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八十年代上甘嶺”嗎?它現在是什麼情況?

日前,當年的戰地記者、戰友宜兵,回訪了當年戰鬥過的地方--老山戰場,並特地重走了“八十年代上甘嶺”。


你知道“八十年代上甘嶺”嗎?它現在是什麼情況?

昔日,老山的“八十年代上甘嶺”即1175.4高地,它給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一是陣地上無水源。二是上陣地的路艱難險阻,雷區密集,越軍特工出入活動,危險可怕。真是名副其實的血染的戰地小路,陣地上的飲用水,生活食用品,彈藥等軍需物資,都是靠軍工和戰友們背上去,另外,飲用水還有一部分是採取各種手段收集來的雨水。


你知道“八十年代上甘嶺”嗎?它現在是什麼情況?


你知道“八十年代上甘嶺”嗎?它現在是什麼情況?

“上甘嶺”陣地是老山前線八里河東山戰區的最前沿陣地。昔日,從"上甘嶺"山底坡處向上走,約有300餘個臺階處經常有敵方特工來此捕捉我軍人員,因此,此地段非常危險,死亡指數也非常的大。當年,堅守在"上甘嶺"陣地上的金鋼鑽團一營教導員周興堂對我講述過地形概況:"八十年代上甘嶺"陣地,在盤龍江的東北岸,主峰海拔1175.4米。如若去附近水源處背水需走幾公里的路程,然後再攀上1045級臺階去主峰。另外,主峰前的三號陣地,還要再向下走2500米,背水路線行程(單程)大約為9公里。


你知道“八十年代上甘嶺”嗎?它現在是什麼情況?

由於上甘嶺它與老山主峰對峙,分別矗立於盤龍江的東西兩岸,是八里河東山地區的最前沿的主要陣地。它山高坡陡、地勢險峻、難以攀越,易守不易攻。它的火力可以直接控制盤龍江以西的那拉戰場,是扼守般頭東側,是老山前線的兩扇大門之一。 當年在此高地上日夜堅守作戰的戰友們,克服了千辛萬苦。不僅要與敵人日夜地進行著周旋、英勇無懼地戰鬥著,還要與飢渴難耐作鬥爭。


你知道“八十年代上甘嶺”嗎?它現在是什麼情況?


你知道“八十年代上甘嶺”嗎?它現在是什麼情況?

當年的小路依舊向前延伸,到了上甘嶺山腳下,路也就沒有了。以前的蜿蜒曲折的上山路沒有,是後期輪戰的兄弟部隊逐漸地用水泥打成的臺階,一階階地往上爬行。

到達山頂,昔日的山洞工時依舊完好。外延的環形坑道都是混凝土澆灌的。當年的蛇皮袋裝沙子的工施幾乎沒有了。


你知道“八十年代上甘嶺”嗎?它現在是什麼情況?


你知道“八十年代上甘嶺”嗎?它現在是什麼情況?

四十七軍炮兵旅一營炮群的上甘嶺前沿觀察所,當時的位置就在“上甘嶺”陣地的一側。我在尋找當年的炮兵前沿觀察所的工施,看到的也已是鋼筋混凝土的工施。不過,這都是後續的輪戰兄弟部隊修建的。昔日的百米生死線兩邊,已被茂盛的樹木遮蔽。坑道里,工施外全是落葉,顯得有些荒蕪。


你知道“八十年代上甘嶺”嗎?它現在是什麼情況?

當年,我採寫的戰地散文《路》就是寫的這裡。刊發在《猛進報》四版頭條。1987年,獲得集團軍政治部 “來自貓耳洞的報告” 徵文獎。(宜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