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老師《奔湧吧後浪。。。》演講聽後感

何冰老師是我尊重的演員,他的表演都是很凝重的。剪輯也是討青年人喜歡的,各種B站典型的因素。

然而有意思的是,早晨發給我這段視頻的,是一個今年年底就要退休的一位“老“朋友。

看看朋友圈,看看微信,也大多數是這些四十以上的人在轉。可能,這是現代人心態越來越年輕的原因吧,後浪裡面積極的因素很容易被感知。

不過這畢竟是B站出品的。我對商業網站一直都抱著中立角度。

我聽了一遍,再看看文字版,感受一下目前的影響範圍,竟然有一絲不安。

首先我覺得只看演講詞,並沒有什麼新意,甚至把年輕作為“後浪”的主要標識,有迴避問題之嫌。

年輕就全是對的嗎?現代年輕人的困惑或者境遇到底如何?這不是一篇幾分鐘的演講能解決的,它也無義務去解決,可是對年輕的禮讚,無條件的禮讚,這一老套的邏輯,從民國初年社會進化就有了,最有名的還是毛主席的“八九點鐘的太陽”比喻,從這一點上看,這種演講詞完全就是說沒有新意啊,毛主席還說了世界終歸是你們的話,這可比普通的讚美有力度多了。

再有,全篇的立意,就是批評一代不如一代的論調,所以開篇就有:

那些口口聲聲 “一代不如一代”的人
應該看看你們

我覺得這個既不是現代的主流論調,也不是一種有很大共識的論調。五四運動開始已經對這種論調有了足夠的批評。中國喜歡以每個十年為一代的說法,實際上70、80、90、20年生人都是處於目前時代的中堅力量中,他們即屬於年輕一代,也在國家的發展中貢獻自己重要的力量。——同歷史上所有的年輕階段的人一樣。他們也不會自己否定自己,說自己一代不如一代。

所以B站這篇文章樹了一個假的靶子,然後自己來打。

屬於高中命題作品水平。

《後浪》一文,有很強的老年腔,很重的教訓腔。他是以俯視的角度去看年輕人的,包括他自己。

他告訴了年輕人應當做什麼,還告訴了不應當做什麼,應當為什麼喜悅,還從讚賞去掉了負面情緒角度批評了年輕人慣有的憂傷和迷茫。

年輕人無需去闖,《後浪》已經鋪好了一條路,僅僅去選擇就行了。我想這是中年人、老年人,也就青年人的父輩最大的虛偽。

你們去選擇,你們去包容不同,但是創新和探索才是最重要的吧?老輩人的“乖孩子”邏輯才是《後浪》的底層精神。

作為一個47歲的中青年份子。我更希望真正的青年人在熱愛國家的基礎上,具備陳獨秀在《新青年》創刊詞中所說的: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

同時,作為必然是青年人的長輩和父輩的過來人,我們應當做的,不是僅僅獻媚和誇讚,或者如毛主席,放心的把世界交給他們,或者正如魯迅先生在《我們如何做父親》一文中所說L:自己揹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這是一件極偉大的要緊的事,也是一件極困苦艱難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