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那条小河

刚刚看了腾讯直播:河流与记忆,《出梁庄记》的作者梁鸿来到湍河边,盘腿坐在岸边,讲述自己的事情。此情此景不禁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

湍河又叫七里河,老辈人说因为河最宽的地方大概有七里,故而得名,不过没人去考究。我家就在河西岸一里地的一个小村庄,小到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小到印象中村里仅十多户人家,一个老祖宗,几十口人,全是王姓。

小时候,村里人经常在夏天傍晚时分去河里洗澡,上游归男人,下游归女人。

大概生命源于海洋之故,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水,我特别喜欢夏天,可以和小伙伴天天到河里嬉水玩耍。那时的河水真真的清澈见底,渴了,掬一捧,甘之如饴。上游不发大水的时候,河水最深的地方,不过五、六岁孩子的胸口。想起自己经常玩的忘了午饭,及至到家时,老妈在胳膊上挠一下,若发现有白印,便要有一顿好揍。记得一次被她老人家追得不敢回家吃晚饭。大了才明白,大人怕小孩子出事,后来确实有一5岁的小姑娘没有大人在溺水而亡。

岸边有着连绵几十里、高高的笔直的杨树林,地上长满了肥美的野草。大一点的时候,经常和大人一起到林子里割草挣公分。不定什么时候旁边还会蹿出一只野兔来。听到树上的鸟儿在啁啾,有时会放开嗓门儿唱“赤脚医生向阳花”。

风把沙滩吹得干干净净。有时在近水的沙滩,用手挖出一坑,再挖一小沟,把水引到坑里,希望有小鱼流进来被抓住。有时候把自己埋在沙里,只露出两只胳膊和脑袋,静静地望着湛蓝的天空,看着如新弹的棉花般的云儿,在天上慢慢飘动,一会儿显出狗的模样,一会儿又像人赶着牛在犁地。

有时候坐在河边草地上,望着河水发呆,不知道河水从哪里来,不知道河水往那里去,不知道什么是未来,不知道为什么我是我,懵懂无知的童年,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度过。

这种记忆太深刻,以至于梦中常回儿时,常回故乡,常回到那条小河。 梁鸿的记忆,无所谓幸福与悲伤,只是一种记忆,我的记忆,却带有一丝淡淡的失落和忧伤,也许物是人非。河水,沙滩,巴茅,肥草,野兔,小鸟……,童年的情景再难现,说不清,道不明,不知不觉,泪眼朦胧……

我记忆中的那条小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