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一下,安史之乱的叛乱历程

第一、从安禄山起兵,到洛阳称帝

公元755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虽然紧急启用了封常清、李琬、高仙芝等人,驻守洛阳。但由于这个时候,唐朝的精锐边军还没能赶回来,高仙芝、封常清等人,只得在长安、洛阳等地募兵,得到的尽是些市井之徒,严重缺乏战斗经验,洛阳轻而易举便落入了安禄山的手中。

简述一下,安史之乱的叛乱历程

封常清、高仙芝等人选择避其锋芒,退守至长安的东侧屏障潼关,坚守不出。可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唐玄宗听信谗言,将封常清、高仙芝等人给处决了。

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第二、从马嵬兵变,到唐肃宗称帝

封常清、高仙芝死后,唐玄宗不得已起用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令其将兵二十万镇守潼关。

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哥舒翰在此加固城防,闭关自守,安禄山久攻不下,不得不将自己的精锐部队给藏起来,意在引诱哥舒翰出关迎战。

简述一下,安史之乱的叛乱历程

渐渐地,杨国忠怀疑哥舒翰在暗地里保存实力,就又向唐玄宗进谗言。结果,唐玄宗又再一次轻信了杨国忠,下令催促哥舒翰出关迎战。

哥舒翰君命难违,只得硬着头皮引兵出关,不久后便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结果全军覆没、潼关失守、长安告急。

在匆忙之下,唐玄宗只得带着杨贵妃和太子李亨等人,在禁卫军的护卫下,打算逃往成都避难去。

但当走到马嵬坡的时候,禁卫军将士们纷纷觉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杨国忠惹的祸,便干脆发动兵变将其杀死,又进而逼迫唐玄宗下令缢杀杨贵妃。

随后,唐玄宗与太子李亨分道扬镳,唐玄宗去了成都,而太子李亨则在朔方自行登基为皇,是为唐肃宗,并遵奉唐玄宗为太上皇。

唐肃宗登基后,将郭子仪封为朔方节度使,将李光弼封为河东节度使,两人一起联手击败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成功收复河北一带。

简述一下,安史之乱的叛乱历程

第三、从睢阳之战,到安禄山战败

公元757年正月,安禄山的大军大举进攻河南地带,除了军事重镇睢阳以外,其余都皆沦陷。当时,河南节度使张巡率众坚守,以不足万人,抵抗着十几万叛军的轮番进攻,足足坚守住了十个月,虽然最终还是失守了。

但这十个月为江淮两地免去战乱,而这里的税收是当时唐朝的命脉,郭子仪、李光弼的军队就是依靠此地的税收来进行补给的。

安禄山患有眼疾,自起兵以来,视力逐步衰弱,以至于最后成为了一个瞎子。不仅如此,他还患有疽病,性情变得格外暴躁,身边的侍从一旦做错了一点小事,便被他拳打脚踢的,甚至直接被他杀了。

还有,当时安禄山所宠爱的段氏,生下儿子安庆恩,颇受其宠爱。但是次子安庆绪颇有战功,地位较高。

渐渐地,安庆绪非常担心自己的地位会不保,便同宦官们联手一起,将安禄山杀害,随后便自立为帝。

简述一下,安史之乱的叛乱历程

第四、从邺城之战,到安庆绪被杀

公元757年,唐军收复长安,开始向洛阳进军,安庆绪不得已败逃至了邺城,向镇守范阳的史思明求救。在史思明的支援下,安庆绪成功击败了,郭子仪所率领的唐朝大军。

一年后,郭子仪等将领又率领了六十万大军,来进攻据守在邺城的安庆绪。但是,由于当时唐肃宗的猜忌心颇重,因为这么多路的唐朝大军并没有设立一个总的统帅,导致战事并不怎么顺利。

简述一下,安史之乱的叛乱历程

后来,等到史思明率军来援的时候,唐军不得已败退而归。然而,史思明本人非常忌惮安庆绪的势力,便在邺城城外设计诱杀史思明。并将自己的儿子史朝义留守在邺城,而自己反回了洛阳,自称为大燕皇帝。

第五、从史思明被杀,到叛乱结束

后来,史思明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所杀,叛军内部分崩离析,屡屡被唐军击败。唐代宗继位后,任用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统兵进攻洛阳。这一战打得很顺利,连连取得大胜。

公元763年春,叛军部将悉数归降唐朝,史朝义走头无路,在林中自缢而死。至此,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