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真的不喜欢学跳舞",兴趣班,满足的到底是谁的需求?

下午放学去接孩子,校外等候区一下子多了好多人。仔细一看,一半是家长,一半是各种培训机构的宣传老师。他们每个人都提着一大叠印着自己培训机构名称的袋子,里面装有宣传册,宣传单页,有的还贴心的装一个成本几毛钱的笔或小本子,正在忙不迭的给等候的家长分发。甚至有家长,特意跑去向宣传老师要宣传页,咨询有关兴趣班的情况。

以前的假期,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候;而现在,几乎成为孩子们的噩梦。因为,暑假的各种兴趣班,几乎侵占了孩子们的全部暑假时间,孩子们甚至比上学还累。

家长们劳命伤财报班,无非是望子成龙,希望孩子无所不能。

这种现象的普遍发生,可能是因为家长中了“达·芬奇诅咒”。

“达·芬奇诅咒”原本只是莱昂纳多·洛斯彭纳托出版的一部小说的名字,后来用来指代一种现象:看起来像达芬奇一样,对什么东西都感兴趣的全才,结果却一事无成。

这部书的作者有跟达芬奇一样的名字,甚至也是个聪明人,却并没有达到达芬奇那样的成就。

而家长们,也正是中了这样的"达芬奇诅咒",即:总想把孩子培养成达·芬奇,这样无所不能的全才,才会如此疯狂地拼命给孩子报班。

一,为什么大票的家长都对达·芬奇式的孩子这么热衷?

家长们一边花着钱,一边还要花时间和精力,孩子也不一定学的开心,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那为什么还要拼命给孩子报班呢?

分析起来,无外乎以下三个原因。

01,攀比心理。

别人家的孩子都报各种班,多才多艺,我家的什么也不会,那多丢面子啊!——这是很多家长的心声。

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已经不再是为了他自己的喜欢和成长而学习,而是成为父母炫耀的资本,朋友圈的谈资。如果没有几项特长,都不好意思提及。

02,把兴趣班当做花钱买省心的教育捷径。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曾经对2012名受访者做过有关兴趣班的调查。93.6%的受访者表示身边给孩子报暑期培训班的中小学生家长最多,而且大多数都报了两个及其以上。

只要投入时间和金钱,就能够增加孩子的技能,为将来积攒赢得机会的可能性,父母怎会不愿投入资金,趋之若鹜呢?

儿子在小区结识了一个小朋友浩浩,上二年级。最近一次来我家玩,浩浩说他以后就没时间玩了,他妈妈准备给他报暑假游泳班,画画班,跆拳道,还有英语班。我都吃了一惊:那你暑假都没玩的时间了!小孩闷闷的说:我妈妈说别人都报了,我不报就比不过人家。

这似乎是说,孩子会的越多,今后的竞争力就越强。父母们因此都不自觉地陷入了达·芬奇诅咒。

而事实上,孩子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需要的是家长的亲力亲为:陪伴、指导和纠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法花钱假手于人。

03,单一的能力观。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拥有的才能越多,今后才越有竞争力。这其实是陷入了单线思维。

从儿童能力发展模型来看:孩子的整体发展其实是多线同时进行的,需要孩子的人格特点,三观,抗挫力,思考力,行动力等共同作用,而技能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并不是全部。

如果过于在技能这条线上下注,而偏废其他方面,以后会得不偿失。

二,陷入"达芬奇诅咒",有什么潜在的危害?

无论是对家长来说,还是对孩子来说,一旦陷入这个诅咒,就难逃一劫。

(一)对家长的危害,最直接的影响是经济压力。

新浪教育发布的《2017年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显示,中国家庭的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支出的50%,接近9成孩子上过辅导班。

而对于家长来说,每一门课外培训的背后,都是一张不菲的账单。

一个做了很多年培训的朋友透露:他所在的二线城市在,正常的行情下,一般的小提琴课最少也要1.5万,英语、舞蹈等常见课程更是不下于万元。)

总算下来,一年在课外教育上的花费要5万以上。这对于一般收入的家庭来说,是笔很大的负担。

家长们被压的喘不过气来,却因为已经走上了这条路,而又无法中途退出。

(二)对孩子的潜在危害,则是长远的。

01,精神压力。

孩子经常会面临被"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被逼迫着向前跑。

去年一个新闻爆出,在郑州街头,有一个女子拽着一男孩的手在争吵。经了解,男孩是五年级学生,妈妈想让孩子有所提高,不落后于人,就借钱给孩子上各种班,孩子却因为不想上而离家出走,母子便争执起来。

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甚至还有孩子因为压力太大而放弃生命的,让人唏嘘心疼的同时,不得不冷静下来严肃思考。

他们只关心我飞的高不高,没有人问我飞的累不累。

02,失去童年的快乐和自由,也失去了创造力。

以前的孩子,抓过鱼、蝉、蜻蜓,认识麦子、蒜苗、黄瓜秧,而现在的孩子会画画,会下棋,会跆拳道,却再也没有童年。

当童年的时光被这些所谓的兴趣班和补习班塞满,孩子们哪还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大声疾呼:要解放儿童。解放儿童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时间和空间。也只有儿童实现了6大解放,他们的创造能力和灵感才会源源不断地解放出来。

03,孩子容易陷入虚假的满足,而停止深入学习。

对于大部分的兴趣班,上的再好也只是学了些皮毛,却很容易自我证明。

和儿子一起上篮球课的小波,学了一年半,老师一直夸他,说他"小腿比例适合打球","反应速度快","手腕的力度掌控的好",夸的小波特别骄傲。在一次小区联谊赛中,他们队被打的落花流水,让小波一下子挫败不堪,死活不愿去上课了。

孩子就是因为满足于这种礼貌式的廉价表扬,真以为自己什么都会。一旦这点优越感被打破,就很可能会挫败,畏惧,更别说去继续深入学习,找高手去竞争了。

三,家长怎么做,才能打破这个诅咒?

要打破达·芬奇诅咒,还得从根源做起。

(一)在成为"通才"之前,先成为"专才"。

一个同时学习绘画、围棋和武术外加两种乐器的孩子,即使学的足够好,也不足以在任何项目上达到可以竞争的水平,而如果他把这些时间集中拿来只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一样呢?

大家都知道的作家韩寒,除了语文,其他各科都亮红灯。他不纠缠于自己的弱势,只在自己擅长的写作上狠下功夫,最终为自己挣到了一条光明大道。如果他拼命学习其他几课,以求均衡发展呢?恐怕只能是泯然于众了。

真正的兴趣,只有走过了那种肤浅的、浅尝则止的阶段,进入一种深层的学习,你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微妙。

一旦理解了这种微妙,它就会强烈的吸引你继续钻研,你会越钻研越感兴趣越感兴趣越钻研,你就能在这个领域内长期挖掘你就能有所成就。

这个社会永远不缺乏"什么都会一点"的泛泛之辈,只会重重褒某个领域的专才,因为他不可替代。"斜杠青年"是一个伪命题,这样的人在各个面都蜻蜓点水,皆可被替代,而只有先培养出"专才"孩子,才能安身立命,才有实力往其他领域继续发展和延伸。

毕竟,整个世界,只有一个达·芬奇。

(二)把"从家长出发"变成"从孩子出发"。

很多家长让孩子报班,并不是孩子真的感兴趣,而只是为了弥补自己"当年的遗憾"。

比如,我同事小时候非常喜欢跳舞,可是家里当时没钱让她去学。现在,她没问过女儿意见,就给女儿报了舞蹈班,她想当然的觉得女儿肯定给她一样喜欢。而实际上呢,一方面孩子自己并不喜欢,一方面又生气妈妈没有事先征求自己的意见,一直学的不开心。

最终母女俩还是吵了一架,女儿生气地朝妈妈喊到:你喜欢你自己去学啊,现在也不晚!为什么非要让我学,我又不喜欢!

吵了一架,同事反而被吵醒了,自己报名去学了一直喜欢的舞蹈,让女儿去学了她喜欢的跆拳道,各大欢喜。

搞清楚到底是谁的兴趣,到底是谁去学,家长才不会反客为主,过度侵占孩子的人生。

(三)家长需要量力而行。

很多情况下,孩子并不需要父母超出能力范围的付出,反而是父母因为跟风,因为自己的焦虑心理,才这么做的。而这种太沉重的付出,很容易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让孩子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愧疚感。

刚看到一个新闻,说有个三年级的小孩,感冒发烧了,然后她不停地对妈妈说,我很快就会好起来的,绝对不耽误考试。这位妈妈是个典型的陪读妈妈,一切都围着孩子转,还省吃俭用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和兴趣班。这么"深情"付出的结果就是:孩子懂事的让人心疼,连生病耽误学习都觉得是自己的错,对妈妈充满愧疚。

对于外在的教育,家长量力而行就行。

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这些外物,而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以及无条件的爱。

(四)从教育的本质出发:跟孩子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尊重他自我的选择。

《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中说:教育的关键就在于,使孩子得到正确的指导,在这里我们所指的教育并非传授科学知识,而是要着重指出教学之外的那种教育,即发展孩子的人格,对其人格进行培养和训练,这才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内容。

孩子的人格发展,是一切兴趣和技能发展的基础。通过真诚的沟通,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并尊重他的选择。

报与不报,报什么班,在学的过程中觉得太累或失去兴趣不想学了,这些孩子自己都可以做决定,大人理解并支持就够了。

曾经看过一个非常温暖的故事;一个男孩想学篮球,在他告诉了父亲自己的想法之后,父亲并没有质疑,也没有问这问那,就欣然应允。此后,每周开车很远送他去上课,期间给他鼓励和所有的支持。

学了几年之后,男孩觉得自己以后不太可能在篮球上作出太大成绩,就想放弃训练。父亲知道之后,依然没有一句抱怨,也没有对男孩说"不要放弃,放弃的话之前的辛苦就白费了"等之类苦劝的话,而是像平时一样,帮男孩收好篮球,两人愉快的开车回家。

最好的爱,就是这幅模样吧:你想做,就去尝试,我支持;你若放弃,就回来,我等着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