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工之父”俞大维,1949年跟随蒋介石逃到台湾,晚年结局如何?

今天我们来说一位堪称天才的奇人,他就是有着“兵工之父”之称的俞大维。为什么说俞大维是一位堪称天才的奇人呢?俞大维学贯中西,与著名的国学大师陈寅恪是表兄弟,他曾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交通大学。更夸张的是,俞大维前往哈佛大学留学时仅用三年就从本科读到博士毕业,而且全部功课都是A,据说没有第二个中国人如此快速读完哈佛大学的博士。

“兵工之父”俞大维,1949年跟随蒋介石逃到台湾,晚年结局如何?

俞大维90岁的时候曾经摔了一下后脑勺,为了证明自己脑袋没摔坏,他特意找了一道微积分习题,短短时间内就得出了正确答案。得出答案后的俞大维很是兴奋,连连告诉别人自己的脑袋没有摔坏。90岁还能做微积分,俞大维绝对是一位奇人。

俞大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前往德国留学,当时蒋介石特别推崇德国的军事,特意派兵工署长陈仪前往德国考察,陈仪在德国考察期间认识了俞大维,他极其欣赏俞大维的才华,聘请俞大维回国任军部参事。

“兵工之父”俞大维,1949年跟随蒋介石逃到台湾,晚年结局如何?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上升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客观来说,当时的中国国力与日本差距很大,最关键的是,连年的军阀混战导致中国国力空虚,士兵手里甚至没有统一的武器。民族危机之下,发展中国自己的兵工事业迫在眉睫。蒋介石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特意派俞大维再次前往德国,学习德国的兵工业。

“兵工之父”俞大维,1949年跟随蒋介石逃到台湾,晚年结局如何?

俞大维博闻强识,学贯中西,蒋介石的这个决定太正确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时间不等人,要想在武器方面尽量追赶日本,只能派天才式的人学习发达国家的军工经验,恰好俞大维就是这样的天才。俞大维利用短短的两年时间写了40多本德国兵工业发展的笔记,他系统地掌握了德国的兵工业模式,回国后组建了中国自己的兵工厂,开始生产统一制式的武器与弹药。

俞大维自己曾经透露:“抗日战争时期他最引以为豪的事情就是士兵们从来没有缺过弹药,也从来没有因为没有弹药而抱怨”,由此可见俞大维把兵工厂办得真的不错。俞大维是一个真正把所学用到实际的人,他不仅保证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弹药供给,而且还为中国的兵工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他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兵工之父”。

“兵工之父”俞大维,1949年跟随蒋介石逃到台湾,晚年结局如何?

对俞大维来说,“兵工之父”这个称呼是实至名归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也只有俞大维这样的天才才能带领中国兵工业不间断生产,满足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武器弹药需求。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节节败退,俞大维选择跟随蒋介石逃到了台湾。到台湾后的俞大维被蒋介石任命为“国防部长”,可能蒋介石寄希望于俞大维这样的天才帮助自己做“反攻大陆”的美梦,因此逃到台湾后的俞大维深得蒋介石信任。

“兵工之父”俞大维,1949年跟随蒋介石逃到台湾,晚年结局如何?

不过,俞大维一直患有耳疾,这影响了他的仕途。1965年,俞大维向蒋介石请辞“国防部长”,之后一直赋闲在家。值得一提的是,俞大维的儿子俞扬和娶了蒋经国的女儿蒋孝章,可以说晚年的俞大维与蒋经国结成了儿女亲家。

退休后的俞大维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直到1993年因病去世,一代传奇天才在台湾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终年96岁。

参考资料:

《俞大维传》李元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