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她,唯独忘了做自己,一个女人眼中的薛宝钗

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一直是我最爱,闲来无事便翻上几页。

从小学就开始读红楼,对于薛宝钗,一直抱有很深的成见。觉得她心机深沉、虚伪、热面冷心,整个人戴着一副虚假的面具。年少时恨不得能够钻进书里去,当着众人的面揭穿她的真面目。

心中也暗怪曹公为何将她写的如此美丽端方,才华横溢,和林黛玉不分高下。同时为人世故圆滑,惹得大观园里的人对她无不称赞。

长大以后,经历了人生的不同境遇,才慢慢体会到,宝钗的人生其实是一出悲剧。甚至,作为一个女人,她活得还不如早逝的黛玉。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她,唯独忘了做自己,一个女人眼中的薛宝钗

  • 薛宝钗的容貌在众姐妹里是数一数二的。

曹公首次描写宝钗是第四回,”还有一女,比薛蟠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及至第五回,从别人口中,再次用短短数语描述:“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黛玉的绝世容颜已为大家惊叹,宝钗居然比她更胜一筹,读者可以想像她的美貌。

通过宝玉的眼,我们看到:

宝玉掀开帘一跨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簪儿,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甚至有那么一刻,宝玉也动了心。

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

大观园里的人对薛宝钗的美貌也是认可的,如果说黛玉是风流别致的芙蓉,那么宝钗就是艳冠群芳的牡丹;黛玉是纤巧袅娜的赵飞燕,宝钗是珠圆玉润的杨贵妃......她们的美各具特色,无法比较谁更美一些。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她,唯独忘了做自己,一个女人眼中的薛宝钗

  • 薛宝钗的才华可以傲视群芳。

宝钗从小备受父亲宠爱,令她读书识字,她的才华并不在黛玉之下。元宵节元妃省亲,令众姐妹赋诗,独宝钗和黛玉的诗备受贾元春赞赏。

贾妃看毕,称赏一番,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后来,无论是开诗社还是家宴赋诗、联句,宝钗和黛玉两个人的表现可以称得上是才情比肩,难分伯仲。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林黛玉写就缠绵悲戚的桃花诗,薛宝钗吟诵豪气干云的柳絮词......

唯一的区别是,黛玉的诗风流别致,宝钗的诗含蓄浑厚,只是风格迥异而已。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她,唯独忘了做自己,一个女人眼中的薛宝钗

  • 薛宝钗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是个世故早熟的姑娘。

薛宝钗的家里贵为皇商,家底丰厚,但她平日却不见衣食华奢,平常连个花啊粉啊都不爱。

她的房间,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连贾母都看不下去了。

在贾府众人的眼里,她能和所有人包括丫头下人在内,都相处得很好,同时还得到大家一致赞赏。

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

大家都知道,连贾母都说过“我知道咱们家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能够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表明宝钗非常懂得人情世故,能够做到八面玲珑。

在家里,宝钗是个懂事体贴的女儿。

薛姨妈用手摩弄着宝钗,叹向黛玉道:”你这姐姐就和凤哥儿在老太太跟前一样,有了正经事就和她商量,没了事幸亏她开开我的心,我见了她这样,有多少愁不散的。“

在姐妹们的眼里,她完美无缺,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作想。

湘云道:”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她怎么不及你呢。“

湘云筹办螃蟹筵,她说:”你家里你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子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

最后她替湘云想办法,从自己家里弄来螃蟹又买了酒,最后连贾母和王熙凤一众人都请来赏桂花、吃螃蟹,连下人都安排了酒席。

她这一举动,为湘云解了围,赢得了她的心。同时借着湘云办诗社的由头,讨了贾母和众人的好,并且讨好得不露声色,极其自然。

在长辈们的眼里,她能干体贴,识大体。

她过生日,点了贾母喜欢看的戏;王夫人的丫头金钏跳了井,她赶忙过去安慰,说责任都在死去的金钏,并把自己的衣服给死去的金钏作妆裹;王熙凤说她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问摇头三不知......

薛宝钗的形象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封建淑女的形象。她遵从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忠诚地信奉封建礼教。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她,唯独忘了做自己,一个女人眼中的薛宝钗

  • 宝钗悲哀在于,心甘情愿地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她本是一个豆蔻年华的贵族少女,却深受封建正统思想、封建道德观念毒害而不自知,成为一个可悲的殉道者。

黛玉看言情小说《西厢记》、《牡丹亭》,觉得文辞优美,值得一读,并不避讳和宝玉同欣赏;宝钗小时候也看,看过后却是振振有词,道貌岸然地把黛玉教育了一番,说是看那些杂书,会移了性情。

她多次向黛玉、湘云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之类的封建说教。

她规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引起贾宝玉的极大反感,说她说的是“混帐话”,并说“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而这些混帐话,林黛玉从来没有说过。

在书里,黛玉的一颦一笑,或生气或咬牙或哭泣或害羞;黛玉牙尖嘴利,说话一针见血,不看身份地位,不刻意讨好,自带贵族小姐的清高自傲;她又是个高超的段子手将市井的粗话,说得合情合景......

反观宝钗,穿半新不旧的衣服,不爱打扮,住着寡淡无味的房子。别人无法知道她的真实情绪和内心的想法,她就像是一个戴着面具的人。

甚至,她对下人的好,也只是一种刻意的表现,并非发自内心。这一点,从她对金钏之死的那一番说辞就可以看出来。

我相信,她和自己的丫头莺儿的关系,绝对不会像黛玉和紫鹃那样情同姐妹。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她,唯独忘了做自己,一个女人眼中的薛宝钗

  • 宝钗是个好女儿、好闺蜜、好主子、好媳妇......唯独没有做自己。

人都有天性,何况十多岁的少女,宝钗也有。但是当这些天然的性情刚冒出一点苗头,便被她自我扼杀了。

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将欲过河去了。引得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边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这是宝钗少见的露出纯真少女的模样,但是后面紧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她的纯真打了折扣。她将偷听红玉和坠儿谈话的事,栽赃嫁祸于林黛玉身上,可见心机之深。

林黛玉生气,不管场合,直接言语开怼或者摔手摔帕子......宝钗生气的场面极少,有一次宝玉把她比作杨妃,她当时就大怒,却不知如何发作,后来借扇言语敲击宝黛。就连生气,她也要考虑符合封建礼教。

宝玉被打,黛玉哭的眼睛肿得像桃子,对宝玉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关心和爱的表现。

宝钗其实也非常关心宝玉,真心流露的话却是只说了半句便咽了回去,她不敢表达自己,因为这违反了封建社会女性的道德规范。

对于爱情,黛玉爱的率真本性,活得勇敢而真实。她身体多病而柔弱,却敢于挑战封建礼教的束缚,有一颗追求自由的心。

作为女人,宝钗从来没有投入忘我的爱过。她是个好女儿、好闺蜜、好主子、好媳妇......唯独忘了做自己。

黛玉爱宝玉,就是爱他的一切:他的容和貌,他的才和情,他的喜和好,她从不曾想要去改变他。

宝钗爱宝玉,不仅仅是他的家世人品,还想要把他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或者说是封建社会想要的样子。

黛玉投入一切爱的深沉、忘我;宝钗爱的肤浅、理智,她意图通过宝玉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虽然,宝钗最后如愿嫁给了宝玉,却始终无法走进他的心里。宝玉对黛玉情有独钟,痴痴不忘,面对众人眼中口中完美的宝姐姐,他到底是“纵然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她,唯独忘了做自己,一个女人眼中的薛宝钗

人生至少应该投入的爱一次,忘了自己。宝钗始终理智,她对爱情的态度让自己无法走进宝玉的内心深处。

宝玉怕她敬她,唯独不爱她。后来,宝玉出家,她年纪轻轻如花容颜便独守空闺,一生孤独终老。

说到底,宝钗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人生如一杯白开水,寡淡无味。黛玉来过,爱过,恨过,一生都活在宝玉的心里。

<code>作者:软烟罗

我想要的不多,健康的体魄,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