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帝孫權與後唐莊宗李存勖,相似的經歷,不同的命運

導語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他所要表達的意思是“變化”,就是事物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但是在平時我們所接觸的歷史中,又會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兩段歷史驚人的相似。在人類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這樣的事情層出不窮。

每一個朝代幾百年的歷史中都經歷了萌芽、崛起、興盛、衰敗、滅亡。所以說,歷史是一個循環,週而復始。

東吳大帝孫權與後唐莊宗李存勖,相似的經歷,不同的命運

太極-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而我們今天所要談論的兩個人雖然身處不同的時代,但他們的經歷也是驚人的相似。他們都是開國之君,雖生逢亂世卻能成就一方霸業,父兄都為他們奠定了基礎。他們和敵人作戰,以少勝多,還得到勁敵的稱讚“生子當如他”。他們的王朝在他們死後都陷入了混亂,最終被晉所滅。他們曾經派大將大敗蜀國軍隊,蜀國皇帝因此不久就過世了,那位大將軍也因為他而死。

熟悉歷史的朋友可能已經想到了,這兩個人就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吳國皇帝孫權和唐朝末年五代時期的後唐皇帝李存勖。不過兩個人雖然有著相似的經歷,卻是同運不同命。一個得以善終,一個死於非命。正所謂“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兩個人的出身經歷與是非功過。

東吳太祖孫權與後唐莊宗李存勖的出身經歷

1、大皇帝孫權的出身與經歷

記得有首歌是這樣唱的“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歌曲聽起來很唯美,但它所歌唱的那個時代就沒有那麼美好了。東漢末年,由於土地兼併愈加尖銳,導致了地主豪強勢力的崛起。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權虛弱無力,地方州牧勢力日益擴大,因而造成群雄割據的局面。

東吳大帝孫權與後唐莊宗李存勖,相似的經歷,不同的命運

孫權

孫權於東漢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出生。他的父親孫堅當時擔任下邳縣丞。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爆發了“黃巾起義”,當時擔任佐軍司馬的孫堅隨朱儁征討黃巾軍。同年年底,黃巾之亂被平息。而孫堅也一戰成名,被封為別部司馬。其後又多次平定地方叛亂,為東吳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關東諸侯起兵討伐董卓,孫堅在長沙起兵會盟。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四月,孫堅在袁術命令下征伐劉表的荊州,在追擊黃祖時誤中敵人埋伏,中箭身亡。

孫堅死後,長子孫策繼承了他的遺志。在孫策的的努力下,先後擊敗了揚州刺史劉繇、廬江太守劉勳、江夏太守黃祖,統一了江東。孫策綽號“小霸王”,為人驍勇善戰。孫堅死的時候他才十九歲,孫策就憑藉一己之力創下了江東基業。不過很不幸,可能是天妒英才,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在外出打獵時遇刺身亡。臨終前傳位於二弟孫權。

東吳大帝孫權與後唐莊宗李存勖,相似的經歷,不同的命運

三國時期疆域圖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孫策怕張昭等人不服氣,對自己的弟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意思是“打天下你不如我,守天下我不如你”。不過這個評價對於孫權來說也是恰如其分,在以後的日子裡,孫權很好的完成了哥哥的遺願,建立了三分天下的東吳。孫策死後,江東的大權一下子落在了孫權的手裡,而孫權也完成了逆襲,一躍成為江東之主。可以說,這個起點很高了。

2、後唐莊宗李存勖的出身與經歷

後唐莊宗李存勖的出身和孫權比起來,一點也不遜色。李存勖的父親是唐朝末年的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唐朝末年,各地藩鎮割據一方,中原皇室衰微。當時實力最強的就是朱溫(又名朱全忠)。朱溫控制了中原地區,為了奪取中原的控制權,李克用和朱溫之間展開了長達二十年的爭奪戰。

東吳大帝孫權與後唐莊宗李存勖,相似的經歷,不同的命運

朱溫

朱溫發跡於黃巢起義,他在黃巢起兵後帶領一些貧苦百姓投靠了黃巢。後來有了一定勢力後又背叛黃巢,投靠了朝廷。勢力日益強大。天佑元年(904年),朱溫強行將唐昭宗接到洛陽,還把皇帝身邊的侍衛、宦官等都誅殺殆盡,儼然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孟德。天佑四年(907年)四月,朱溫正式即皇帝位,國號大梁。

其間,朱溫多次派兵攻打太原城。天覆二年(902年),李克用因太原兩次被梁軍圍困,無力抗衡朱溫,為此憂慮不安。當時才十八歲的李存勖卻毫不氣餒,而是鬥志昂揚。在《舊五代史》中有記載。

“夫盛衰有常理,禍福系神道。家世三代,盡忠王室,勢窮力屈,無所愧心。物不極則不反,惡不極則不亡。今硃氏攻逼乘輿,窺伺神器,陷害良善,誣誑神祇。以臣觀之,殆其極矣。大人當遵養時晦,以待其衰,何事輕為沮喪!”

這句話的意思是:興亡衰敗、吉凶禍福都有它固有的道理。我們李家三代,都忠心於王室,無愧於心。俗話說的好,物極必反,惡極必亡。如今朱溫挾天子以令諸侯,覬覦皇位,陷害忠良。在我看來,所作所為已經到了極限。你應該以逸待勞,沒有必要沮喪。

東吳大帝孫權與後唐莊宗李存勖,相似的經歷,不同的命運

《畫江湖之不良人》中的李存勖

以此看來,李存勖雖然年紀不大,卻是眼光獨到,一眼就看到了問題的本質。天佑五年(908年),李克用病逝,李存勖襲位晉王,兼任河東節度使。李存勖開始獨當一面,向著目標大步邁進。

“生子當如孫仲謀”與“生子當如李亞子”

有權力的地方就伴隨著鬥爭。而剛即位的孫權和李存勖也是如此,他們都面臨著如何儘快剷除反對派,樹立自己的權威,開拓自己的事業這個問題。

1、孫權的成長之路

孫策死後,孫權接管江東,民心不服,局勢動盪不安。廬江太守李術公然反叛,宗室內部廬陵太守孫輔通敵曹操、孫暠企圖奪權,丹陽太守孫翊和宗室重臣孫河遭到殺害,豫章、會稽等地數萬山越也伺機作亂。

不過幸好有孫策遺留下來的家底,孫權拜張昭為師傅,以周瑜、程普等舊臣,統御諸將。先率軍消滅李術,得到了他的部將三萬多人;又出兵平定了宗室的叛亂;接著對山越用兵,消滅了六千多人,還收編了一萬多。同時孫權還廣招賢才,聘求名士,諸葛瑾、魯肅、嚴畯、步騭、陸遜、顧雍、顧邵等人被招至麾下,安定了地方大族之心,穩定了江南局勢。

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年—208年),孫權連續三次出兵討伐黃祖,最終將其擊殺,吞併江夏郡大部,並於此役將大將甘寧收入麾下。

東吳大帝孫權與後唐莊宗李存勖,相似的經歷,不同的命運

赤壁之戰古戰場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軍南征,大敗劉備。曹操佔領江陵(南郡治所)後,收服了原屬劉表的荊州水軍,準備揮師渡江直取東吳。還寫信給孫權說:“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這是赤裸裸的恐嚇了,不過孫權從小也不是被嚇大的,沒有吃這一套。

當時東吳內部分為主戰和主和兩派,主戰派以魯肅、周瑜為首,主和派以張昭為首。張昭是孫權的老師,而且是孫策的託孤大臣,在當時說話分量很重,但孫權卻有意與曹操一戰。怎麼說也是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不能就這樣輕易拱手讓人。與此同時,諸葛亮也從江夏來到了東吳,向孫權表明了劉備連吳抗曹的決心。孫權果斷決定,以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與劉備合兵,和曹操決戰。最終孫劉聯軍在赤壁大敗曹軍,這就是“赤壁之戰”。

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是由周瑜指揮的,諸葛亮在裡面發揮的空間其實不大,並不像《三國演義》裡邊講的那樣。而孫權作為東吳的領導者,雖然沒有親臨戰場,但是對孫劉聯軍,抗擊曹操起到了一錘定音的效果。可以說是孫權主導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公元213年,平定了馬超、韓遂的曹操南征、欲報赤壁之仇。曹操率領大軍進攻濡須口,與孫權相持一月有餘。孫權派水軍包圍曹操,消滅了三千餘名曹軍。曹操軍不習水戰,只得固守。孫權多次派軍挑戰,曹操都不敢出來交戰。於是孫權親自駕船從濡須口進入曹營,曹操看到孫權如此英勇,且氣定神閒。吳軍同樣軍容整齊,有條不紊。不得不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最後悻悻而去。

東吳大帝孫權與後唐莊宗李存勖,相似的經歷,不同的命運

張遼威震逍遙津

不過正如孫策所評價的那樣,孫權適合守成,不適合立業。建安十三年(208年)和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兩次率軍親征,圍攻合肥,都無功而返。第二次合肥之戰還落下了“孫十萬”的羞辱,成就了張遼“張八百”的美名。公元215年,孫權趁曹操西征張魯之機,興兵十萬二攻合肥。此時守城的曹將張遼只有七千士兵,不過張遼毫無懼色。一日凌晨,張遼趁著夜色,率領八百名敢死隊突襲吳軍。一路上勢如破竹,所向披靡。所到之處刀光劍影,血流成河。吳軍這邊醒著的都被嚇懵了,沒醒的也被解脫了。剛被叫醒的孫權也傻了眼了,只得率軍撤退。不過孫權還是挺有擔當的,沒有先跑,而是親自殿後。在撤軍的途中,又被張遼給追上了,幸好有甘寧、淩統冒死相救,才得以逃脫。不過客觀的說,這次並不是孫權的問題。張遼所遭遇的應該是吳軍的先鋒部隊,不然也不可能贏得這麼輕鬆。

後來孫權又公元233年第三次、公元234年第四次圍攻合肥,都宣告失敗。合肥成了孫權的一個心病,不過終孫權一生,也沒能拿下合肥。這個打擊太大了。說起來,孫權的作戰經驗在漢末三國也是極其豐富的,不過是防禦水平一流,進攻能力就很一般了。

2、李存勖的成長之路

天佑五年(908年),李克用病逝後,李存勖上位。當時,李克用的養子李存顥、李存實等人自恃手握軍權,又年長於李存勖,對李存勖襲位非常不滿。他們有的稱病不朝,有的見而不拜,甚至慫恿叔父李克寧發動叛亂,意欲謀害李存勖,投降後梁。李存勖沉著應對,首先取得監軍張承業、大將李存璋等人的支持,而後搶先行動,在府中埋伏甲士,擒殺李克寧、李存顥等人,初步穩固了國內政局。

同年四月,李存勖親自率軍援救潞州,於二十九日抵達潞州北面的黃碾(在今山西長治)。梁軍本以為李存勖年輕繼位,必然不敢出軍,對此毫無防備,也未派出斥候探查。五月初二,李存勖伏兵於三垂岡下,趁著大霧直攻夾寨,出其不意的大破梁軍,徹底解除了潞州之圍。朱溫聽聞這個消息後,大為震驚,感慨道:“生子當如李亞子,克用為不亡矣,至如吾兒豚犬耳。”(李存勖名亞子,這個名字是他十一歲時覲見唐昭宗時,唐昭宗給他取的)經此一戰,晉國兵威大振。不久,李存勖返回太原,犒賞軍士,而後開始整頓內政。他嚴肅軍紀、撫卹孤寡,任用賢才,懲治貪腐,寬緩刑罰,打擊盜賊,使得晉國民俗大變,百姓歸心。

東吳大帝孫權與後唐莊宗李存勖,相似的經歷,不同的命運

晉王三矢

而李存勖為人所熟知的一件事就是“晉王三矢”的故事,出自《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於廟。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李克用臨終時,交給李存勖三枝箭,並對他道:"梁賊朱溫與我晉國有不共戴天之仇。燕王劉仁恭是我所立,契丹耶律阿保機與我約為兄弟,但他們都背叛了我,投靠朱溫。我未能滅此三賊,死有餘恨。我給你三枝箭,你將來一定要消滅這三個敵人,以告慰我在天之靈。"李存勖將這三枝箭供奉在家廟中,每逢出征都要以少牢之禮祭祀,將箭矢請出,放在錦囊中,揹負上陣,戰勝後再送回家廟。此後十五年,李存勖把父親的三支箭當作軍事活動目標,最終攻克幽州、平定契丹、消滅大梁,完成了父親的遺願。

東吳大帝孫權與後唐莊宗李存勖,相似的經歷,不同的命運

五代十國地圖

2.1、討伐劉仁恭,平定幽州

劉仁恭曾任大唐范陽節度使,因攻取幽州失敗,投靠李克用,後來與李克用反目成仇。他割據幽州,形成了自己的一股勢力。李存勖在與大梁爭戰的時候,發現如果不限解決掉劉仁恭,就會處於腹背受敵的狀況。於是決定現解決掉劉仁恭。天佑十年(913年),李存勖親征幽州,捕獲了劉仁恭、劉守光父子。幽州被李存勖納入版圖。

2.2、重創契丹,解決後顧之憂

李存勖在消滅了幽州敵對勢力後,實力大為增強。這個時候後梁政治混亂,李存勖想一舉拿下後梁。但是契丹人總是在後方襲擾,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天佑十四年(917年),契丹軍入侵幽州,李存勖派李嗣源、李存審率軍迎戰,並於此役大敗契丹,重創了契丹人的勢力。

天佑十八年(921年),耶律阿保機傾全國軍力南下入侵,迅速攻陷河北涿州。李存勖為激勵士氣,親自率領五千騎兵先進,打退契丹軍,擒獲契丹君主的兒子。其後,契丹長時間不敢南犯。李存勖也解決了後顧之憂。

東吳大帝孫權與後唐莊宗李存勖,相似的經歷,不同的命運

兩軍交戰

2.3、消滅世仇,滅梁稱帝

後梁朱溫,是李克用的世仇。梁、晉之間,交戰長達二十餘年。李存勖先後在潞州之戰、柏鄉之戰、胡柳陂之戰大敗梁軍。

天佑二十年(923年)四月,李存勖接受諸鎮勸進,在魏州稱帝,改天佑二十年為同光元年。他沿用"唐"為國號,史上稱為”後唐“。

同光元年(923年)五月到十月,李存勖趁後梁分兵北進,後方空虛之際,長途奇襲汴州(今河南開封),進行最後的滅梁之戰。十月初九日,李嗣源抵達汴州,揮軍攻城。梁王朱友貞自殺,梁將王瓚開城投降。李存勖於同日抵達,由大梁門進入汴州,後梁正式滅亡。

結語

東吳太祖孫權和後唐莊宗李存勖,雖然身處不同的時代,卻有著相似的成長經歷。俗話說得好,”亂世出英雄“。正是因為身處亂世,兩人才能成就一番事業。東漢末年和唐朝末年,都是政治混亂,民不聊生,地方勢力割據一方。兩個人能夠看清時勢,無所畏懼,奮力一搏,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李存勖是一個器勢遠大,目光獨到的亂世英雄。孫權是一個穩紮穩打,開拓進取的守成之主。不過兩個人雖然有很多相似的經歷,最終卻同運不同命,一個死於叛軍之手,一個卻能夠享國五十餘年。也是有其必然的原因,這個留待下篇分析。

參考資料:《三國志》《新五代史》《舊五代史》

部分圖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