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底诞生史:刘秀如何在乱世书写东汉篇章?

前言

新莽王朝统治时期,由于王莽的改革措施没有依照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进行,并且在其统治时期经常进行大规模的对外征伐战争,直接导致了西汉末年以来本已经几近激化的社会矛盾,在新莽王朝统治后期彻底激化,社会危机全面爆发。

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以绿林、赤眉为首的农民大起义,这种危机现象虽然不能够全部归罪于王莽的统治,但是其各种改革措施的不当无疑是导火索。

《汉书》载:"盗贼解,辄复合。问其故,皆曰愁法禁烦苛,不得举手。力作所得,不足以给贡税。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民穷,悉起为盗贼。"

王莽面对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在短短时间内居然积攒了数十万农民军,心里十分恐惧,他害怕农民军直接打进长安,使自己的新莽王朝土崩瓦解。那样自己一直苦心经营的政权将全部化为泡影,为此王莽从全国各地调集数十万大军前往镇压。当时地方动乱不仅仅只有农民起义,还有众多的汉室宗亲宣布反对新莽政权。

睿底诞生史:刘秀如何在乱世书写东汉篇章?

农民起义军形势图

王莽倒行逆施并且篡夺汉室的行为引起了原来西汉时期地方刘氏宗亲的十分不满,这些宗亲虽然在西汉末期已经渐趋衰落,但是他们的祖辈都是担任过一方诸侯的。因此这些诸侯后代们对于汉室的遭遇还是十分同情的,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恢复汉室,所以说虽然刘氏政权在后期的统治不怎么样,但是在其近两百年的统治中,仍然积累了不少的声望。

此时新莽政权在地方上除了要面对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之外,还要十分留意那些刘氏宗亲。王莽政权被消灭后,刘秀在众多起义军中异军突起,当时他凭借汉室宗亲的身份已经称帝,建立起东汉政权,但是还没有实现统一。此后,刘秀开始了针对地方农民起义军势力和地方政权割据势力的征服。

睿底诞生史:刘秀如何在乱世书写东汉篇章?

农民战争

刘秀称帝前的地方混战现象

王莽时期已经动用了全国全部可以动用的军事武装来平定绿林、赤眉起义军,但是却遭到失败,这也凸显了新莽王朝此时的腐朽统治和军队的散漫性。公元23年,绿林军在突破王莽40万大军的包围之后,向长安长驱直入,直接灭亡了新莽王朝,王莽兵败自杀。由此在当时的混乱社会中,绿林军在全国是势力最大的一支部队。

绿林军势力的强大逐渐引发了其他势力的觊觎,首先赤眉军表示想要和绿林军合作共同统治天下,但是遭到拒绝,由此双方开始了激烈的兼并战争。最终赤眉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并且收编了绿林军的一些军队,此时的赤眉军又成了实力最强的军队,这又引起了长安原来新莽政权官僚地主的反感,他们联合起来关闭长安的粮仓以及市场,赤眉军不得不选择出走长安。

《后汉书》载:"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王邑、严尤、陈茂轻骑乘死人度水逃去。尽获其军实辎重、车甲珍宝,不可胜算,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余。"

睿底诞生史:刘秀如何在乱世书写东汉篇章?

刘秀

赤眉军虽然在行军途中遭遇的损伤不少,但是依然有一定的军事实力,也是当时农民起义军的典型代表。此外除了赤眉军等农民起义军之外,还有各大官僚地主以及豪强地主在地方纷纷组建政权,他们纷纷拥兵自立,有的形成联盟,成为地方上一个个封建军阀割据势力。从当时的混乱局面来看,要想实现统一必须要同时消灭农民起义军以及地方割据政权势力。

刘秀本人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在西汉末期已经属于衰落性的宗亲,他本人无权无势,虽然有地主之名,但是实际上的势力很小。但是刘秀能够认清形势,通过当时王莽的残暴统治以及百姓对于西汉政权刘氏统治的渴望,他四处以自己汉室宗亲的身份并且施加一些谶纬现象,不断为自己造势,成为南阳地区一大豪强势力。

睿底诞生史:刘秀如何在乱世书写东汉篇章?

赤眉军

刘秀的称帝及其消灭赤眉军的过程

刘秀在起兵之初首先号召的就是周围地区的豪强地主,他通过自己独特的身份来拉拢他们,进而形成了一股起义势力。但是他的势力在当时全国范围内的起义军当中只属于沧海一粟,如何保证自己今后的发展和实力的壮大,成为刘秀此时深入考虑的问题。当时那个混乱局面,虽然刘氏有一定的号召力,但是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也是不行的。

《后汉书》载:"莽末,盗贼群起,南方尤甚。伯升召诸豪杰计议曰:王莽暴虐,百姓分崩。今枯旱连年,兵革并起。此亦天亡之时,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也。"

刘秀选择了当时势力正在迅速发展壮大的农民起义军—绿林军,因为他发现绿林军纪律严明并且劫富济贫,因此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拥护,在人民的舆论中,绿林军是首屈一指的。此外,绿林军此时已经拥立了当时的汉室宗亲刘玄为名义上的头领,以恢复汉室的名号来宣传造势,反对新莽王朝,刘秀认为绿林军的发展模式正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由此在组建了军队之后,便加入了绿林军。

睿底诞生史:刘秀如何在乱世书写东汉篇章?

出剿赤眉军

刘秀加入绿林军之后,不断积累战功,在军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昆阳保卫战中,刘秀更是一战成名,迅速成为了绿林军的骨干。不久之后,绿林军就直接攻入长安,灭亡了新莽王朝,但是由于当时的皇帝刘玄荒淫享乐,根本没有统一全国和治理国家的想法和能力,随后在赤眉军的进攻下灭亡了。

此时全国的农民起义军只剩下赤眉一支具有完全威胁性的军队,刘秀当时统治范围只有河北地区,因此他首先向当时已经被长安地主逼走的赤眉军发动了进攻。当赤眉军出走长安之后,刘秀军队进驻长安,继续追击赤眉军,公元26年11月,双方进行了决战,赤眉军大败,最终首领樊崇、刘盆子等赤眉军骨干宣布投降,赤眉军就此消灭。

睿底诞生史:刘秀如何在乱世书写东汉篇章?

公孙述

刘秀对地方政权割据势力的平定以及统一战争的胜利

地方政权势力的割据早在新莽王朝覆灭之际就已经开始出现,这些政权领导者不是王莽手下的地方大员、中央官僚就是原在地方势力已经根深蒂固的豪强地主们。他们趁新莽王朝覆灭,失去中央控制以及天下大乱之际,依靠自己强大的地方政治、经济实力,同时将自己的属民纷纷培养为军队,由此形成一个个拥兵自立的地方割据政权。

这些人在此时纷纷自立为帝或者为王,这让称帝后的刘秀及其东汉政权十分尴尬。因为从实力上来说,这些地方割据政权中比刘秀强大的多得是,因此刘秀以汉室宗亲身份建立起来的东汉政权在此时就得不到政治上的权威,因此要想保证东汉的建立和发展,这些强大且犬牙交错的地方政权必须消灭统一。

睿底诞生史:刘秀如何在乱世书写东汉篇章?

刘秀平巴蜀

在成功消灭了赤眉军之后,刘秀开始着手对于这些地方势力的征服。当时地方上存在主要政权有齐王张步、楚黎王秦丰、淮南王李宪、巴蜀王公孙述等等,他们纷纷占据着当时最富庶的地区,有着雄厚的军事实力和财力。要想短时间内统一这些割据政权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刘秀的东汉政权又经不起时间的消耗,一旦这些政权将自己视为眼中钉,联合起兵进攻自己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刘秀的东汉政权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河北地区,为了保证基地的安全,他首先向离自己最近的山东割据政权张步、董宪发兵,山东平定之后,东汉政权在北方的统治基本稳定。随后刘秀又开始向南部的秦丰、李宪等势力进攻,由此在南北地区建立起稳固统治。最后刘秀向当时势力最强的西部田戎发动攻势,西部遂平。建武十二年,由消灭了远在巴蜀的公孙述,夺得了最富庶的地区。公元40年,卢芳主动投降,东汉实现统一,逐渐建立起在全国范围的统治。

《后汉书》载:"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因追讨余党,遂至无盐,进击勃海,皆平之。又从征董宪,围朐城。明年春,拔朐,斩宪。东方悉定,振旅还京师。"

睿底诞生史:刘秀如何在乱世书写东汉篇章?

东汉地图

评价

东汉的建立实为一个漫长且充满艰辛和鲜血的过程,这凸显了在当时封建时期复杂的社会动乱中的无情与残忍。任何一个政权都不是简简单单地通过和平演变而得来的,流血事件或者流血战争是一个新生封建王朝成功建立的必要前提。刘秀的东汉政权正是在广大农民起义军的鲜血中建立起来的。

刘秀在起兵之初,虽然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宗亲身份积累起了一支接近千人的武装势力,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这点武装力量相比于当时农民军或者地方割据政权来说还差点远。刘秀在当时的社会发展形势之后,认为王莽的统治必然会灭亡与农民起义军的手中,因为那些地方割据政权大多都和农民起义军利益是相悖的,而和王莽的利益却是一致的。

所以说他们作为封建地主的代表绝对不会主动出击去帮助绿林、赤眉等农民军去消灭王莽政权的。正因如此,刘秀主动并入到绿林军当中,并且依靠军中刘玄与自己同为汉室宗亲的身份取得信任和重用,同时刘秀本人也十分能干,多次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这才在农民起义军中积累起了自己的势力。

刘秀有了足够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威望,便离开绿林军,自己称帝建立了东汉政权。虽然当时地方割据政权很多,但是称帝的寥寥无几,刘秀敢在如此严峻局面称帝,可见他已经预料到之后的道路。首先他就消灭了赤眉军,因为他知道地方的封建割据政权是绝对不会出手相助赤眉军的。紧接着刘秀按照先东后西、先北后南的征服战略,逐渐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继西汉之后又一刘氏政权东汉得以建立。


参考文献:《后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