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時期,匈奴為什麼反而被漢朝壓著打?

那麼我們分開來說一下,把這個問題分為前後兩部分

漢朝前期一直被匈奴壓著,這是為什麼?

武帝時期,匈奴為什麼反而被漢朝壓著打?

漢匈和處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來看一下當時的漢匈雙方

武帝時期,匈奴為什麼反而被漢朝壓著打?

匈奴


匈奴當時出現了一位偉大的領袖,也是匈奴最為著名的領袖,他就是殺父自立的冒頓單于,他向西滅了東胡,奪取河西走廊,又進攻大月,迫其西徙,隨後他帶領征服了樓蘭、烏孫、胡揭等20餘個國家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區,向北他率部眾征服了渾寙、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國,向南他則是攻佔了樓煩以及白羊河南王的轄地,並且還佔領了秦朝時奪回的河套地區及以南,號稱是將諸引弓之民併為了一家 ,擁有控弦之士三十餘萬眾,是北方最強大民族,當時是比漢王朝強大的民族,這也是中華民族第一次有滅頂之險的時候,而此時的匈奴向東向西向北都沒有了可以下手的目標(都解決了),那麼他們會怎麼樣?

武帝時期,匈奴為什麼反而被漢朝壓著打?

強盛的匈奴


再來說一下漢王朝吧,在冒頓殺父自立的那一年是秦二世元年,此時的中原正在揭開一場大亂世,先是中原涿鹿,後是楚漢之戰,而秦王朝也不過是創立不久的年輕國家,他經過了幾百年戰爭而統一的,那麼中原已經是該休養生息了。在始皇帝的時候,秦始皇就下令修築長城以防止匈奴北下做準備,並且將自己的長子扶蘇和大將軍蒙恬派遣到上郡(今陝西榆林)邊關守衛。漢初時中原地區實際已經陷入了心力交瘁的困境。最優秀的軍人和最熟練的工匠都已在亡秦戰爭和楚漢戰爭之中損失殆盡,天下的物資匱乏,馬匹幾近絕盡,人口年齡分佈也現啞鈴狀極度的不合理,生產力以及戰鬥力,都是從戰國時代以來,中原地區最低谷。而此時的漢朝上下,人心沮喪,多年的征戰再加上災害和饑荒,耗盡了人們心力。再還有漢初時期,匈奴部眾所在的草原風調雨順,牛羊肥壯,馬群如雲團一樣眾多,人口十年就可以翻一倍,而且此時的統治者,恰好又是他們歷代中最為優秀的冒頓單于,這一些都從客觀上決定了漢朝此時不足以能夠戰勝匈奴。

白登之圍可謂是大漢王朝,第一次恥辱,劉邦被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彈盡糧絕,最終簽訂和解協議,匈奴退軍,劉邦方得以解圍

武帝時期,匈奴為什麼反而被漢朝壓著打?

漢軍出擊

而後邊為什麼匈奴可以被漢武打到封狼居胥,其實已經是好多年以後了,此時冒頓單于已經去世了41年,從馬邑之戰算起,從漠北之戰算,已經去世55年了,而這個時候正是霍去病意氣奮發,封狼居胥的時候。此時的大漢王朝經過了文景之治70年的修養,已然恢復元氣,財富積累,百姓富裕,兵強馬壯,而從春秋開始積累了七世的民怨足已凝聚人心,也可謂民心所向上下一心,漢武帝又任用了桑弘羊理財,實行鹽鐵官營(將大量的財富集中用來供軍需),任用了衛青、霍去病、李廣等一批名將。然而此時的匈奴方面還發生著內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