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陆金所真的退出P2P 网贷也仍有大未来

7月中旬,有媒体报道称,陆金所计划停止网贷业务,将进行转型。近半个多月以来,围绕陆金所退出P2P业务对于网贷市场的影响,众说纷纭。陆金所退出P2P网贷是否意味着P2P行业已经彻底不被看好?监管是不是要将网贷行业一棒子打死?网贷备案还可能到来吗?就这些问题,我们做一个解答。

即使陆金所真的退出P2P 网贷也仍有大未来

第一,陆金所退出与否 都绝非是“P2P的终结”

陆金所旗下P2P暂停发标,其官方回复则没有就此做出评述,只是在阐述其P2P业务正积极响应和配合监管“三降”要求的事实。因此,目前来看谈陆金所正式退出P2P业务还为时尚早。此外,即使陆金所正式宣布退出P2P市场,我们也不用过度解读。

毕竟,如果是在这个点,陆金所开始考虑放弃P2P业务,外部猜测绝大部分原因可能是基于资本运作的诉求。在早期投资方的压力下,陆金所近期赴香港IPO的需求已经极其迫切,而内地中央监管层的态度正构成赴港上市的一大障碍。已经等不及网贷备案落地的陆金所暂停甚至放弃P2P业务,成为了迎合资本短期利益诉求的战略选择。但这并不能说明陆金所对于P2P网贷市场的长期不看好。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陆金服的注册资本只有1亿元,所有者权益也只有1.075亿元,却管理着千亿规模。根据之前流出的相关文件,后续的P2P监管有可能将注册资本金、风险补偿金、风险准备金这三金与网贷业务规模挂钩。这就意味着,一旦备案文件真正落地执行,陆金服的千亿余额需要计提风险准备金30亿、出借人风险补偿金60亿,合计90亿元。如此一来,变成重资金投入的网贷业务对于陆金所的战略意义大大降低。对于陆金所而言,在有实力的前提下,获取消费金融公司牌照才可能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当然我们也并不排除随着陆金所的后续上市成功,网贷监管最终落地,出于多元化金融牌照布局的目的,陆金所随时可能重回网贷市场。

事实上,陆金所2016年将P2P业务交由全资子公司陆金服专营,据苏宁金融研究院数据,截至2018年末,平安集团核心金融业务个人客户数(持有平安集团旗下核心金融公司有效金融产品的个人客户,非注册用户概念)1.84亿,全年新增超过四千万;与之相比,2018年陆金服累计新增出借人不足24万,在千万级、亿级用户群中,可忽略不计。可见,P2P早已不是陆金所核心业务板块,其对于P2P业务的取舍也并不具备行业代表性。事实上,从2016年以来,由于将精力更多投入财富管理业务,陆金所在网贷行业已经不能称为风向标企业。

相比较逐步剥离乃至退出网贷业务的陆金所,一直把网贷业务作为最核心抓手的爱钱进、宜人贷、玖富等或许才是P2P网贷行业的真正风向标。我们在看到陆金所被曝计划退出网贷市场的同时,也要看到爱钱进先是于2018年7月将实缴注册资本增资到5亿元,进而于2019年7月将注册资本增资到10亿元,同样作为北京头部平台的宜人贷马不停蹄地在今年7月份先后宣布收购道口贷,并将品牌升级为宜人金科以及将实缴注册资本增至5亿元。玖富普惠在2018年5月增资实缴至10亿元人民币之后,于2018年7月再次增资实缴至20亿元,并于近期正式启动赴美上市。这些举措都是P2P风向标企业对于网贷市场未来坚定看好的体现。

第二,上海地区无法代表全国监管政策走向

自原中国银监会2015年底发布的《P2P网络借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P2P网贷由地方负责机构监管以来,注册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态度对于各家P2P当下的存废影响巨大。这种影响体现在2017年上半年各地拟定的备案尺度标准不一,也体现在2018年下半年暴雷潮后各地对于网贷市场的态度不一,是采取“一刀切”还是鼓励部分合规企业监管试点,各地态度不尽相同。

陆金所所在的上海监管层自2015年以来出现了对于互联网金融业务从较为鼓励到后来愈发负面的态度转向。当下上海监管层对于P2P较为负面的态度,其实是陆金所先于深圳收购P2P壳公司开展业务近期又计划退出P2P业务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更有浙江等地有平台在清盘退出时透露监管窗口指导辖内P2P一家不留的信息。在这样的地方政府强压下,大量平台基于客观层面不得不退出市场,而非是主观上不看好网贷市场。

当有部分地方政府看到网贷带来的风险、试图通过“一刀切”式监管消除风险,也有诸如北京、厦门等地方政府基于网贷业态普惠金融社会价值的认识,采取了推动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务实态度。北京金融工作局以及北京互联网金融协会一直在推动辖内P2P的规范发展,借助市场化方式努力化解P2P风险。诸如爱钱进、宜人贷、玖富等北京头部P2P平台在监管的支持下积极努力整改,努力成为首批纳入监管试点的机构。

都说全国网贷看北京,北京一直是国内P2P行业代表地区,这点毋庸置疑。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注册资本在10亿元以上的平台共有12家(借贷宝、轻易贷、人人贷、玖富普惠、大集金服、钱生花、有利网、爱钱进、积木盒子、拍拍贷、翼龙贷、和信贷),其中北京平台就达到8家,占据2/3。据媒体报道,河北轻易贷近期接到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的邀请后,已正式启动迁址手续,充分体现了北京在全国范围内相对明朗的监管政策带来的独特优势。

第三,市场洗牌的加速催生监管试点的曙光

网贷行业先前备案难以落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存量平台数量过多。以信托行业的监管脉络为参考,自1979年信托机构设立以来,一度有高达三千余家的存量机构,而最终在2007年后形成了基本成型的当前68家信托机构的市场格局。现在市场上信息传闻今年四季度启动备案,全国备案平台共计100家,北京20家。

P2P监管的最终落地需要大量机构被清除出去,当下中小平台数量锐减,2019年上半年平台数量减少了超过1/3,而有关陆金所计划退出P2P业务的传闻恰恰说明P2P行业洗牌进入了深水区,市场净化速度已经基本达到了监管的预期。从之前流出的备案方案中不难看出,当下监管的主流态度为:留下少部分头部平台真正发挥普惠金融价值。相信随着未来一两年网贷平台有序清退的继续推进,备案能够很快水到渠成。此背景下,监管试点的曙光也随时可能到来。

网贷行业先前备案难以落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具备备案资质平台退出机制的缺乏以及出借人利益保障难度大。而当下,网贷行业经过合规整改后对于出借人利益的保障程度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头部平台全部实现了资金的全量存管,出借双方的资金往来实现了有效监控,平台的退出不会影响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存量债权债务关系,用户的资金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深圳率先在全国推出的P2P网贷机构良性退出统一投票表决系统以及将恶意逃废债的P2P借款人接入政府公共信息系统,是推动P2P良性退出的代表性举措。

即使陆金所真的退出P2P 网贷也仍有大未来

随着备案落地条件的愈发成熟,众多实力玩家开始积极进场。互联网巨头中对于获取P2P牌照表现最为积极的是京东。当前京东旗下已有两家全资网贷平台,分别为注册地在厦门的旭航网贷、注册地在北京的和丰网贷,并于今年4月份入股此前曾获得厦门地方金融办备案公示的P2P平台易利贷。

与此同时,北京互联网金融协会今年4月底组织了机构投资并购重组专题研讨会,吸引了京东、国美、中国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金地集团等多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及产业集团参会。在产业资本并购P2P的有利政策环境下,今年7月份刘永好旗下“新希望”系实现了全资控股网贷公司“你好贷”。产业资本的先知先觉,也侧面证明了网贷行业发展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