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是我們永世的故園

我的老家在渭河平原,八百里秦川,古有天府之國稱謂,自始皇帝修建鄭國渠後,富庶至今。要說老家的人多有錢,那不好說,但是我的記憶裡,也包括從老輩人那裡聽來的各種故事裡,沒有餓死過人。記得糧食不夠吃的那些年,最慘也就是吃玉米和紅薯的混合面,大部分吃小麥和玉米混合面。

鄉村是我們永世的故園


離開老家也三十年了,剛離開家的那些年,二老都在,年年春節回去,以後老人不在了,回去的也就少了。最近幾年又慢慢回去的頻繁了,長輩人大都在,心有所繫,回去看看他們,覺得安心。甚至想把老家的房子修一修,好的季節,回去短時間的住一住,但這都是設想,尚未付諸實施。

改革開放四十年,頭十年我在農村,後三十年我在城市,農村和城市的演變都在眼裡。平時閒暇之餘又喜歡讀些書,歷史、政治、經濟、軍事、地理、文學、旅行廣泛涉獵,雖不深入,到也廣泛。人到中年心欲靜,常常思考一些不該我們操心的問題,操些閒心。

土木建築幾十年,接觸最多的就是農民工,由於老家在農村,從不把他們當農民工看待,總是覺得他們就是西村的三虎,東村的二柱,家長裡短總能聊在一起。工廠我沒待過,不瞭解,但我想,工人來源仍是以農村為主。城市改革開放的三十年,工人(學者叫農民工)幾乎都來自農村,這些工人在很長一個時間段,除了工資,其它啥保障也沒有。這在西方想都不要想,但也正是這一制度安排,才使我國在很短的時間裡,實現了徹底的工業化,無論是工業產值還是工業門類,雄踞世界首位。可有誰想過,這些輝煌的建設成就,是基於農村的轉移勞動力做出的犧牲。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世界經歷了至少三次大的金融危機,我國卻幾乎沒有大的金融危機,這裡貢獻最大的,就是農民工。每當城市遇到困難,大量工廠歇業的時候,失業工人是不需要國家救濟的,也無失業保險金可領,他們不過是從工廠的李二柱變回東村的二柱子,情況好轉,工廠又開了,再變回來就好,這種轉換自然而流暢,不勞政府操心。之所以能夠實現這種動態轉換,就是因為,每個農民工在農村都有一套房子,有幾畝土地(老家過去的習慣是存三年糧),不缺吃,不缺住,無論饑荒、瘟疫,旱災、澇災,擬或是以往的、將來的經濟困難,農民工回村子裡待兩年,也就過去了。我們發展工業靠的就是農業農村的支持,不是到世界上去搶奪別國的資源,那麼多的留守兒童,就是我們付出的代價。

鄉村就是中國的緩衝墊,有鄉村在,這個緩衝區就在,城市就不會有大的動盪,城市裡也不會有貧民區。

前兩年某些地區推行了合村並鎮、農民上樓的鄉村開發政策。回老家時聽說只要交出農村宅基地和承包地,就可以在市裡換相應面積的保障房,我非常擔心,這是自毀長城啊。去年收斂了點,還是有明白人。

由於種子、化肥和農業技術的改進,現在的糧食畝產相比於四十年前,增加了快一倍,許多地可以不種糧食,種植經濟林木反而更合適。老家的水通了,路通了,醫保覆蓋農村了;田野四處果園林木,多了許多漂亮的鳥,間或有野雞飛過;三五鄉鄰,不想做飯了,開上自家的車,去飯店裡吃羊肉泡;我三十年前的追求是有一輛白色的捷達轎車,深夜夢迴,亦覺恍然。

前幾天,老家的朋友打電話過來說,國家又在搞美麗鄉村建設,村子裡的垃圾堆、低窪的池塘都要整理,行道樹要換種可以開花的樹木,把農村建的像花園一樣。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終於迎來了工業反哺農業的時代,這才是大國的氣象。

鄉村是我們永世的故園


老家的房子一定要修一修,不是為了別的,就是想回去住一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