上柱國、郡王,上不封頂。

在古代歷史上,軍功制度丁是丁卯是卯的,也就是秦漢唐三朝做得最好,尤其是在唐朝,規定詳細得像遊標卡尺一樣一目瞭然:“凡勳十有二等:十二轉為上柱國,比正二品;十一轉為柱國,比從二品;十轉為上護軍,比正三品;九轉為護軍,比從三品;八轉為上輕車都尉,比正四品;七轉為輕車都尉,比從四品:六轉為上騎都尉,比正五品;五轉為騎都尉,比從五品;四轉為驍騎尉,比正六品;三轉為飛騎尉,比從六品;二轉為雲騎尉,比正七品;一轉為武騎尉,比從七品。凡有功效之人合授勳官者,皆委之覆定,然後奏擬。

《唐六典》”

唐宋軍功制度不同,宋江魯智深林沖生在隋唐,誰能被封為上柱國?

唐朝的“十二轉而為正二品上柱國,一轉而為從七品武騎尉”,是延續了秦朝的“斬甲士一人賜爵一級、田一頃、宅一處、僕一人”。也就是說,秦漢隋唐時期,大家都官爵和食邑官俸,都是拿敵人的首級換來的。

在公開透明的軍功制度下,東南西北四面八方的勇士紛紛為大唐建功立業,我們熟悉的尉遲恭、史大奈、高仙芝、李光弼,分別來自鮮卑、突厥、高麗、契丹,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的託孤寄命重臣金日磾,原本也是匈奴休屠王太子。

在唐朝,是真正做到了“英雄不問出處”,只要有忠心、能打仗,那就回要啥有啥,唐高祖太武皇帝李淵甚至恨不能把自己的肉割下來給自己的上柱國翼國公秦瓊吃。

唐宋軍功制度不同,宋江魯智深林沖生在隋唐,誰能被封為上柱國?

梁山好漢生在隋唐,有幾人可封上柱國?

很多人都以為大唐開國只有第一單挑悍將秦瓊秦叔寶受封上柱國,這是不準確的,當過瓦崗軍的大唐開國名將,受封上柱國的就有三位,他們分別是秦瓊、李勣、王君廓。

這三位大唐開國上柱國,有兩位是貨真價實的強盜,只有秦瓊一直是隋朝軍官,還做到了正六品建節尉。

李勣沒當過道士,但是卻從十七歲就正式入行當了強盜:“大業末,韋城人翟讓聚眾為盜,勣往從之,時年十七。《舊唐書·列傳第十七》”

按照李勣自己的說法,他當獨腳大盜的時間更早:“我年十二三為無賴賊,逢人則殺;十四五為難當賊,有所不快者,無不殺之;十七八為好賊,上陣乃殺人;年二十,便為天下大將,用兵以救人死。”

比宋江機智,比李逵兇殘,李勣接受李淵的招安之後,馬上被封為上柱國:“詔授黎陽總管、上柱國,萊國公。尋加右武候大將軍,改封曹國公,賜姓李氏,賜良田五十頃,甲第一區。”

唐宋軍功制度不同,宋江魯智深林沖生在隋唐,誰能被封為上柱國?

咱們開頭說過,像宋江那樣的卑微小吏,也是可以受封上柱國某國公的。這就是比照李勣的經歷得出的結論:李勣之所以一招安就受封國公上柱國,就是因為他是帶著李密的殘餘部隊一起投降的——一下子就湊夠了策勳十二轉。

像尉遲恭尋相那樣在被打得無計可施才被迫投降,他們帶著多少人馬加入唐軍,都不能算做自己的功勳。因為尉遲恭不是主動接受招安,所以他帶著投降的人數,要算秦瓊程咬金的功勳,於是秦瓊受封國公上柱國,程咬金也當上了國公。

尉遲恭直到玄武門之變前,連個子爵都不是,跟尉遲恭一起投降的尋相直接跑掉了,害得尉遲恭差點被屈突通殺掉。

宋江接受招安,是帶著梁山一百單八將和十萬嘍囉一起歸順朝廷,這個功勞未必比李勣歸唐小,而宋江也就親手殺了一個閻婆惜,殺孽也遠不如李勣重。所以宋江在隋唐時期受封國公上柱國,那是一點懸念都沒有的——李淵連朱粲都想收編,宋江跟朱粲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吃齋唸佛的居士。

唐宋軍功制度不同,宋江魯智深林沖生在隋唐,誰能被封為上柱國?

除了宋江因為帶領大批人馬招安可受封上柱國,梁山好漢之中,魯智深生擒方臘,立下平南第一功,僅此一項就能湊夠策勳十二轉,受封上柱國也是毫無疑問的:一個方臘,頂一萬個小兵。

至於梁山悍將中的“馬上林沖步下武松”能不能受封上柱國,那得看李淵和李世民更喜歡誰:林沖斬將任誰最多,倒在他丈八蛇矛之下的非宋朝軍將,就有阿里奇、寶密聖、賀拆、伍肅、倪麟、顧愷、張壽、闕翥、翁飛、柳元、雷應春、周積、杜敬臣、冷恭、王寅等十五人之多,按照重量級首級計算,他也湊夠了策勳十二轉。

行者武松雖然斬將不多,但是他的悍勇,卻是可以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首屈一指的:他斬殺耶律得重、貝應夔、方貌,都是快如閃電的一刀了事,這種悍將,李世民是一定會向武德皇帝李淵大力推薦的。

唐宋軍功制度不同,宋江魯智深林沖生在隋唐,誰能被封為上柱國?

不同的軍功制度,鑄就了盛唐與富宋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這是盛唐。

收取燕雲十六州,不如東華門外唱出者。這是富宋。

盛唐與富宋的區別,就是強盛與富裕的區別。所謂盛世,那就是富而強,強而大,大而包容,四夷賓服萬國來朝。而富裕有時候卻不是什麼好事,就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倘是獅子,誇說怎樣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豬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頭。”

盛唐就是四方萬國眼中的巨龍,李世民是“天可汗”,而宋朝,好像只跟遼國做過一段時間兄弟,最後“南宋國主”不得不稱金國皇帝為“伯父”。這說明有再多的錢,沒有鋒利的刀槍也保不住——不但金錢土地保不住,最後連妻子女兒也被折價當了賠款。宋朝這種富裕,不要也罷。

梁山好漢招安後的悲慘結局,雖然只是演義小說,但卻是宋朝偃武修文強幹弱枝的一個縮影。正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如果沒有岳飛含冤風波亭、韓世忠落寞遊西湖,後世的小說家,也不會把梁山好漢的結局寫德那麼悲慘——瓦崗群雄與梁山好漢的結局,反映的恰恰是唐宋兩個王朝的秉性與胸懷……

參考史料:《舊唐書》《唐六典》《宋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