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那麼厲害,為什麼他的兒子卻一事無成?

玄枵館主


中國人有很多詞語專門描寫兩代人都很優秀,“老子英雄兒好漢”、“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虎父無犬子”、“將門出虎女”,甚至中國人甚至還認為後代理應比先輩更優秀才對勁,於是又有了“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等等。

羅列了這麼多近義詞語,不是舞文弄墨,而是想告訴你一個事實,這些聽上去牛氣沖天的詞語只不過是一種願望,大家也都是說說而已,談論越多的東西往往越難實現,就好比路邊電線杆子上經常有“牛皮鮮特效藥”、“永久告別慢性咽炎”的廣告,就說明這兩種病實在是不好治療。

父輩的人生取得成功,會給予後代提供較為優越的生活、成長環境,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並且可以就近給孩子樹立一個正面的、光輝的榜樣,引導孩子走向成功,這都沒錯!但孩子有其自身完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生際遇,甚至是不同的個性、不同的體魄、不同的修為等等,而一個人取得成功,也正是在許多因素綜合影響之下,才最終從量變走向質變的。比如唐代的歐陽詢其貌不揚,而且一生都處在驚懼惶恐之下,卻能夠創立歐體楷書體系,假如歐陽詢生在當代,也可能最終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書法愛好者而已。

另外,父輩的成功,其萬丈光芒往往會形成燈下黑,事實上掩蓋、阻止了孩子脫穎而出的成長空間。孔鯉過庭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說的是孔子對待自己的孩子同樣嚴加管教,這個故事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就可以看出孔鯉面對成功的父親,噤若寒蟬,充滿畏懼,這必然嚴重影響了孔鯉心智的自由發展。

總結一下吧,父輩成功與後代成功沒有因果關係,起碼二者不具有統計意義上的內在規律。就孔鯉這個個體而言,他不如孔子成功還有另一個客觀原因,那就是孔鯉49歲就先於父親死去了,他根本來不及走向成功!


永書101



輩輩啃老,——孔子曰:不亦樂乎!

家風使然,無他。


九夏濤聲


每一項事情到了頂點之後,不管朝哪個方向努力,結果都是下坡路。同樣的,每一個到了成功頂點的人,他的兒子都不可能超越他,如果他被超越了,那就只能說明他做得還不夠最好。不止孔子而然,天下皆然。

開疆拓土,建功立業來說,商湯,周武,始皇,漢高,唐宗,宋祖,元世祖,明太祖,清聖祖。這些挨個排下來,他們的兒子都不如他們自己。

武聖人關雲長,他的兒子關平,關興,關索也一樣都沒有達到關羽的高度。

其他如詩聖杜甫,兵聖孫武,書聖王羲之,酒聖杜康,畫聖吳道子,茶聖陸羽,醫聖張仲景,藥聖孫思邈,史聖司馬遷這些,沒有一個人的兒子能達到或趕上他們的父親的功業地位的,差可能提一下的,就是武聖的兒子們都是蜀國的將軍,但是也都沒達到他們父親的高度。書聖的兒子王獻之,和他父親並稱而為二王,但是對後世的影響以及書法的功力來說,兒子顯然是不如老子的。

由此引申而來的結果就是,不管提問者問到哪一位人物,都可以據此一駁。比如你可以問說:蘇洵的兒子就比他老子厲害。那麼我就可以告訴你,蘇軾蘇轍兩個人的兒子一個超過老子的都沒有。這道理可以說放之四海而皆準,就目前世界上頂尖兒領域的人來說,巴菲特,比爾蓋茨,貝里,馬拉多納,奧尼爾,喬丹,等等等等吧,所有的人都算上,有一個是兒子超過或者達到老子水平的嗎?如果有。。。。。那請問他們的孫子還能像他們的兒子一樣厲害嗎?

這就是一坑,不管是誰,都得掉進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