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庭培養一個“大學生”需要多少開銷?

中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大學呢?有朋友覺得大學是從西方引進的,實則不然。我國早在封建時期就已出現了高等學府,只不過名字不叫“大學”而已,教育理念和模式也與我們印象中的大學大相徑庭。從商周時期開始,中國高等學府經歷了長時間的演變,從“太學”、“國學”到“國子學”、“國子監”,直到清光緒年間才首次出現了現代意義的大學“京師大學堂”。

古代家庭培養一個“大學生”需要多少開銷?


封建統治者對待“大學生”還算不錯,古代的“監生”們都能享受比較優厚的入學待遇,比如每頓飯都能吃到國家補貼的“廩膳”,每年還能拿到固定的獎學金。前文說到的國子監是朝廷開辦的高等學府,裡面的辦學水平非常高。除此之外古代的大學生根本不需要考慮就業問題,在畢業後無需選擇,直接被朝廷分配到地方或中央當官。

因為在古代上大學就代表著當官,所以無數學子對國子監趨之若鶩。上大學就意味著踏上仕途,可古代大學不是那麼好上的,必須得成績拔尖。當然,如果家裡的長輩在京城當官,也能享受到特招名額。如果成績平平,也沒有官家背景,那就只能通過一種途徑入學了——花錢!這種現象最嚴重的時候是明朝中後期,生員指標被朝廷明碼標價,公開兜售。

朱元璋雖然出身草根,但他卻非常重視教育,在明朝初期根本沒出現過這種荒唐的“花錢上學”的情況。然而隨著明朝步入中葉,國力逐漸衰弱,國庫空虛,朝廷只能想方設法撈錢,於是國子監的生員名額變成了一種撈錢手段。有趣的是,在當時繳納“入學費”並不需要現金,可以用糧草、馬匹等充數,只要是朝廷稀缺的物資,一概全收不拒。

古代家庭培養一個“大學生”需要多少開銷?


說到這很多朋友可能認為這是官員從中貪汙所致,那可就大錯特錯了,當時出售生員名額純屬官方行為,價格相對透明,國子監的官員根本無法插手。打個比方來說,《明史》中有這麼一段記載,景泰朝的讀書人若想進國子監學習,必須得準備800石米充公。

當然,能拿出800石米的都是富人子弟,在國子監學習後能得到一份“學籍證明”,是一種鍍金的手段。如果只是想進國子監學習知識旁聽,並不在乎學籍,需要的學費就少多了。例如英宗時期,想要進入國子監“旁聽”,只需捐二十匹馬即可。

由於歷朝歷代的度量衡有區別,我們用大米作為衡量購買力的貨幣來計算,明朝時1石米相當於120明斤,也就是現在的140斤,按每斤兩塊五來算,八百石米相當於人民幣28萬!相當於一棟三線城市中等大小的房產,十分可怕。

古代家庭培養一個“大學生”需要多少開銷?


什麼樣的家長才能負擔得起這筆教育經費呢?明朝七品縣官每年大約能拿到90石米的俸祿,不吃不喝九年才能攢出這筆入學費。對於普通家庭的學子來說,除了好好學習考個好成績別無他途,全家辛苦一輩子都攢不出國子監的入學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