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中,徽柔是高高在上的公主,婚后为什么惨遭李纬虐待?

金娱说


《清平乐》这部电视剧拍的比较细腻,基本上是按照仁宗时期的史实进行了自己的解读,从大的历史事件庆历新政到小的方面宫女和侍卫私通,基本上在史书上都能找到蓝本。

具体到福康公主的婚姻大体上是靠谱的,宋代公主当中,有些婚姻不幸是有原因的,下面具体分析:

1.徽柔、李玮、梁怀吉三人之间的关系

《清平乐》中为了强化冲突,创造出一个烂的不能再烂的三角关系,小内侍梁怀吉伴随着公主成长,期间有堡护、有关心,这种感情是在长期相伴中形成的,更多的应该是一种亲情吧。

徽柔和李玮的结合,更多的因素是仁宗对母亲家族的愧疚与报恩。剧中将仁宗的这种感情进行了诠释,仁宗多次经历了丧失儿子女儿的伤痛。

史载,仁宗赵祯生了13个女儿,其中9个夭折了。在仁宗的3个儿子里,最大的才活了3岁。这对仁宗的打击太严重了,使他误以为是自己没有对生母李宸妃尽到孝道,上天降下来的惩罚。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他将最心爱的女儿福康公主下嫁表弟李玮。他认为这是对李家最好的回报。

至于徽柔和怀吉的关系,历史上也不可能发生,之所以会有这个无解,是编者的故意曲解,在南宋李焘的《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公主与梁怀吉饮酒,公主爱之的字样,这是一本没有写完的史书,采用的史料可信度存疑。

仁宗时期司马光的《涑水记闻》,可信度更高,“梁怀吉等给事公主阁内,公主爱之。”

这里公主“爱”的人,是梁怀吉几个人,不是一个人。这里提到的“爱”是主人对下属的器重,而非男女之爱。

此外,历史上的梁怀吉只是一个无才的小太监罢了,并没有什么才华,只是一个和公主年龄相仿佛的内侍,作为金枝玉叶的公主,没有喜欢他的理由。

2.福康公主和李玮婚后的生活

仁宗将福康公主许给李玮时,她才10岁。

20岁的福康公主嫁给了李玮,开始了糟糕的婚姻生活。

首先是夫妻不和。

徽柔对这个表叔驸马是不满意的,因为驸马容貌丑陋,而且不修边幅,邋里邋遢,史载他“朴陋”,这样一个夫君,放在任何一个年轻的女孩身上都不会满意,因此公主常常将他当做下人看待。

从李玮来看,对这段婚姻充满了怨言,具体原因后面单独说。但是他不敢明面上反抗,而是采取了冷暴力,史载他“奉主亡状,”也就是说他不像驸马的样子,不履行驸马的责任与义务。对此王安石的《熙宁奏对日录》有记载:

公主病了,李玮不仅不闻不问,甚至阻拦公主吃饭穿衣看病。公主的衣服、被子生了虱子,冬天自己生火取暖,把脸都烧伤了。可见李玮史书上说他老实本分,多半是文人之间的掩饰与夸张。

其次婆媳关系也难处。

自古婆媳难处,徽柔和李玮的母亲也不例外,公主婚后的第三年,因为和婆婆发生冲突,深夜逃出婆家,敲开皇宫的大门,去找皇帝老爹诉苦。

通常认为是公主打了婆婆,恶人先告状,其实宋代的公主在家庭里权力很低,没有自己的属官和封地,并不像唐代公主那样嚣张跋扈,《宋史》记载,“所生母又忤主意,主入诉禁中。”按此说法,错在李玮的母亲。

从公主的人品看,也不大可能做出这种事,史载她“性纯孝”,而且她的谥号“庄孝”,可见其人品是得到公认的。如果公主打了婆婆,在古代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她怎么有胆子去找仁宗哭诉?至于谏官说她骄纵,不过是谏官的夸大其词罢了。

3.驸马都尉仕途受限,迁怒于公主,是公主受虐待的主因

宋代的官宦世家一直不太欢迎与皇室成为亲家,他们更热衷于选择在仕途上更有前途的进士。

因为从仁宗开始,驸马在仕途上没有大的作为,对家族和个人来说没有什么实际上的利益

宋代的驸马几乎都不是嫡长子。因为在古代,嫡长子是继承家族职位、财产的合法继承人,也是家族最愿意付出财力培养的人,驸马家族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不让长子娶公主。

李玮就是国舅李用和的次子,虽然相貌丑陋,却是一个有才才华之人,苏轼在《仇池笔记》说他,

“才思敏妙,雅好吟咏,善作水墨竹、石,又善章草、飞白。”这样的人不愿意做驸马的,驸马只有虚职,他可以靠才华,在政治上有更大的发展,出将入相也有可能。

李玮的哥哥李璋和弟弟李珣,政绩非常出色,受到皇帝奖励,就是最好的证明。

与兄弟的风光想比,作为驸马的李玮无疑会受到刺激。他无形中将失落与无奈迁怒到公主身上,导致了对公主的虐待。

英宗时期的宝安公主(蜀国长公主)的遭遇和福康公主非常像,神宗时以长公主的身份,下嫁王诜。王诜非常有才,和苏轼等人是朋友,因为做了驸马,政治上难有作为,于是将这种不满落转嫁到公主身上,王诜对公主的折磨很残忍,“诜不矜细行,至与妾奸主旁,”明目张胆的在公主面前,和妾××××。蜀国长公主30岁时病亡。

徽柔“性至孝”,蜀国长公主“赒(周)恤族党,中外称贤”,她们的不幸婚姻,其主要因素在驸马的冷暴力,有时是精神折磨,与公主本身的关系不大。

结束语

公主的不幸婚姻,除了驸马李玮的主因外,仁宗的软弱、台谏官员的掺和等多种因素使公主失去了脱离苦海的机会。

嘉佑七年,李璋意识到公主和李玮不会幸福,上书请求二人离婚,仁宗准备接受,这时候,同知谏院司马光跳出来极力阻止,仁宗心软,公主离婚泡汤了。徽柔的母亲苗贤妃曾打算毒死李玮,虽说滥杀无辜,但是未尝不是让公主脱离苦海的方法,但是被仁宗和皇后阻止了。

这年11月,仁宗恢复了李玮的驸马都尉身份,将二人再次凑合到了一起,最终酿成了公主早逝的悲剧。

宋代,公主婚后生活不和谐的情况时有发生,除了性格的差异外,驸马仕途上没有发挥空间,将内心的苦闷转嫁到公主身上,造成婚姻不和谐,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原因。

面对不幸的婚姻,公主多数的采取的态度是“忍”,像徽柔回宫向父皇哭诉,引起朝堂非议的不多。宋代公主的品行比唐代公主要高很多,纵览整个宋代,没有出现公主离婚、改嫁的事例,更乏出轨养面首的公主。正是她们的自我牺牲,成就了宋代公主的贤淑美名。在这个贤名之下,掩盖着公主的血和泪。


青鉴


高高在上的福康公主徽柔,生的娇贵却死的凄惨,出嫁后的他频频被婆家虐待,最终只能和梁怀吉两隔相望,黯然收场。

国朝最尊贵的女子,为何也落得如此下场?

徽柔是仁宗和禾儿所生,他们一起长大,青梅竹马。禾儿贤良淑德,淡泊名利,徽柔又是长女,更何况仁宗的其他子女相继夭折,禾儿便得到仁宗的宠爱更多些。成为国朝最尊贵的掌上明珠。

和梁怀吉牵绊一生的情愫。

在徽柔小的时候,有一次被冤枉是怀吉救了她,那时候的怀吉都不知道被救的是位公主,他肯定也没有想到,就是被救的这位公主,此后半身便有扯不断的情绪。

徽柔十几岁的时候被染疑似传染病,弟弟去世,一直都是怀吉安慰陪伴无助又伤心的徽柔。

一声“哥哥”,包含了多少的感情和寄托,可也正是这声“哥哥”注定了他们之间没有更长久的未来。

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当朝公主,一个是低到尘埃里的内侍宫人,这是一场,不管他们要跨越多少世俗和界限也无法在一起的悲剧,只能远远看着,内心被孤独煎熬着。

丈夫李纬,童年时的喜欢并不是结婚后的适合。

儿时的李纬对徽柔也是情有独钟,甚是喜欢,他可以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去排队,给徽柔买最甜且皇宫里吃不到的蜜饯。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就是这样的喜欢也没能低过婚后的柴米油盐,夫妻生活。

婚后的徽柔依然懂事聪明识大体,可是骨子里的高贵是她改变不了的,所以下嫁在一个普通人的家庭,势必会产生分歧和矛盾。

有一次徽柔找怀吉和闷酒,被婆婆发现,当场大闹,也正是这一次,在婆家岌岌可危的关系瞬间崩塌。

可是即使是这样,他们还有一点点顾忌,毕竟最宠爱徽柔的爹爹还是当朝皇上。

可是,父亲哪能周全女儿一生。公元1063年,仁宗驾崩。

此后的徽柔,福康公主便受到了婆家长期的虐待。

不给洗被褥换衣服,生病了没有药,冬天了没有火,这对于一个娇生惯养,在皇宫被宠爱长大的徽柔来说,已经被踩在脚下,到了生不如死的境地了。

就这样生活了六年的徽柔香消玉殒,年仅三十左右,令人唏嘘!

不喜欢这样的结局,虽说世事难料,可还是心不甘,希望有个神转折。

导演,再换一种结局吧!

历史是事实,可难过的想弃剧!


花小夭


《清平乐》中的徽柔,前半生受尽恩宠,后半生却凄惨收场。史书记载,她曾在婆家受到虐待,死时只有30多岁。谁有这么大的胆子竟敢欺负堂堂公主,原因究竟为何?

天之娇女,非比寻常

徽柔的降生对仁宗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他视为珍宝,疼爱有加。后来,虽然也有妃嫔诞下女孩,但大都夭折,仁宗更是对这个女儿万分珍爱。所以当徽柔成年时,仁宗特地为她举行了隆重的册封仪式,还破天荒地大兴土木为她建造豪华府邸,并且每个月给她的零花钱比照的是皇太子的标准。从小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她,如同温室中的花朵,她的父皇已经为她挡住了风刀霜剑。

她的婚姻是一场悲剧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徽柔的婚事,自然是件大事。由于仁宗当年没有能在生母李妃跟前尽孝,他甚为遗憾,所以他格外关照李氏一族的人。并且将徽柔许给了李玮。这个李玮善于作画,有内秀,但外貌丑陋,性格朴实,不会讨女人的欢心。徽柔嫁给他后,闷闷不乐,经常不给他好脸色,对待她的夫君就像对待奴仆一般。

冲突如期爆发

一次,徽柔与梁怀吉在夜晚喝酒解闷,这事被李玮的母亲得知,大为恼火,认为有伤风化,就带领着李家的仆役和徽柔双方争执起来。身娇肉贵的她,哪曾受过这般气,夜闯宫门,求父亲做主。她和驸马这回算是彻底撕破了脸。这虽是一件家事,却也在朝堂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从和离到复婚

夜闯宫门本就是大罪,朝臣们纷纷谏言要处罚徽柔,仁宗只好流放了她身边的侍臣,降了她的封号。李玮这边,也由哥哥上奏代请和离,仁宗同意了。本来这件事到此为止,双方都可以接受。可是,后来仁宗又后悔了,在他病重之际,他又升了徽柔的封号,恢复了驸马的身份,命令他们复婚。

失去皇恩庇护的花,终于凋落北风中。

1063年,仁宗驾崩,6年之后,徽柔郁郁而终。可想而知,在失去了父皇保护的六年当中,她在李家的日子如何难熬。她去世之后,当时执政的神宗曾前去祭奠,回来之后,泪流满面,说李玮一点都不怜爱徽柔,从衣服、饮食到吃药请医都多加阻挠,她的衣服和铺盖因为常年不洗都生了虱子。寒冬腊月,徽柔还要自己生火取暖,乃至于把脸都烧伤了。因此,神宗追究驸马李玮的责任,把他贬到了陈州。

从庙堂跌落尘埃,一代风华终于香消玉殒,这是谁的过错?仁宗、驸马、她自身都有问题,最是富贵帝王家,最是无情帝王家,这些悲惨故事在时光的长河中又有多少呢?

觉得写得还可以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