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建章首談“人口論”初衷:“鼓勵政府要鼓勵民眾生孩子”

2020年11月19日,攜程董事局主席、人口經濟學家梁建章亮相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在發表演講時,他談及自己人口研究的初衷——“鼓勵政府要鼓勵民眾生孩子”。梁建章在斯坦福就讀時就曾預測,中國十年內有望加速追趕美國,而在更長的時間裡,中美之間的發展關鍵,將取決於兩個大國的人口與人才。

梁建章首談“人口論”初衷:“鼓勵政府要鼓勵民眾生孩子”

大國創新“命門”:中國人口政策能否革新、美國能否吸納移民

梁建章表示,短期來看,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經濟能力將繼續趕超美國。長期來說,大國創新競爭要取決於兩個變量:一是中國人口政策變化,二是美國能不能繼續保持開放、吸引移民的狀態。

創新有多重指標。科技創新依賴於市場的龐大和人口多寡。人越多,市場越大,規模效應在互聯網階段越來越強,人產生的數據也成為一種資源,更加劇這種規模效應。所以美國因為人口優勢變成強國,中國當然也因人口紅利而飛快追趕。

中美科研發展,兩國研發人員、研發資金的投入尤為重要。中國追趕美國速度很快,中國科研人員人數已超過美國,但中國研發人員的成本上只有美國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更重要的,梁建章認為,要重視未來中美人才競爭。

人才的“馬太效應”非常明顯。小部分成功人士、頂尖人才的數量和質量衡量指標,是博士生的數量、質量。質量怎麼看?就是這些最頂尖人才的池子有多大。如果一個小國家池子很小,頂尖博士生或者頂尖科學家的質量,也比不上一個大國選出來的最頂尖的人才。

當前,中國理工科博士人數已略微超過美國。我們從一個國家“每百萬人口裡有多少人被美國研究生院錄取”,來衡量該國人才池質量。中國是所有國家裡“每百萬人口去美國研究院讀博士”比例最高的,比歐洲國家高1倍。印度這點也尤為突出,但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中國大學生質量也高於日本。

中國人口:東北生育率極低 中國需要有更多孩子

人口數量問題,已成中國創新隱患。當前,中國生育率全球排名靠後。在論壇舉辦地東北,這片有上億規模人口的土地上,新生兒正在減少。中國人現在只生一個多點,每代人減半,而東北可能是每代人減三分之二的速度,下一代只有上一代人的三分之一,呈倒金字塔結果。

雖然暫時“人口慣性”並沒必要特別悲觀。一個小孩要25歲左右才能投入科研工作。所以人口政策變化,存在25年的延遲期。但長期來看,它是必然的結果。未來二十幾年的人口數量、工作人口中年輕人比例、各年齡工作人口分佈,都已確定。我們只能努力改變25年以後的人口結構,前提是國家積極調整人口政策。

受“人口慣性”影響,未來的人口還會增加。但總體人力資源,要看其它兩個因素:一是年輕人口與年長人口的差異。25歲至40歲為年輕人口,這一段無論從創業、科研都是創造力最旺盛的。很多諾貝爾獎得主、企業家,也在這樣的年齡取得突破;二是近年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導致大學畢業生數量提升。綜合這兩個因素,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口現在是上升趨勢,一直到2040年左右達到頂峰,然後開始逐步下降,所以這是“慢性病”。

移民將放大美國人才池子1倍 梁建章呼籲改進生育政策

中國人口數量是美國4倍。暫時性的生育率下降,至少在一代人之間並不明顯。但美國有移民優勢。美國博士生、企業家裡,有一半來自外國移民。移民將美國的人才池子放大1倍。

由此可看出,中國的人才規模在近幾年快速追趕美國。但頂峰將在2040年到來,隨後有可能開始下降。中國創新能力已比肩歐洲一些國家,但人均收入只有這些國家的1/2、1/3左右。梁建章個人看好近期的創新,以及未來的十年、二十年短中期的前景。

將時間線拉長來看,中國如果每代人只生一個,到2050年以後我們會面臨很大挑戰。

如果中國每個家庭只生一個,每代人減半的話,美國繼續保持開放政策吸納移民,到本世紀末美國年輕人口就可能超過中國。甚至不用算移民,美國年輕人口就可能超過中國,所以中國的人口優勢只能維持百年。長期來看,生育也是全球性問題。近年很多人崇尚“不需要家庭”、“不需要結婚”、“不需要和異性結婚”等,這在全球範圍內凸顯。

中國正在面臨世界性難題,就是“怎麼樣鼓勵大家生孩子”。梁建章在論壇上表示,“不是我鼓勵大家生孩子,是我‘鼓勵政府要鼓勵民眾生孩子’”。期待中國能推出有效的鼓勵生育政策,讓百姓都生得起小孩、都養得起小孩。

最後,梁建章提到春節旅行。他認為,今年是旅行的特別年,春節國內中高端旅行目的地會特別火爆。春節有出行計劃的人,最好及早預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