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前言

熙熙攘攘,世間萬物,紛紛擾擾,人間百年。不論窮或苦,不論富或貴,不管你是布衣百姓,還是貴族王室,只要人生在世,就逃不過一個食字。飲食在我們的生活中多麼平常,平常到我們足以將它忽視。而就是這個被我們忽視的東西,卻在供給我們所需的營養,支撐著我們的生活。都說民以食為天,今天我們就以我國傳統飲食文化為主題聊聊吧。重走它的發展軌跡,探究飲食特點,體味飲食思想。

飲食文化,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一、什麼是飲食?它又是如何發展的?

飲食,飲食,涉及"飲"於"食"兩個方面。這飲,代表的是含有酒精飲料的酒和非酒精飲料的茶。而這食則是指以五穀為主食,蔬菜,肉類等為輔食的傳統飲食結構。一般來說,飲食文化涉及到飲食觀念、民俗、非生產性原料、烹調技術、食具、飲食禮儀、食療養生等知識,以及相關人物的文學典故。但是咱們今天偏不一樣,另起爐灶細細說一說這飲食的發展史。其實飲食的發展史十分簡單,無非就是由生食到熟食,再到烹飪這麼一個過程。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會有飲食文化的存在。咱們今天就從中國的祖先一輩說起,看看他們在當時那麼簡陋而又惡劣的環境下是如何飲食的?

飲食文化,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首先就是有巢氏,對於他們,我們可用簡單的幾個字概括,造巢和茹毛飲血。意思十分的直白,通過建築巢穴以居住,拔毛喝血,妥妥的生吃。《禮記·禮運》中有記載,"(昔時)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茹其毛,飲其血。"當時並沒有火的概念,他們食用草木結出來的果實,飛鳥走獸的肉,拔光鳥獸的皮毛,把他們的血拿來喝。在現在看來,這樣的飲食方式少不得讓人感到恐怖。然而當時就是那麼樣的一個條件,他們需要生存。來就是燧人氏鑽木取火。從我們給他們的稱呼來看,燧人氏帶火,由此看來生食到這裡就開始發展為熟食。在這個時期,他們已經懂得炮,煲和焙炒。你看,無論是哪種方式做出來的食物都是熟的。

飲食文化,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隨著不斷的發展,到伏羲氏時人們已經學會了結網打漁,狩獵,開始養六畜。不僅僅吃到熟食,飲食範圍也在擴大。我們都知道是神農氏最早發明了農具耒耜,所以在那個時候,人們開始種植穀物,發展中國最早的農業。在飲食上不僅僅再是肉食,又增添了麵食。可以到了黃帝時期,我們的祖先黃帝又發明了灶神,由此他還被稱為灶神。同時開始烹調以區別不同的食品,除了以陶作為容器,還多了一種蒸鍋叫做甑。有火有鍋,還有烹調手法,之後的飲食便開始跳躍式的發展。夏商周時期提出五味調和,主副食搭配平衡膳食理論也被確立。"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配"。"色、香、味、形"為核心的美食標準也初步建立。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畜牧業發達,家畜野味都成了餐桌上的菜品。當時的儒家還提出了一種飲食思想,以飲食涵養人生,講究營養衛生。看來對於吃,無論是古人還是我們現代人,著重點都一樣。越發展越繁榮,秦漢時期的統一為外來物種提供了路徑,黃瓜,菠菜,胡蘿蔔等先後傳入。另外還發明出了最家常的豆腐。到了唐宋時期,菜餚也開始分三六九等。不僅出現了食療菜譜等著作,一道菜也被分為高中低三個不同的檔次。明清時期則更不用說,滿漢全席,包攬所有。在明清以後,我國的飲食基本上就已經被定型,現在我們的飲食結構與那時並無不同。

飲食文化,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二、傳統飲食特點

走完了飲食文化的發展軌跡,我們再來說一說飲食文化的特點。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吃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講究的。因此我們的先人對飲食便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和飲食特點。對於飲食的基本理論,第一點便是食醫合一,在周代時便出現了職業的"食醫"。主要研究飲食與治疾之間的關係,通過吃喝來調節身體。二便是飲食養生,對飲食十分有研究的朋友們都知道五味調和,要飲食有節,四時宜忌。酸甜苦辣鹹五味一定要和諧,吃起來一定要節制,不同的時節一定要避免吃不適宜的東西。如此方能吃的健康又營養,我們的先祖在吃的智慧上真真是讓人拍手稱讚。第三就是本位主張,我們前面說民以食為天,那麼對於飲食就是食以味為先,味以本為好。無論多麼高超的烹調技藝,都敵不過最原始的味道。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飲食的特點自然是多樣的。首先,南米和北面有各種風味,南甜北鹹,東酸西辣。我們對此最為熟悉。但冬天味道醇厚,夏天清涼,冬天是燉燉的,夏天又冷又凍,這意味著四季不同。除了講究味道,還要講究美感。吃起來要講究色、香、味、形、器具一致。味道有了,美感有了,那麼情趣可不能丟。我國傳統飲食對於菜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以及進餐時娛樂的穿插都十分的講究。喜歡看古裝劇的朋友們都應該有見到過這樣的場景,府中宴飲客人時都會提前準備好精緻的菜品、飲品和餐具,被宴請者進食優雅有度,同時伴有舞蹈以娛樂。在飲食這一方面,吃出了檔次,吃出了境界。

飲食文化,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三、繁複多樣的飲食思想

發展軌跡走完了,飲食特點也探究過了,最後我們再來體味一下飲食傳統飲食思想吧!就先我們最熟悉的儒家來說一說,在飲食思想這一方面儒家主張以食為天。"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提倡:二不厭,三適度,十不食。雖然我們現在很少依照這些思想,但是食不言,寢不語依舊時時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對於我國土生土長的道家來講,飲食要以養生為尚。"先除欲以養精,後進食以存命"。飲食以生為尚,講究服食和行氣,達返本歸元。另外,他們還提倡素食補和食療。"太極宴"是道家飲食思想的經典體現。菇素修行則是佛家提倡的飲食思想,提倡禁慾修行和素食制度,提倡慈善,反對殺生。不喝酒,不吃肉,不沾葷腥,還要求過午不食。唐朝時的梁武帝蕭衍曾在公元511年公佈《斷酒肉文》,這梁武帝雖是一國之君,卻十分崇尚佛學。而《十誦律》中說,僧人也是可以吃肉。這樣一來佛家也並不是只吃素食的,雖然他們的全素齋十分的出名。三大名家對於飲食思想的不同解釋,也反映出了我國對飲食文化的重視。

飲食文化,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綜上所述,無論是飲食文化的發展軌跡,飲食文化特點,還是飲食文化的思想,這一切都貫穿著我們人的存在。為了生存,我們研究如何吃;為了健康,我們發明出了火;為了美味,我們研製各種烹調技。說到吃,我們中國還從未輸過。在飲食這一方面,我們不僅吃出了美味,吃出了營養,更吃出了我國獨有的飲食文化。


參考文獻:

《禮記》

《十誦律》

《素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