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书店》:孤独的滋味就犹如《待宰的羔羊》般让人毛骨悚然

《岛上书店》是一本封尘在书架上很久的书,许久未曾翻阅,偶然瞥见了一眼,拿出来竟然染上了厚厚的一层灰了。

很多年前,看过这本书,曾经几度想放下来。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再平淡无奇的故事。

当初买它,完全是冲着曾经位列过当当网和亚马逊网推荐书籍榜首。

每次拿起它,平淡无奇的讲述了在一个孤岛上,岛上唯一书店的老板在生活中发生的一点涟漪。

没有轰轰烈烈的剧情,更没有让人刻骨铭心的情节。

也曾怀疑过,这不过又是炒作一番后的口水文罢了。

可是最近重新再读一遍,不由感慨这是一本经得起敲打质疑的书籍。

就像曾经质疑过妈妈曾经做的番茄炒鸡蛋,这道菜从小吃到大,虽然平淡无奇。

但如果你吃过外面的番茄炒鸡蛋,就会情不自禁的觉得为什么不是妈妈炒出来的味道。

就像书中所说的:

我们在二十岁有共鸣的东西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不一定能产生共鸣,反之亦然。

书本如此,生活亦如此。

《岛上书店》:孤独的滋味就犹如《待宰的羔羊》般让人毛骨悚然

01 待宰的羔羊

看过《岛上书店》这本书的读者,如果有留意,就会发现这本书中,每一个章节的目录就是一本书。

今天想和大家讨论的就是书中的第一章节---待宰的羔羊。

这是挪威籍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的一篇短篇小说。

主要描述了家庭主妇玛丽深爱着她的丈夫,她生活几乎都是围绕着老公。

原本按照日常计划,周四的晚上,他们应该是在外面吃饭的。

可是老公回来后,一脸疲劳而冷漠的样子,让玛丽觉得有事情发生。

果不其然,老公用了几分钟时间说明了事情原由,但作者在这里埋下了伏笔。

并没有告诉读者是什么事情,所以玛丽听了也想当做没发生一样。

当她想像往常一样做晚饭的时候,丈夫却嚷着不要在家里吃饭。

刚从冰箱里拿出冰冻过的羊腿的玛丽,一怒之下用羊腿砸死丈夫。

事后的她自编自导了一场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杀的现场。

最后还邀请了丈夫的同事,一起消灭案发凶器---一条未来得及解冻的羊腿。

故事的最后,当陪护她的丈夫的同事吃光了“凶器”,仍然信誓旦旦的说,搞不好凶器就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在另一间房子的玛丽,咯咯地笑起来。

这篇小说的篇幅不过6000字左右,却让人毛骨悚然不已。

这个爱意满满的妻子,为什么在丈夫说完那件事以后,居然可以这么狠心的毁掉他。

其实第一次读的时候,不知你心里会有这样的疑问:

《岛上书店》这本书与凶杀案无关,可为什么在开篇却要说这一起凶杀案?

《岛上书店》:孤独的滋味就犹如《待宰的羔羊》般让人毛骨悚然

02 逐渐消失的痕迹

然而,重新翻阅以后,答案却廓然开朗。

虽然《岛上书店》与凶杀案无关,但它却和死亡有关。

岛上经营着唯一一家书店,它的客户来源几乎都来自于来岛上旅游的游客。但它既不买儿童青少儿书籍,也不做畅销书。

所幸的是,岛上只有他一家经营着书店。尽管书籍的品类比较狭义,但也不会没有生意。

当然书店的营业额相比起国内其他书店,只能说差强人意,但也足够书店老板夫妇生活。

可是,书店的女主人在一次送作者回去的路上,超速行驶,一场车祸让她连同肚子中刚满两个月的胎儿撒手人间。

书店老板A.J.痛不欲生,也无心经营书店。

所以在对前往来拜访的出版社的销售员阿米莉娅,态度冷漠甚至挑剔。

特别是听完阿米莉亚推荐的书单,他始终还是觉得曾经的老业务已经死去的哈维比较知道他的口味,与他交谈更加趣味相投。

作为销售员阿米莉亚想进一步了解A.J.的兴趣爱好,以便于往后更好的推荐适合的书单。

可他不配合就算了,反而在言语上把一些作者侮辱了一番,让她难堪不已。

但是艾米莉亚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一切的主要原因是她把哈维死亡的消息告诉A.J.。

他们俩虽然一年只见三次面,尽管哈维每次来的目的都是为了推销书籍给A.J.。

但是他们的阅读品味却异常的趣味相投,这个世界上能找到一个与自己阅读趣味相投的人,是多难得 一件事啊。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哈维是A.J.和妻子妮可共同好友。如今哈维死了,那就意味着这个世界上就少了一个认识妮可的人。

从醉酒的A.J.幻觉出妮可与自己的对话中:

“你今天对那个女孩很糟糕。”

“都是因为哈维。”

“显然如此。”她说。

“以前认识你的人死了,我不喜欢这样。”

“所以你也没有炒掉莫莉・克洛克?”

他点点头。

“你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

“我能的,”A.J.说,“我一直是这样,以后还会这样。”

失去妮可的A.J.,他的内心已经成为荒岛了。如今听闻了哈维的死亡消息,让他这个荒岛上更加人烟稀少了。

所以这也是,尽管书店里的兼职职员莫莉,除了爱看书,一无是处他也狠不下心来开除的原因。

尽管他的世界孤僻,无人能理解,但至少还有人知道他和妮可之间曾经的过往。

每一个人都不愿意活成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

《岛上书店》:孤独的滋味就犹如《待宰的羔羊》般让人毛骨悚然

03被终止的乐趣

关于妮可死后被打捞上来的情节,在A.J.眼里,是美丽的。

被冻住的尸体,嘴唇发青,像极了书中对吸血鬼的描述。

尽管他不喜欢吸血鬼这类的书籍,但妮可却兴致勃勃地和他讨论要举办一个关于吸血鬼的主题派对。A.j.虽然不赞同,但他也不曾阻止,因为他知道,这是妮可的乐趣所在。

说到乐趣的感觉,A.J.是这样形容的:

“很久以前,在我还没卖书之前,当时周末以及晚上都是我自己的,我读书是为了愉悦,我记得当时有乐趣。”

而后来,遇到了妮可后,A.J.最大的乐趣是与聪明、漂亮、随和的老婆度过每个工作日。

可是这种乐趣随着妮可的死亡而戛然而止。

就像书中的提到的《待宰的羔羊》这部短片小说,妻子玛丽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等待在外工作的老公回家,两人一起共度晚餐。

可是,正当玛丽仍然沉浸在与丈夫度过美好的晚餐时光,却被丈夫带来对了消息而消失了。

所以,她想到往后的生活,丈夫既然再也无法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与其痛苦度过余生,不如就此毁灭。

而杀死了丈夫以后的玛丽,又立马找到新的乐趣,就是肚子里尚在备孕中的胎儿。

为了这个尚未出世的婴儿不成为孤儿,玛丽冷静地自编自导了一场不在现场的场景。

最后邀请了在现场办案的警察,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作案证据一同消灭掉。

玛丽在另一个房间咯咯笑,不是嘲讽警察的无知,更多的因为这些再也无人干扰她新的乐趣。

《岛上书店》:孤独的滋味就犹如《待宰的羔羊》般让人毛骨悚然

04写在最后

A.J.的痛苦,是因为他不愿意走出妻子妮可已经死亡的阴影。

往事历历在目,让A.J.痛苦不已,他不知道遗忘了妮可,他余生的乐趣在哪里。

一个人没有乐趣,宛如一座孤岛,有什么区别。

而玛丽杀了人以后,却在证据被毁灭以后,发出了咯咯的笑声,

是对前一段乐趣的休止符,为下一段乐趣的欢庆。

作者用《待宰的羔羊》这部短篇小说,不是为了渲染恐怖,而是暗示了A.J.在失去妻子后,陷入了一种读完《待宰的羔羊》后生出恐惧,那是他对孤独的恐惧。

《岛上书店》:孤独的滋味就犹如《待宰的羔羊》般让人毛骨悚然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