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男儿一放翁,“宝妈男”陆游的英雄气与儿女情

千古男儿一放翁,“宝妈男”陆游的英雄气与儿女情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陆游出生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出身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典籍。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曾任京西路转运副使。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述职,偕夫人唐氏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


1. 心有抱负,而开头便是一盆冷水

陆游出生于宋金战争的烽火之中,从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成了他的政治抱负。要实现这一抱负,就得参加科举考试。

陆游第一次去考科举的时候,他是信心满怀的,考完之后他也觉得必中不可。实际上,陆游的文采是不容置疑的。

但结果他却没有高中。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他的文章“喜论恢复,言及秦桧”,没错,就那个人人唾弃的大奸臣秦桧,与在主和派这一边的秦桧的观点相悖。抵抗金国,恢复山河,是陆游一直以来的抱负,而且这是怎么都不会改变的,他自然会在他的文章中抒发的志向,然而不幸的是他遇上了著名的奸臣秦桧。这个人是怎么都不可能容得下陆游这粒眼中沙的。

陆游第一次考科举就碰钉子了,他连仕途之门都没有走进一步。然而,与此后的那些打击比起来,这一次只能算是年才卷土重来呢?因为他要为亡父陆宰守孝,这是宋朝的规定。

一个“犯错”之后,应该知道“改过自新”。当年的陆游不了解朝廷的情况,写了“喜论恢复”文章,可以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十年之后,陆游再写这样的文章就是“死性不改了。”

其实,事情还真的是这样。不过,不同的是这一次科举的主一个小小的警告。 陆游第二次去考科举的时候,已经是十年之后了。为什么要等十考官陈子茂是主战派之一,而且是正直不阿的好官。他看了陆游的文章十分欣赏,觉得陆游的文章文章写得相当出色,纵横捭阖,气势恢宏,构思新颖别致,意境高超而深邃,且句句警策,字字珠玑。于是,他把陆游列为科举第一名。陆游受屈多年,终于遇到知音了。

千古男儿一放翁,“宝妈男”陆游的英雄气与儿女情


就在此时,有人就不高兴了。 他不是别人,就是当年让陆游落榜的秦桧。陆游去考科举,主考官又不是他,他干嘛不高兴呢?很不巧的是,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了科举考试,他的文章也写得很好,但被列为第二名。于是,秦桧不断给主考官陈子茂“暗示”,希望陈子茂把名次重新排列,但是陈子茂正直不阿没有理会他。最后,秦桧耍手段,处罚了陈子茂,并让陆游再第二年复试,又以“喜论恢复”的原因黜免了陆游。刚刚有了让人喜悦的苗头,又让奸人狠狠地捏掉了。

陆游刚进仕途之门,马上又被亮了红灯,这比直接让他失望更难接受。 陆游出生于世代为官的官宦家庭,但是他进入仕途的时候没有得到祖先的保佑,他走得比谁都艰苦。

然而,困难并不能让陆游退缩。要想让他改变,就等于让牛儿不吃草,鱼儿不游泳,鸟儿不飞翔,这是不可能的。 可以说,陆游一生都在坚持中受苦,又在受苦中坚持。经过这两次科举之后,他后来当上了官,也如愿地参加了军旅生活。甚至熬死了秦桧,才有了那么一条做官之路。然而,后来又受到奸人挑拨,多次贬值,仕途也就不了了之。

千古男儿一放翁,“宝妈男”陆游的英雄气与儿女情


2. 如此恩爱,最终还是被迫分手

陆游唐婉是表兄妹,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陆游是一代才子,唐婉也不差,郑州通判的独生女,家中千金,书香门第出来的,打小就才华横溢,超乎常人。两人可谓一惺惺相惜,情投意合。

1148年陆游的父亲陆宰去世,陆游在家守孝三年,闭门不出。为了冲喜,陆游与表妹唐婉成了亲,还给了唐婉家传凤钗。

陆游与唐婉结婚之后,几乎是形影不离,感情不是一般的好,以吟诗作对为乐。但是,母亲一直想让陆游用功读书,有朝一日金榜题名,从而便能光宗耀祖,不想让他沉迷于儿女情长,否则就没有心思读书了。且那时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主要思想,儿媳这么有才,陆母认为不守规矩。而且陆游与唐婉无子,陆母也不想断了陆家的香火,所以早有打算。

起初,陆母并没有让儿子休了唐婉,只是把唐婉送回娘家,但陆游却偷偷地购置一处房产,把唐婉安置在那里,一有时间就来此相聚。

陆游的举动很快引起了母亲的怀疑,很快就被发现。母亲勃然大怒,就逼迫儿子把唐婉休掉,估计是以断绝母子关系相威胁,作为大孝子的陆游,尽管有万般不舍,最终还是听从了母亲的安排,含泪休了爱妻唐婉,此时两人仅仅成婚一年左右。

母亲为了让他彻底忘记唐婉,就托媒人介绍了女子王氏,很快就让陆游娶王氏过门,放到现在,算是闪婚了。王氏在第二年就生下一子,四年里共生三子。陆母甚是满意。

而唐婉也是给唐婉寻了个好丈夫——赵士程。赵士程的身份是镀金的——宋太宗玄孙赵仲湜的儿子,宋仁宗第十女秦鲁国大长公主的侄孙。

最重要的是是赵士程重情重义,听说唐婉受的苦后,更是待她格外的真挚与温柔。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仿佛在这里结束了。

千古男儿一放翁,“宝妈男”陆游的英雄气与儿女情


3.两人重逢,物是人非

两人都过上了安慰的生活,几年后,陆游到京城赶考,其才华得到了主考官的赏识,本来被列为第一名,却遭到了奸臣秦桧的嫉妒,最终榜上无名。

落榜后的陆游回到家乡,心情甚是糟糕,找不到可以倾诉的朋友。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陆游就到沈园散心,恰好碰到来此游玩的唐婉,而唐婉身边多了一个男子,即她现在的丈夫赵士程。看着昔日的爱人已经嫁为人妇,陆游心里五味杂陈,强压住内心的悲痛,只挤出了一抹微笑,两人竟相顾无言。

赵士程里面自然明白。可他豪爽大度,自知陆唐二人情之热切,竟“遣致肴”。唐婉甚至在征得赵士程同意后,向陆游敬了一杯酒。陆游一口饮尽,烧得喉咙干烈烈地痛,牵动五脏六腑,思之若狂,悔不当初。于是在赵士程夫妻走后,陆游挥笔在沈园题写了那首字字滴血的《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其中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至今让人感慨万千。

错什么呢?错在年少不经事,错在软弱凉薄心,错在春色宫墙柳,错在几年离索,身边已是新人陪。

山盟君已弃,锦书何必托?

五年后,当唐婉再次来到沈园,她看到了那首《钗头凤·红酥手》,字字剜心。无边的悲痛淹没了她。回家后,积怨难解,心病难医,便和了这首《钗头凤·世情薄》。这年秋,一代佳人,抑郁而终。只留下了这字字的哀怨和凄苦。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词作中的“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说明她没有忘记陆游。难,却瞒,瞒不过别人,更瞒不过自己。陆游把最多的爱给了她,也把更多的痛给了她。不是陆游,唐婉不会在二十几岁的时候陨落。

唐婉成了陆游一生的痛。他一生都在悔恨,一生都在思念那个笑意盈盈的姑娘。

而赵士程,在厚葬妻子后,守了三年,三年后,他猛然想起自己作为宗室的使命,投笔从戎,骁勇杀敌。从此,未再娶妻,直至死去。

陆游爱唐婉,他再娶,留下七个儿子;赵士程爱唐婉,他一生只娶这一人,甘守孤寂。陆游爱唐婉,他一首《钗头凤》,刺痛了她,也刺死了她;赵士程爱唐婉,他尊重她爱惜她,甚至以礼相待她爱的人。陆游爱唐婉,他的爱热烈,这热烈会灼伤她;赵士程爱唐婉,他的爱温柔,润物无声却抚慰她。

千古男儿一放翁,“宝妈男”陆游的英雄气与儿女情


也就像现代的电视剧一样,无数的人为“男二”感到可惜,但唐婉爱的是热烈。是爱和痛交织的热烈。凡尘多数人,爱的都是热烈。热烈烧完了,才去悔那润物细无声的甘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