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考研复试比例,后面那0.2人还有机会吗?

韩雨虹


还要看初试、复试成绩各自所占的比例、你这个专业招的人数还有彼此成绩的差距大不大,有的热门专业,报考的人很多,有些只差零点几分有些甚至分数相同,如果彼此之间成绩差幅不大的话,还是很有可能上岸的。


苍山洱海76


我以过来人的经验可以提供一些参考,1:1.2考研复试比例,后面那0.2人是有机会的,且有的人是有100%机会的,为什么这么说,如果后面这些人中有本校考本校的研究生,而且他很早就联系过导师了,导师决定要他了,只要他过了复试的分数线,就一定可以上的,这意味着考试成绩在他前面的就要被刷下来了。

有部分人初试成绩一般,面试一般,这样如果初试成绩靠后的话很容易被淘汰下来的,但是也有初试成绩靠前的,面试不好也被刷下来的。可能也存在后面有人要上,所以必须刷掉前面的一些人的情况。

还有部分人有机会的是面试成绩表现比较靠前的,因为能参加复试的人,除了很靠前的,后面的分数不会差别很大,但是面试成绩现在都占很大一部分,至少50%吧,所以面试表现好了,是有很大的机会逆袭的,前提条件是你要好好准备。结合自己面试的经历,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1)了解清楚学校复试的内容,最好找之前考上的师兄师姐等问下,复试是考核什么内容,每个老师的侧重点是什么。有的学校考试英语,需要现场翻译,很大部分是专业课的段落翻译,自己应该好好准备,有的比较难的讲清楚意思就行,千万别紧张,口齿不清,这样的老师不喜欢。

2)自己要精心准备,要充满自信,特别是专业相关的内容,理清自己的思路,要有很好的条理性。实在答不上来的问题说不知道,不要乱说一通,这个是很忌讳的一条。

3)整理下自己的毕业设计内容,一般老师会问到,因为其他的专业课提问起来也没有多少意思,你擅长的专业课,你能多说一下,老师也可以多问一些问题。

4)如果你有认识的同学或者直接有认识的导师,可以去联系下,或者找同学帮忙搭桥,一起拜访下,有了老师的支持很重要,特别是面试组中关键的老师,他的肯定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你表明铁了心跟他,老师也会在面试中多支持你的。

5)啰嗦一下,面试很重要的,一定要自信,不要唯唯诺诺,答题声音要洪亮,要充满朝气,老师招的是在今后三年能不断挑战给他干活的人,男孩子要有阳刚之气,这就是活力的象征。天道酬勤,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有收获,加油!


崇山辉映


各个学校都将按照1:1.2的比例进行考研复试,例如该专业招研究生30人,则进入复试的名单人数有36人,实际录取后将淘汰6人;后面的0.2人是否有机会,取决于学校及学科。考生需要了解研究生的录取规则,结合自身情况尽快选择!一般来讲,“火热专业”没有机会,文科的机会较小,理工科的机会较大!

研究生复试即将开始!只有考研的分数线通过了“国家线”,才有机会进入考研“复试名单”!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报考人数不同,因此各个专业的复试分数线也不相同!各个学校、各个专业都有招生计划,即专业的招生人数,面试按照1:1.2的比例划定面试分数线;其中多出的0.2是执行教育部的规定,研究生录取要实行“淘汰制”,此外也防止部分考生放弃面试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研究生的录取数量。

2020年的情况比较特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复试在网上进行,因此,放弃研究生面试的考生应该不多!如果考生的考研分数在面试名单的后0.2,需要了解研究生录取规则,尽快做出合理选择。

一、研究生录取规则

研究生录取的规则:按照分数从高到底录取,保送生、第一志愿优先录取,必须有导师接收!

研究生录取的分数由考试成绩和复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常见的比例是考试成绩占60%,复试成绩占40%。复试成绩包括资格审查、外语考察、回答问题、综合考察,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加试等环节!除非“发挥极度失常”,考生在复试环节的分数差别不会很大,最终的成绩一般不会改变考试成绩的排序。

保送研究生要占招生指标,将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优先录取,校内优先调剂!

各个学校都限定了导师的招生人数!没有导师接收的考生有三种情况:固定报考某一个导师,该导师没有指标,考生不愿意换导师;考生同时联系多名导师,导师之间关系微妙,没有导师愿意接收;考生面试情况很糟糕,表现极差,也没有导师愿意接收。

二、0.2人是否有机会

首先,0.2人要“搞定”导师,得到导师明确“同意接收”的承诺,在前方有人“掉队”的情况下,能够“替补上去”!因此,0.2人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机会”,取决于前面的人是否“给机会”!此外,与报考的学校和学科有“极大的关系”!

1、“火热”专业,没有机会。“火热专业”就是指“双一流学科”的重点专业,由于就业形势好,报考人数密集,面试分数线很高,例如北大、清华、人大等的经济类相关专业。

2、文科相关专业的机会很小。文科的选择性小,女生多,可选的学校及专业不多,导致报考人数密集,竞争激烈。

3、理工科的机会大。理工科的学校多,同一学科的相关专业多,考生的选择多;一些专业上线人数不足,需要调剂,只要进入面试,都能保证录取;报考专业录取不上,也可以调剂到同一个学科的相关专业;一部分考生考研后签了工作,会放弃读研等。

总结:考研复试名单后0.2人也有机会,与报考学校及报考专业有关!如果报考的是“火热专业”,需要尽快联系调剂!文科考生的机会较小,调剂的范围也很小;理工科考生的机会较大,调剂的选择范围也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