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2020年一季度。A股市场3000多家上市公司也交出了一份特殊的2020年一季度业绩答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了一些关键财务数据后发现,非金融石油石化上市公司2020年一季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仅在于盈利下降,还在于经营中现金流“失血”、利息支出增长,是在经济一度停滞背景下面临的最大困难。好在,随着国内疫情控制,经济复苏重启,至暗时刻或已过去。
净利润增速创历史最差 经营现金流净流出5400亿
我们先来看看3715家有可比收入的非金融石油石化上市公司一季度的主要财务指标。
营业收入:
3715家有可比收入的非金融石油石化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33万亿元,上年同期为7.8057万亿元,同比下降11.18%。
营业成本:
3715家有可比收入的非金融石油石化上市公司营业成本为5.653万亿元,上年同期为6.2725万亿元,同比下降9.88%。
三项费用:
3715家有可比收入的非金融石油石化上市公司销售费用为3118.40亿元,上年同期为3659.52亿元,同比下降14.79%。
管理费用为2967.21亿元,上年同期为3056.79亿元,同比下降1.97%。
财务费用为1460.45亿元,上年同期为 1410.71亿元,同比增长3.41%。
三项费用2020年一季度合计7546.06亿元,上年同期为8127.02亿元,合计同比下降7.1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715家有可比收入的非金融石油石化上市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61.42亿元,上年同期为4607.86亿元,同比下降42.24%,创历史最大降幅。
经营现金流:
3715家有可比收入的非金融石油石化上市公司经营现金净流量为-5411.94亿元,上年同期为-1877.25亿元,同比多流出3534.69亿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
3715家有可比收入的非金融石油石化上市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6793.23亿元,上年同期为-6940.58亿元,同比少流出147.35亿元。
筹资活动现金流:
3715家有可比收入的非金融石油石化上市公司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1267万亿元,上年同期为4814.15亿元,同比多增6452.89亿元。
四大看点值得关注
上述报表科目中,除了净利润外,最令人关注的,当属三项费用,以及现金流量表明细中的大幅波动。
首先,净利润大幅下降应是市场意料之中。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由于疫情防控在第一季度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因此人流、物流的短期中断,需求的下降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
但宏观GDP下滑6.8%,到微观层面上市公司非金融石油石化企业净利润整体同比下降42%,体现出实体经济、尤其是一些抗风险能力或者本身就遭遇了经营困难的企业受挫程度之深。
其次,非金融石油石化企业的营业收入降幅为11.18%,而净利润降幅为42.24%,远高于收入降幅。一方面,上市公司营业成本降幅9.88%、三项费用降幅7.15%,表明在收入下降的同时,短期刚性成本(如房租、人工、利息)的存在无法让上市公司成本费用同比例、同步下降,从而吞噬利润。另一方面,不排除一些公司借疫情之际进行财务“清理”,以此获得极低基数而轻装上阵。
第三,经营现金流净流出5411.94亿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1877.25亿元,也大幅高于营业收入、净利润下降幅度。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往常一季度在春节一周或十来天假期过后,经济顺利重启,二月下旬到三月将进入企业备产备货、销售合同签订等旺盛时期。由于一季度并非回款高峰,因此出现经营现金流净流出也属正常(如赊销导致应收账款占用增加等),但由于疫情影响,实体企业通过日常经营活动“造血”能力丧失,造成经营现金净流出大增,这是一个让人不安的迹象。
但就投资活动而言,一季度并未看到明显降温。投资活动现金流为负数,表明企业新增加投资投入大于收回、处置的投资项目,是好事。有可比收入的非金融石油石化上市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6793.23亿元,上年同期为-6940.58亿元,同比只少流出147.35亿元;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3月复工复产的推进以及基建投资重启。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介绍,一季度的投资活动有所放缓,但电子商务、专业技术服务和抗疫相关行业投资增长。另外房地产开发投资3月下降7.7%,降幅也比1-2月份收窄8.6个百分点。
第四,筹资现金流大幅增长至1.1267万亿元。在经营现金流“失血”、投资活动需要融资的背景下,通过各种渠道筹资成为多数企业活下去的重要依赖。
尽管一季度A股市场IPO仍按照常态化发行,但由于资本市场融资(包括定增、配股等)需要较为漫长的周期,举债融资仍然是许多上市公司主要筹资渠道。这直接表现在三项费用中,唯有财务费用一项上升。此外,截至一季度末,上述3715家上市公司总资产和总负债分别为651553.93亿元和401668.66亿元,而2019年底两项数据分别为 641790.41亿元和 395779.65亿元。2020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从61.66%上升至61.75%,增幅为0.09个百分点——尽管幅度仍为温和,但由于资产规模已经相对庞大,因此即使负债杠杆小幅上升,都可能提高上市公司的利息支出的敏感性。
已公布半年报预告的公司中有近三成无法确定大体中期业绩
不过,在经历最差一季报之后,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市场人士对5月开局之后的A股开始谨慎乐观。
万联证券在经过计算后指出,上游、中游和下游标的公司2020年一季度较2019年四季度业绩环比均出现下滑,其中上游公司业绩环比下滑幅度最为明显。上游公司业绩受影响更大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公司在需求端受到中下游传递叠加导致的压力更大,同时在复工复产方面上游公司远程办公可代替的程度不高,恢复生产方面相对中下游面临更多困难。但由于内地疫情在一季度末起得到有效控制,上游公司二季度复工复产状况将大概率较一季度出现回暖,考虑到需求端方面,国内扩大内需推进消费,海外需求随着海外主要经济体疫情陆续出现拐点也存在企稳回升的可能性,预计上游公司二季度业绩增速环比出现改善的可能性较高。
万联证券同时指出,随着季报披露完毕, 5月市场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将会逐步修复,行业配置建议关注业绩和产业周期向上的行业,一是关注受益资本市场改革的券商、地产、金融等;二是投资相关的新基建产业,如新能源车产业链、半导体、国产替代、5G、消费电子等,受益于风险偏好回升和产业政策催化等;三是基建产业链建筑、建材等;四是消费,包括必需消费品、酒店旅游餐饮、影视院线的估值修复等。
值得一提的是,从半年报预告来看,由于一季度疫情带来的影响,上市公司半年度业绩“不确定”也增加。
截至4月30日,共有52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半年报预告。其中,预增46家、略增27家、减亏13家,扭亏16家,续盈6家,报喜的公司合计108家,占比为20.49%;预减71家,略减49家,首亏81家,续亏50家,增亏12家,报忧的公司合计263家,占比为49.91%。
有多达156家公司宣布业绩预告类型为“不确定”,占比罕见达到29.60%。
目前情况来看,报忧的公司已经接近五成,是报喜公司的两倍还多。一般而言,由于企业生产经营、建设建造、销售到回款等需要长短不一的周期,因此宏观经济活动复苏再传导至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好转有一定时滞。但二季度经济活动复苏如何,实体经济上市公司通过经营活动“造血”功能恢复程度如何,毋庸置疑值得持续谨慎观察,它们最终会影响到2020年中期乃至全年业绩。
封面图来自摄图网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