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鬆母親張克群女士:我小時候最受影響的三件事


今天看了一個高曉松母親的視頻,感慨良多。大家都知道高曉松的家庭環境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教授、院士扎堆啊!高曉松的母親,也是真正的出生於書香門第。

高曉松母親張克群女士:我小時候最受影響的三件事

高曉松的外公張維,是深圳大學的創辦者,同時也是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的雙院士,世界工程師協會聯合會副主席、知名的教育家,還是推廣輕型薄殼結構和普及殼體理論的倡導者之一。

高曉松的外婆陸士嘉是北京航空學院籌建者之一,世界流體力學權威普特朗教授唯一的中國學生。

母親張克群畢業於清華大學,是梁思成教授的學生,中國知名的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

父親高立人是清華大學的教授。

舅舅張克潛是清華大學的教授兼博導以及物理電子學與電子科學的科學家。


高曉松母親張克群女士:我小時候最受影響的三件事


張克群女士她的小時候說,"在我們家,沒有人孩子一回家,家長就說寫作業什麼的。我爸從來不督促我的功課。初中畢業淨玩了、淨爬樹了,都沒考上高中。後來我就很慚愧,特別用功了一年,然後第二年考上101中學,那時候是北京很好的學校。"

高曉松母親張克群女士:我小時候最受影響的三件事

大家可能會說,父母都不管孩子,難道就放任自流了?

她第一年沒考上高中,萬一第二年也考不上咋辦呢?

當然不像大家想的那麼簡單,張克群的父母用另外一種方法教育著自己的孩子。

張克群:"我小的時候最受影響的三件事。"

高曉松母親張克群女士:我小時候最受影響的三件事

一回家,我爸我媽都趴桌子上奮筆疾書,誰也不理我,所以我就也看書

之前在我的家長課上,有的家長問我,"你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該乾點啥呢?是陪她一起寫,還是我在那兒假裝看會書?"

上面張克群女士的說法或許可以回答她的那個問題,孩子這麼的冰雪聰明,假裝在看書還是真正的學習工作,他們靈敏的鼻子嗅得比誰都準。

真正營造學習氛圍,可能比說教催促100遍還要管用。

高曉松母親張克群女士:我小時候最受影響的三件事

再一個就是聽音樂,他們從德國帶回來好多唱片,所以晚上是我最快樂的時光

我之前看過一個文章,說很多音樂家為什麼具有音樂天賦,其實不是他們有什麼異於常人的地方,主要是他們多半家人是搞音樂或者是接觸音樂的。他們經常接觸,覺得這個東西不陌生,也自然不會認為它很難,潛移默化地就掌握了這個大家看似很難掌握的技能。

高曉松母親張克群女士:我小時候最受影響的三件事

再就是給我訂了一份很好的雜誌,叫《知識就是力量》

我曾經有位外教,她說她家孩子會三國語言,而且完全沒有人教。我請教她方法,她說:"很簡單啊,我和孩子爸爸的母語是英語,他當然會說英語,他現在在中國生活所以中文慢慢就學會了,另外,我給他下載了很多法語的動畫片,他特別喜歡看,所以,慢慢他的法語聽力完全沒有問題了。"

高曉松母親張克群女士:我小時候最受影響的三件事

看來營造學習氛圍,創造學習的機會,並且提供學習的資料。想必這就是張克群父母的教育方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