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喜劇大師, 他通過《功夫》,讓我們認識那個不一樣的周星馳

1千個人眼中就有1千個周星馳,但是周星馳永遠是周星馳。

作為喜劇大師,周星馳的電影元素非常多,他能夠把任何元素融入到他的電影之中,無論是無厘頭的搞笑,還是小人物的刻畫,都是經典的回憶。

在周星馳所有的電影,能夠通過刻畫小人物,周星馳的武俠夢表達出來,還能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情感要素的電影,應該也只有《功夫》了吧。

作為喜劇大師, 他通過《功夫》,讓我們認識那個不一樣的周星馳

周星馳在《功夫》裡刻畫了非常多的群體,可謂是各有特色。

《功夫》裡的主角,幼時是個非常善良的孩子,心裡想的是除暴安良,想要做的是維護世界和平的事。看到小混混欺負女孩,敢於上前制止“放開那個女孩”,他以為自己已經學會了“如來神掌”,希望自己能夠像一個俠客一樣,憑著自己的功夫行俠仗義。但事實呢?迎接他的是一頓暴揍,外加澆尿的羞辱,突然之間,這種“行俠仗義”的夢在這個小男孩的眼中變的幼稚且可笑,他慌忙地跑開了,想要遠離懦弱的自己。

作為喜劇大師, 他通過《功夫》,讓我們認識那個不一樣的周星馳

失去奮鬥目標的主人公就開始變得遊手好閒,因為他心中的俠義之風已經沒了,他開始相信“到處都是錢,遍地都是女人”的理論,相信只要自己“再狠一點”,就什麼都能擁有。是不是很像很多年輕人?剛剛步入社會時滿懷理想和抱負,但是現實卻把人打擊的潰不成軍、頭破血流,連爬起來力氣的沒有。

在這種情況下,“斧頭幫”適時地出現了。在斧頭幫的世界裡,弱肉強食是生存法則。實力不如人時就拼命巴結,一旦佔據優勢就往死裡整人,不留一絲情面。對其他人,只要有用就利用你,沒用就馬上淘汰你。這種生存法則正是主人公嚮往的,於是當斧頭幫拋出橄欖枝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接住了。

作為喜劇大師, 他通過《功夫》,讓我們認識那個不一樣的周星馳

有邪惡的地方自然也有正義。豬籠城寨的租戶們,他們是有能力的人,但是選擇了避世哲學,雖然心中仍有正義的信念存在,但在被欺壓卻不敢還手。他們中的很多人是悲哀的,空有一身武力,但不敢做出反抗,僅有的幾人反抗還被無情扼殺,這對主人公的衝擊很大。楊過和肥龍女與火雲邪神的大戰,為主人公展示了什麼是除暴安良的俠義之氣,一種他幼時十分嚮往、現在卻堅信不再存在的東西,主人公動搖了。

作為喜劇大師, 他通過《功夫》,讓我們認識那個不一樣的周星馳

壓死主人公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黃聖依扮演的啞女,她代表的,是一種至純至善的美德。這角色在主人公變“惡”以後僅僅出現兩次便改變了主人公。第一次是在主人公為了更好絕對加入邪惡的時候,她出現了,並且認出了主人公,主人公自然也認出了她就是那個小女孩。佳人依舊,他卻“變了”,他選擇堅持現在信奉的叢林法則,吃了“霸王冰淇淋”,還嘲笑追汽車的她,發出來刺耳的笑聲。但笑聲裡的無奈和折磨,又怎能體會不到呢?

啞女第二次出現時,主人公掏出一把匕首,凶神惡煞地打劫,然而她哭了,就在那一瞬間,主人公終於意識到,自己還是相信那“可惡的”善良,相信那些讓自己變得“軟弱”的生存之道。所以他沮喪,他恨自己不夠狠,更惱怒自己的無能。

作為喜劇大師, 他通過《功夫》,讓我們認識那個不一樣的周星馳

面對自己的內心,主人公軟弱了,他打跑了朋友,他再次迷茫了。就在這時候,斧頭幫再次向他拋出橄欖枝。所以有了火雲邪神的出場,有了在賭場的激烈大戰。戰局膠著之際,斧頭幫老大讓上前打死肥龍女和楊過,打死那“該死的”狹義之氣。迷茫到了頂點的他,無法維持“理智”,選擇了正義。他一幫子敲在了斧頭幫老大的頭上。後來才有大難不死,才有和火雲邪神的一番亂鬥。

作為喜劇大師, 他通過《功夫》,讓我們認識那個不一樣的周星馳

金庸先生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但是《功夫》卻給了另外一種描述:俠客也可以是力所能及地愛身邊的人,可以是遇事量力而行,對外不張揚跋扈,對內不跪拜屈服的人。

不知有多少人,能夠在被惡魔打得遍體鱗傷,筋骨盡斷,叫囂著讓你屈服的時候,拿起一根木棍,在他腦門上輕輕敲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