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重用良臣武将才平定八王之乱,作为几朝元老的周亚夫为何不得善终?

小fan影视剪辑


简明扼要的说,周亚夫之所以不得善终是多反面原因造成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背景:周亚夫因仅三个月就平定八王之乱而被汉景帝封将)

1.汉景帝刘启刻薄寡恩,以及外人的离间

汉景帝刘启虽然算得上一代明君,但他的性格是有缺陷的,最大的缺陷就是刻薄寡恩。作太子时,因为一盘棋,就砸死族兄,可见其心中的善意稀缺。而周亚夫又多次忤逆过他。

一是刘启要废太子刘荣,周亚夫却拿传统规矩反对,两人闹得不欢而散;二是刘启要给匈奴降将封侯,以鼓励其它匈奴人也归顺汉朝,也遭到周亚夫反对:“如果把这些背叛国家的人封侯,那以后我们如何处罚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刘启听了很不高兴,还对人说:“丞相的话迂腐不可用!”然后将那五位降将都封了侯。

再者,在平定“七王之乱”时,由于没有及时救助梁王,两人由此结下梁子。梁王每次到京城来,都在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让皇室对周亚夫的态度也越来越冷淡。

这也让君臣之心越来越远。

2.周亚夫的骄纵傲慢

君臣失心后,不受人待见的周亚夫,一气之下搁挑子,称病不朝,并提出了辞职,没想到刘启毫没挽留地就批准了。

按说,刘启对周亚夫并不想赶尽杀绝,为了试探一下周亚夫是否“驯服”,便安排了一场特殊的“家宴”:请吃饭时,却不不给他筷子。周亚夫很不高兴,立即向管事的要筷子。刘启看着周亚夫如此表现,笑着对他说:“莫非这还不能让你高兴吗? ”周亚夫这才极不情愿地向景帝刘启跪下谢罪。景帝刚说了个“起”字,他立马就站了起来,不等景帝再说话,就自己走了。

周亚夫的任性与狂傲,让刘启对他彻底失去了信心,景帝叹息着说:“这种人怎么能辅佐少主呢?”

3.有个坑爹的儿子

失意的周亚夫,回家后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眼看老之将至,他的儿子周阳就偷偷定制了五百甲盾,准备在父亲去世后发丧时用。周亚夫的儿子周阳为人却很不地道,他给佣工的期限少,还不想早点给钱,结果,心有怨气的佣工就告发他私自买国家禁止的用品(汉时的甲盾是禁止个人买卖的),要谋反。景帝借机派人追查此事。

负责调查的人叫来周亚夫,询问原因。周亚夫并不知道儿子做了什么,所以说不出原由,负责调查的人以为他在赌气,便向景帝报告了。景帝很生气,将周亚夫交给最高司法官廷尉审理,最终被判以谋反罪下狱。

周亚夫受此屈辱,无法忍受,绝食抗议,五天后,吐血身亡。

就这样,一代名将就这样惨死。


叶不修呀


只能说周亚夫是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小白。

周亚夫是将门之后,因治军严谨,受到汉文帝赏识。

  • 公元前158年,匈奴进犯北部边境。汉文帝为了鼓舞士气,顺便检查一下军队的防务。他先到灞上,再到棘门,这两处的驻军见到皇帝的仪仗后,没有检查任何手续,就让汉文帝进去了。到周亚夫的军营时,在出示了一些列的手续以后才让进去。并因甲胄在身,向汉文帝行军礼。汉文帝认为治军就需要向周亚夫这样,深感欣慰。
  • 汉文帝因周亚夫的治军严谨而器重他,并在病逝时向景帝推荐。因此,才有了景帝用周亚夫平叛的事情。

因功拜相,循例而为,被景帝猜忌。

  • 周亚夫在平定叛乱时,对于梁王受到的围攻,没有及时解围。或许是出于战略考量。私认为景帝不会因为这事而对周亚夫形成成见,即使梁王多次告状。毕竟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周亚夫在平定叛乱后,被景帝拜为相国。遵循刘邦定下的异性不得封侯,多次阻止景帝对异性封侯。这也没有错,毕竟是为了刘家天下。
  • 周亚夫错就错在阻止景帝更换太子,这种事情提个醒就好了,周亚夫却是极力反对。景帝必然猜忌周亚夫和太子的关系:一个权臣,一个太子,万一联手造反怎么办?
  • 此后,景帝从战略角度考量,坚持了封侯的意见。周亚夫借故辞相,景帝批准。可见这时二人都对对方有很大的意见。

不论从哪方面来说,周亚夫都是个人才,景帝舍不得就此放弃他,决定给他一次机会。

  • 景帝在宫中设宴招待周亚夫,想看看他有没有改进:吃饭的时候没给他筷子。没想到周亚夫和以前一样。景帝担心后继之君控制不了周亚夫,再次造成内乱,便决心除掉他。

周亚夫因自己是军事天才,也因自己是政治小白。威胁到了皇权,导致不得善终。


5有5


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汉景帝重用良臣武将才平定八王之乱,作为几朝元老的周亚夫为何不得善终?

周亚夫的成名是因为文帝。

文帝到细柳视察,发现了周亚夫是个人才,赞叹说:“真将军也!”

周亚夫的显赫也是因为文帝。

文帝临终的时候,对儿子景帝交代:“国家若有急难,周亚夫真正可以担当带兵的重任。”

后来,景帝碰上七国之乱,由此启用周亚夫。

平定七国之乱后,周亚夫自此富贵无比!

周亚夫的生死富贵,那个善于看相的许负早有结论。

许负对周亚夫说:“你三年后为侯,封侯八年为丞相,掌握国家大权,位尊任重,在众臣中将首屈一指,再过九年会饿死。”

为什么这样一位显贵的将军、丞相,最后不得善终呢?

山野老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窦太后要他死,他非死不可。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出发之前,对景帝说:“七国来势汹汹,为了消耗七国,我将把梁国作为诱饵甩给七国。”

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请求。

梁国的诸侯王是刘武,窦太后的小儿子。

窦太后对梁王刘武的喜爱是无法形容的,一度要景帝将帝位传给梁王。

七国进攻梁国时,梁王多次向周亚夫求救,周亚夫对此置之不理。

七国之乱平定以后,梁王刘武不断向窦太后告状。

窦太后就有处死周亚夫的念头。

由于景帝的保护,周亚夫才侥幸躲过一劫。

大家知道,郅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因为与栗太子刘荣的死扯上了关系,尽管有景帝的保护,最后也被窦太后逼迫景帝处死了!

由此推测,周亚夫尽管侥幸躲过一劫,终究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二,介入了不应该介入的事情,非死不可。

景帝要废除栗太子刘荣,征求周亚夫的意见,周亚夫持反对态度。

窦婴窦太后的侄子,堂堂的国舅爷,也是七国平叛的功勋人物,只因参与了栗太子刘荣的案子,景帝在生前没有处置窦婴,临死之前,却给窦婴挖了一个深坑,给了窦婴一道圣旨,大意是说,不管窦婴犯了什么罪,都有豁免权。

尽管景帝给了窦婴这样高的恩宠,却没有将那道圣旨建档。最后因为这个原由,被武帝处死了!

用窦婴类比周亚夫,可知周亚飞的结局了!

三,功高震主,非死不可。

周亚夫的父亲周勃,因为平定吕氏之乱,拥立文帝登基,成为大功臣,最后功高震主,被文帝吓死了!

周亚夫的功劳也不比他父亲小,平定七国之乱,等于给景帝一次重新登基的机会。

周亚夫和他父亲周勃一样,以功臣自居,不知节制,因此也重蹈他父亲覆辙,不得善终!

综上所述,以上三点,都是死罪,都是无法赦免的死罪,周亚夫不得善终也就不可避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