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老师《奔涌吧后浪。。。》演讲听后感

何冰老师是我尊重的演员,他的表演都是很凝重的。剪辑也是讨青年人喜欢的,各种B站典型的因素。

然而有意思的是,早晨发给我这段视频的,是一个今年年底就要退休的一位“老“朋友。

看看朋友圈,看看微信,也大多数是这些四十以上的人在转。可能,这是现代人心态越来越年轻的原因吧,后浪里面积极的因素很容易被感知。

不过这毕竟是B站出品的。我对商业网站一直都抱着中立角度。

我听了一遍,再看看文字版,感受一下目前的影响范围,竟然有一丝不安。

首先我觉得只看演讲词,并没有什么新意,甚至把年轻作为“后浪”的主要标识,有回避问题之嫌。

年轻就全是对的吗?现代年轻人的困惑或者境遇到底如何?这不是一篇几分钟的演讲能解决的,它也无义务去解决,可是对年轻的礼赞,无条件的礼赞,这一老套的逻辑,从民国初年社会进化就有了,最有名的还是毛主席的“八九点钟的太阳”比喻,从这一点上看,这种演讲词完全就是说没有新意啊,毛主席还说了世界终归是你们的话,这可比普通的赞美有力度多了。

再有,全篇的立意,就是批评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所以开篇就有:

那些口口声声 “一代不如一代”的人
应该看看你们

我觉得这个既不是现代的主流论调,也不是一种有很大共识的论调。五四运动开始已经对这种论调有了足够的批评。中国喜欢以每个十年为一代的说法,实际上70、80、90、20年生人都是处于目前时代的中坚力量中,他们即属于年轻一代,也在国家的发展中贡献自己重要的力量。——同历史上所有的年轻阶段的人一样。他们也不会自己否定自己,说自己一代不如一代。

所以B站这篇文章树了一个假的靶子,然后自己来打。

属于高中命题作品水平。

《后浪》一文,有很强的老年腔,很重的教训腔。他是以俯视的角度去看年轻人的,包括他自己。

他告诉了年轻人应当做什么,还告诉了不应当做什么,应当为什么喜悦,还从赞赏去掉了负面情绪角度批评了年轻人惯有的忧伤和迷茫。

年轻人无需去闯,《后浪》已经铺好了一条路,仅仅去选择就行了。我想这是中年人、老年人,也就青年人的父辈最大的虚伪。

你们去选择,你们去包容不同,但是创新和探索才是最重要的吧?老辈人的“乖孩子”逻辑才是《后浪》的底层精神。

作为一个47岁的中青年份子。我更希望真正的青年人在热爱国家的基础上,具备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词中所说的: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同时,作为必然是青年人的长辈和父辈的过来人,我们应当做的,不是仅仅献媚和夸赞,或者如毛主席,放心的把世界交给他们,或者正如鲁迅先生在《我们如何做父亲》一文中所说L: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