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後,曹操還是比孫權和劉備強大,為什麼不繼續打下去?

忠貞之志


首先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對於赤壁之戰後,雖說曹操失敗了,但實力還是比劉備和孫權要強大,為什麼不繼續攻打下去呢?下面是僅僅我的個人看法。

一:為了修養生息。

在整個赤壁之戰中,劇《三國演義》介紹曹操那時有八十萬軍隊,而根據史料記載曹操那時也有二十萬軍隊。但無論人數如何其中記載曹操都是在赤壁之戰中損失過半的。由於這巨大的損失,在經歷過這場慘敗之後,曹操需要修養生息。所以沒有時間繼續攻打劉備和孫權。

二:抵禦別敵。

在赤壁之戰中,曹操沒有一鼓作氣拿下劉備和孫權。回防後,因這巨大的失敗威信有失,而引發其他敵人的湧動。其中曹操要提防馬超、韓遂,和北方那些遊牧部族趁機南下。所以沒有能力繼續攻打劉備和孫權。

三:鞏固統治。

由於赤壁之戰前,曹操的統治本來就有諸多的隱患。而在輸掉整個赤壁之戰後,又引發了一連套的反應,使得曹操不得不花費了巨大的功夫來鞏固自己在北方的統治。所以沒功夫繼續攻打劉備和孫權。

四:病痛加身。

在因赤壁之戰後,曹操的身體越發出現問題。時常頭痛起來要命,極大的影響了曹操的工作和生活,也影響了曹操的性情,最後使得曹操病死,也失去了繼續攻打劉備孫權,一統天下的機會。

總結:

總得來說曹操在赤壁之戰失敗後,雖說實力猶在劉備和孫權之上,但引發的一系列反應使得曹操沒有時間,能力和功夫繼續攻打劉備孫權。也因頭痛病死而喪失了繼續攻打下去一統天下的機會。

備註:以上圖片,皆來自網絡,侵權必刪,多多包涵


邇冬TL


赤壁之戰後,曹操還是比孫權和劉備實力大為什麼不繼續打下去

曹操不是不想打,而是經過赤壁之戰的失敗後需要重新組織兵力,等待有利時機在打。雖然曹操相對劉備,孫權其中一方實力要強一些,但要面對孫劉聯盟還是沒有取勝把握的。

剛剛經歷赤壁大敗,軍心民心不穩,曹操首先要穩定局面,常言說,兵敗如山倒,如果不能穩定住就可能有更大的損失,劉備,孫權也利用曹操剛剛吃了敗仗,對曹操拒守的荊州,合肥等地發動了進攻,劉備用諸葛亮的計策,佔領了荊州,實現了隆中對的第一步計劃然後乘機佔領了西川,這樣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了,曹操短期實現統一是不可能了。

另外除了孫劉兩家勢力,還有西涼馬騰,在赤壁之戰時曹操就擔心馬騰會抄自己後路,赤壁之戰後,曹操設計殺了馬騰,馬騰的兒子馬超報父仇向曹操發動了進攻,在潼關一場血戰,殺的曹操割須棄袍,差點喪命,後來使離間計才打敗了馬超,所以赤壁之戰後,曹操忙於穩定後方,沒有繼續打下去。


歷史的天空絢麗多彩


赤壁之戰後,曹操力量折損過半,但實力猶存。反觀孫劉方面,作為勝利的一方,力量損耗不是太嚴重,基本拉平了與曹操的差距。這時,再與孫劉繼續糾纏下去,曹操的力量會損失的更為嚴重,甚至有可能一敗塗地,從此翻不了身也說不準,最好的辦法自然是保存有生力量,以圖捲土重來。

另外,真要與孫劉繼續死磕下去的話,曹操大後方的穩定也是個問題。曹操盡起全部兵力,打著“一戰而下”的主意,後方肯定因兵員不足,陷入空虛的狀態。這時,曹操繼續與孫劉交戰是不利的,大後方肯定會變得蠢蠢欲動起來,要是曹操不能及時予以鎮壓的話,就是權力的重新洗牌都有可能。而外部呢?先前採取觀望、窺伺的諸侯,在一有風吹草動後,便會一擁而上前後夾擊曹操,使其徹底敗亡,以重新劃分勢力範圍。

綜上,曹操、孫劉等三人的選擇是極為明智的。避免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種情況的發生,也就順勢斷絕了其他諸侯蠶食、瓜分自己地盤的機會。

要知道,“三分天下”基本格局的形成,是在赤壁之戰後很長時間內所確定的,也是各種勢力之間此消彼長的結果。

最後,沒有什麼事是一勞永逸、畢其功於一役的,戰爭總在實力的此消彼長之中所發生,也在實力的此長彼消下所落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