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因未購前檢測遇糾紛,重大事故車該如何定性?

由於市場監管不到位,部分不良車商的存在,以及消費者自身意識不到位,導致今年來二手車因車況產生的糾紛時有發生。

劉女士在當地一家二手車行花了十六萬元購買了一輛奔馳二手車,在簽訂購買協議時賣家向劉女士保證車輛沒有發生過重大事故也沒有水泡或火燒過,賣家還表示如果劉女士要做檢測的話需要自己出兩千元的檢測費用,劉女士糾結之下最終選擇相信車商。

劉女士在駕駛了幾天之後覺得這輛車的異常狀況十分明顯,在高速行駛時方向還有些飄忽,感覺車子像要散架了一樣。在對車況產生質疑後,劉女士就將車開到檢測機構進行了全方面的檢測,結果發現該車很多零件都被換過了,安全氣囊也爆出來過,A柱和C柱好像被撞過修復了的,還有多處進行過噴漆修復。報告結論顯示這是一輛重大事故車。通過在檢測機構查詢的4S店維修記錄也顯示該車在2011確實進行過比較大的修理,甚至安全氣囊和安全帶都更換過。


二手車因未購前檢測遇糾紛,重大事故車該如何定性?

圖源網絡

隨後劉女士拿著檢測報告去找車商,但車商利用“重大事故”這一表述玩起了文字遊戲。車商表示,每個平臺對於重大事故的定義不一樣,一口咬定該車更換安全氣囊和安全帶等多處維修更換的維修記錄只是“小故障”而非“重大事故”。而且劉女士在購車的也對車況表示了認同,他們也盡到了告知義務,因此不存在隱瞞車況的情況。

事件當事人劉女士已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投訴此事,並且也想通過自己的遭遇提醒其他的消費者:買二手車一定要經過專業的檢測機構檢測之後才能買,當初因為輕信車商並想省兩千塊錢從而上當受騙。

類似劉女士的案例在生活中經常發生,上週我司一位客戶趙先生在某網上交易平臺購買了一輛斯巴魯傲虎二手車,購車時平臺表示該車車況良好。但在行車中發現該車油耗不正常, 在朋友的介紹下到機構進行檢測,檢測結果發現該車存在漏油等問題。趙先生隨即找平臺銷售、客服等進行協商,在協商無果後趙先生一紙訴狀將平臺告上了法庭。


二手車因未購前檢測遇糾紛,重大事故車該如何定性?

圖源網絡

寫在最後,近年來我國二手車市場發展迅速,二手車消費持續火熱。但是因為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等,消費者多數不懂車,也不願花錢請第三方檢測機構,消費糾紛事件愈發頻繁。

類似上述兩案例的糾紛情況在生活中是在是太多了,很多人往往因為幾百塊的檢測費用而盲信不良車行的話,從而吃更大的虧,造成經濟損失往往上萬。

為此,車魔估提醒廣大購車者:購車前務必有清晰的認知, 審慎簽訂買賣合同,並在購前找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全面檢測。


二手車因未購前檢測遇糾紛,重大事故車該如何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