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當人生難以做出選擇時,“良知”二字會帶給你答案

人生無處不在做出選擇,求學時擇校、踏入社會後擇業、要成家時擇偶,貫穿一生的也有一個重要的擇友;即便是平日,也要做出諸如今天吃什麼、買哪件衣服、一件事情該贊同還是該反對等等的選擇。

可以說,正是這無數的選擇,構成了我們紛然的人生,不同的選擇,又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選擇”是很重要的,尤其在面對牽涉自身重大利益或面對自己摯愛之物的時候,選錯了,可能會令自己終生懊悔而無可補救。

王陽明:當人生難以做出選擇時,“良知”二字會帶給你答案

也正因為此,每當面臨人生重大關口選擇時,我們不少時候猶疑害怕了,不知該怎樣選,選錯了怕會讓自己追悔莫及。這種擔心、害怕、猶疑不決,通常會造成無比的苦惱,而在這種心理狀態下,人其實往往更難做出合理的選擇。

《論語》中有一段話剛好談到了這個問題:

“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適”,就是對某件事物持肯定的態度;“莫”,就是對某件事物持否定態度;“比”,也就是判斷的依據、做出判斷。

“君子”對於天下間萬事萬物是沒有固定態度的,既不完全肯定,也不完全否定,而是根據這件事物當時的具體狀況來做出具體分析,最終促使他做出判斷的,是依據一個“義”字。

王陽明:當人生難以做出選擇時,“良知”二字會帶給你答案

在儒家看來,選擇並沒有那麼難,不論是人生中的大事還是小事。小事很多時候其實根本沒有必要費太多心思去考慮怎樣選,那是在浪費腦細胞,比如晚飯炒什麼菜,炒什麼菜都不影響“吃飽”這個結果,所以不用太糾結。

而大事,有“義”這個標準作為一個衡量,那麼就有了準繩,選擇起來也就沒那麼難了。簡單說就是,合於義的則取、則為,不合於義的,則舍、則不為,就這麼簡單。

那麼“義”是什麼呢?在古漢語語境特別是在春秋戰國以前的時代裡,它更多的是一種“合適”、“合宜”、“恰到好處”的含義,上面論語中那句話就是這種含義。所以也可以理解為“判斷一件事物當為還是不當為、當取還是當舍,它的標準就是‘合不合時宜’、‘是不是合適’"。

不過是否合宜、是否合適說起來還是有些模糊了,因為有時我們自己也不知道是否合宜、是否合適,不知道是否合於義,甚至不少時候我們都不大能感受到這個“義”的存在。

王陽明:當人生難以做出選擇時,“良知”二字會帶給你答案

那麼有沒有比較量化和可以操作性更強的標準呢?

有的,還是那個“義”。但陽明先生告訴我們,“良知”,就是那個“義”!

“良知”是人人皆固有的,有了它,就有了隨時可以拿出來作為選擇依據的度量衡。

那年明朝的時空下有位學生向陽明先生請教道:“老師啊,我們做任何事和做選擇時,是不是都要爭取合於那個‘義’啊?”

先生回答道:

“固是事事要如此,須是識得個頭腦(即要領、核心)乃可。義即是良知。曉得良知是個頭腦,方無執著。”

有執著,就容易思維固化,從而導致選擇固化,不論對錯、青紅皂白,一律選擇對或選則錯,那麼顯然是無法做出符合事物客觀現實的判斷的。

王陽明:當人生難以做出選擇時,“良知”二字會帶給你答案

陽明先生接下來舉了一個例子:

“且如受人饋送,也有今日當受的,他日不當受的;也有今日不當受的,他日當受的。你若執著了今日當受,便一切受去;執著了今日不當受的,便一切不受去。便是‘適’(全部肯定),便是‘莫’(全部否定),便不是良知的本體了。如何喚得做‘義’?”

“良知”的本體是一種光明清淨的境界,它無染無著,不執著於任何外物,物來則順應——以自己這顆光明之心來自然回應。具體來說,當臨事時發現自己對某件事物太過執著、偏見過深了,就要首先立刻把自己這種執著和偏見抹去,剩下的,自然就是光明清淨的良知良能了,然後再去看待要處理的事務,那時看法就完全不同了,又因為這時是帶著無偏見之心去看的,自然就能看得真切,也更符合事實情況,不會出現太大的偏差。

王陽明:當人生難以做出選擇時,“良知”二字會帶給你答案

任何人都難以替自己做出選擇,因為良知良能在自己那裡,只有自己能夠觀照到它。所以取與舍,也唯有自己才知道,唯有自己能夠告訴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